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8篇
林业   47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马尾松 (桐棉种源 ) (Pinusmassoniana)造林密度试验定位观测表明 ,密度效应明显 ,不同造林密度胸径、蓄积、冠幅、枝下高生长有显著差异 ,但对林分树高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红锥种源多点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7个育苗点进行10个红锥地理种源的育苗试验研究,进行了种源种子千粒重、苗高在种源和育苗点的变异性分析,10个种源间在千粒重上存在极显著差异,种源间的平均苗高差异不显著,而各育苗点间的苗高存在极显著差异。对种源来源地概况、种源种子千粒重与种源平均苗高,育苗试验点概况与苗高等各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种源种子千粒重与种源的平均苗高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苗高与种源来源地的经度、年均温、年降雨相关不显著;苗高与年均温、1月均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各育苗点的年降雨、湿度、极端高温、7月均温与苗高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同时,人们也意识到环境因素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林业的管理和保护有必要更加先进合理。本文就国有林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对我国林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有派阳山林场马尾松桐棉种源优良家系不同造林密度试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采用优良家系造林,密度效应出现早且效应明显。随造林密度的增大,林分平均胸径随之减小,林分蓄积则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密度对林分平均高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大叶桉叶面积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叶桉叶面积测定的4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测定方法测出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测量方法的精确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回归分析法、叶面积仪器法、方格计数法和系数法.在回归分析法中,以叶长×叶宽为自变量的一元直线回归方程相关系数高达0.9970,与叶面积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法是大叶桉叶面积测定的一...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桉树人工林地在人为活动影响下植被恢复能力及生长规律,在桉树人工林内设置固定观测样地,对种植前后植被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5年生林分灌草盖度由造林前采伐迹地的10%~30%提高90%,625m^2林地灌木种类由7种增加到48种,灌木层平均高105cm;100m^2林地草本种类由7种增加到22种,草本层平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桉树无性系雷11组织培养与再生体系。[方法]以桉树半木质化萌发茎段为材料,对外植体诱导及无菌组织培养体系进行研究。[结果]最佳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8 mg/L+NAA 0.4 mg/L,萌芽率为9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25 mg/L,增殖个数为3.48;最佳生根培养基1/2MS+IBA 0.2 mg/L+ABT 10.4 mg/L,生根率可达100%,根长7.45 cm。[结论]初步达到工厂化生产要求,并获得了桉树诱导、增殖和生根的适宜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8.
通过利用切接与劈接、套袋保湿与绑带全封保湿的不同嫁接处理方法进行八角(Illicium verum)幼树换种研究,选取出以绑带全封保湿为最佳的换冠方案,同时对套袋与绑带全封保湿方式进行组合应用,比较不同树龄与树高的八角幼树对换冠的影响,确定造林1-3年、1.0m左右的幼树为最适换冠对象。  相似文献   
9.
广林巨尾桉人工林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008年7月~2011年12月通过运用径流场观测方法,对广林巨尾桉人工林土壤侵蚀量和养分流失量进行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与荒地相比,桉树人工林土壤侵蚀量增加了18.86% ~146.15%,桉树人工林地土壤侵蚀量造林后呈逐年降低的变化趋势;与荒地相比,桉树人工林养分流失量有所增加(5.75%~ 147.12%),但随着桉树的生长明显降低(97.89% ~99.98%),桉树人工林地各养分流失量的大小排列顺序为K>N>Zn>P>Cu>B.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