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7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5篇
  60篇
综合类   287篇
农作物   1672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2年   4篇
  1965年   15篇
  1964年   20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14篇
  195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茶树抗旱性叶结构鉴定和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树喜温暖湿润,对低温较敏感。生长在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南部部分地区的茶树,都有可能遭到低温的威胁。茶树一般在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2℃(大叶品种稍高)时易遭受冻害,但所能忍受的临界低温因品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茶树属木本植物,木本植物抗寒能力最基本、最可靠的鉴定方法是通过较长时间的田间栽培试验,但有些地  相似文献   
22.
茶多酚在食品及日用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姜爱芹 《中国茶叶》1994,16(2):30-31
从茶叶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茶多酚,最初主要作为食品天然抗氧化剂用于油脂和含油食品的抗氧化变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茶多酚在生物医学、卫生保健、食品工业及日用化工等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仅就茶多酚在食品及日用品上的应用作一叙述。 一、茶多酚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1.作油脂食品抗氧化剂 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是儿茶素及其衍生物,其结构式如下图所示。由于儿茶素A环和B环上的酚性羟基具有供氢的活性,因此,其还原能力很强,为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实验,证实茶多酚对油脂和含油食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见表1)。虽然对植物油(花生油)氧化生成过氧化合物的抑制率较低(69.4%),然而对动物油(猪油)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效果,过氧化台物生成的抑制率高达97.5%。茶多酚用于如饼干、方便面等含油食品,其抗氧化效果也不错,过氧化合物生成的抑制率达75%以上。另外,根据新加坡生物化学教授达斯的研究结果,与普通方法冷藏的肉类相比,用茶多酚溶液浸泡过的肉类,冷藏后其过氧化合物的含量低70%~80%,表明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23.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5,27(4):36-37
最近,在日本开发了如下几项有关茶的安全性的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24.
荼多酚干废液对猪生产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茶多酚干废液大多是低档茶叶提取茶多酚后除去茶渣的废液经干燥处理的粉体物,由残留的茶多酚、糖类、蛋白质、茶氨酸、果胶等生物活性物质组成,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降血脂、血糖、血压,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至今未见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报导。本研究探讨了日粮中添加茶多酚干废液对断奶仔猪、肥育猪生产性能及猪肉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正>我国有机茶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国有机茶(含转换)面积6.9万公顷、产量3.1万吨,比2013年的5.3万公顷、产量2.8万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有机产品发展报告》,2014年)分别增长30.19%和10.71%。现将2014年我国有机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一、有机农业产品认证与管理新的规范性文件陆续实施为进一步完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规范有机产品认证活动,保证认证活动的一致性和有效性,2013年11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新《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55号,以下简称2013版《办法》),从2014年4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标准委  相似文献   
26.
通过构建多维度的HI指数,对近年来中国茶产业的竞争程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02年以来中国茶产业各个层面的竞争都在不断加剧,不同区域、不同茶类及各区域内部的竞争程度都有所提升,规模化的竞争给中国茶产业带来供求失衡的压力。基于分析结论,提出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中国茶产业由增量竞争向存量竞争转变、进一步构建良序竞争制度规范茶叶市场竞争以及以大众茶为中心推动中国茶产业消费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7.
绿盲蝽主要为害春茶,曾是茶园偶发性的吸汁类害虫,近年来在山东、江苏、湖北、陕西等省茶区逐步上升至重要害虫之一。本文介绍绿盲蝽的寄主、分布、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茶农识别和有效防治绿盲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
为筛选调控紫娟茶树花青素合成相关miRNA,以茶树品种紫娟(ZJ)、云抗10号(YK)和福鼎大白茶(FD)为材料,构建了miRNA文库。鉴定出46种已知的miRNAs和67种新的miRNAs,预测到具有注释的靶基因765个。通过差异表达分析,筛选出在ZJ与YK、ZJ与FD共有差异表达的miRNA24个。通过对24个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分析,筛选出可能参与调控花青素合成的miRNA 4个,包括miR828a、miR845c、novel_14和novel_87,其预测的靶基因包括转录因子基因MYB4、MYB23、MYB26、MYB82、bHLH74以及4-香豆酰辅酶A链接酶(4CL)、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和UDP-葡萄糖黄酮3-O-葡糖基转移酶(UFGT)等基因。利用RT-PCR分析8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其结果与转录组分析一致。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茶树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
黄飞 《中国茶叶》2014,(5):32-34
城管与摊贩的纠纷由来已久,似乎可以追溯到西晋时代。晋惠帝(290~301)时,有位四川老太在京城洛阳南门农贸市场摆摊卖茶粥,城管(廉事)来了砸了她的摊位,而后只允许她卖饼。当时的京城公安警察局长(司吏校尉)傅咸(238~294)知道后在办公网治安执法通告(教示)上刷了一条微博:"闻南市有蜀妪作茶粥卖,而廉事打破其器具,又云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于蜀妪,何哉!"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