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2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304篇
林业   228篇
农学   134篇
基础科学   187篇
  260篇
综合类   1590篇
农作物   210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525篇
园艺   325篇
植物保护   19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5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花生摘果机具的研究现状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花生摘果装置与机具的调研和资料检索,简述了各种花生摘果装置与机具的类型及特点。在系统地论述和分析了花生摘果的主要方式及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适应条件等方面介绍了现有4种类型花生摘果装置所具有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阐述了花生摘果装置与机具在我国的研究应用现状,并客观地分析了花生摘果机具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52.
以中国野生葡萄(Vitis piasezkii)‘留坝-8’(抗霜霉病)和欧亚种葡萄(V.vinifera)‘黑比诺’(易感霜霉病)为材料,克隆得到抗霜霉病相关基因VpPR4b和VvPR4b。序列分析发现VpPR4b和VvPR4b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61%。VpPR4b编码区为432 bp,编码143个氨基酸,含有BARWIN保守结构域,属于典型的Ⅱ型PR4蛋白。VpPR4b和VvPR4b均可在霜霉菌侵染后诱导表达。亚细胞定位表明VpPR4b定位于细胞膜上。分别从‘留坝-8’和‘黑比诺’中克隆得到了VpPR4b和VvPR4b的启动子,其序列相似性高达95.65%,并且含有相似的顺式作用元件。通过酵母单杂交验证了转录因子WRKY40和WRKY75可以结合VpPR4b启动子。本研究的结果表明PR4b可能在葡萄抵御霜霉病侵染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3.
以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2009年的164篇中医药博士学位论文的外文引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外文引文的类型、数量、期刊被引年代分布、学科专业分布、语种分布、外文期刊被引频次等指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此了解中医药科研人员对外文文献需求的特点和规律,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提供指南和参考。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干旱半干旱灌区向日葵利用微咸水进行灌溉的适宜矿化度及可行性,采用淡+咸+咸畦灌模式,在向日葵苗期采用淡水灌溉,现蕾期、灌浆期采用不同矿化度微咸水2.5 g/L(KX2)、3.0 g/L(KX3)、3.5 g/L(KX4)、4.0 g/L(KX5)进行灌溉,并以全生育期淡水灌溉(KX1)为对照,研究微咸水灌溉对向日葵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葵花籽粒中的蛋白质和油酸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亚油酸和脂肪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减小,棕榈酸和硬脂酸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VE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部分品质指标之间具有比较强的相关性,其中,蛋白质与油酸、亚油酸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脂肪与脂肪酸各组成指标(亚麻酸除外)、VE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脂肪酸各组成指标中除了棕榈酸与其他脂肪酸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脂肪酸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脂肪-油酸、亚油酸-蛋白质呈正"S"变化趋势,脂肪-亚油酸呈倒"S"变化趋势;脂肪-VE、油酸-蛋白质是正相关线性关系,亚油酸-油酸是负相关线性关系,且亚油酸和油酸的相关度很高.不同处理籽粒品质指标平均综合得分排名依次为:KX5>KX4>KX2>KX3>KX1,品质指标综合得分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处理向日葵平均产量依次为:KX3>KX1>KX2>KX4>KX5,产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当灌溉水矿化度为3.5 g/L时,既不会造成向日葵大幅度地减产,又能提高其品质,是比较合理可行地微咸水灌溉浓度.  相似文献   
55.
不同产地红松苗期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种源在辽东山区的生长表现,对17个产地红松子代在辽宁省草河口镇的苗期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红松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在产地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辽宁地区种源普遍优于吉林、黑龙江地区种源;红松苗期生长性状的基本变异模式是海拔垂直梯度为主,纬向渐变为辅的连续型变异。  相似文献   
56.
为丰富北方寒地牧草品种,选育适合北方寒冷地区种植的优势牧草,以八倍体小偃麦(Trititrigia)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杂交后代选育的10份寒地多年生麦草新种质为材料,借助我国东北哈尔滨地区的气候特点,对其进行形态学分析和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10份材料田间自然生长年限超过3a,均具有抗寒性和多年生特性,可在哈尔滨地区-30℃环境下安全过冬;根系发达,除2个株系8LF2 1-1-4和11LF3 1-1-4外,其他株系具有地下茎。植株生长繁茂,有5个株系总分孽数超过40,2个株系穗长超过24cm。株系11LF3 1-1-4和11LF4 1-18-1结实率平均值在80%以上,远高于亲本中间偃麦草;10份材料种子发芽率在60%~90%;株系5Q10L1-18-1茎秆干重可达1.7kg·m~(-2)。10个株系根尖体细胞染色体为42条,遗传稳定,植株均表现抗旱、抗寒,抗病等特性。本研究可为北方寒地的牧草选育提供理论和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57.
人工控制条件下的灰树花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收集到的36个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株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品比试验,为工厂化生产选择表现优良的菌株.共进行4轮筛选,从出菇正常的15个菌株中选择4个表现良好的菌株进行扩大栽培,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筛选出原基形成率高、抗逆性好的2个来自庆元的菌株(灰M良和灰M云)用于人工控制条件下生产.  相似文献   
58.
为保障西部原油管道乌鄯线安全平稳运行,实现节能降耗输送,分析了乌鄯线和阿独乌线外输哈国油物性、沿线油温、地温数据,进而探讨了乌鄯线冬季运行冷热油交替输送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长输原油管道冬季低输量运行,其进站油温差距不大并与地温的变化趋势一致,沿线地温为冬季冷热油交替输送的重要参数;采用冷热油交替输送工艺,哈国油常温输送对北疆油物性影响不大;乌鄯线冬季运行采用冷热油交替输送,节约燃料天然气约51.6%,节能降耗效果明显,说明乌鄯线冬季运行采用冷热油交替输送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旨在初步考察公英翘芦散对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选取78头发病牛,其中38头牛为散发,用公英翘芦散治疗;40头牛集中对比治疗,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头,分别用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进行治疗。用加州乳房炎检验(California mastitis trial,CMT)法检测公英翘芦散治疗后乳区患病状态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用体细胞计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法检测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治疗后牛奶体细胞数并判定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公英翘芦散给药7 d后,患病乳区由75个减少到28个,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治愈率达到62.67%,有效率达到90.67%。与治疗前相比,公英翘芦散和公英散用药1 d后体细胞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公英翘芦散组SCC下降幅度明显超过公英散组。公英翘芦散组在给药2 d后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5),给药3 d之后均极显著低于公英散组(P<0.01)。用药7 d后,公英翘芦散组治愈率可达68.29%,而公英散组治愈率只达到20.00%,差异极显著(P<0.01);公英翘芦散组有效率可达97.56%,而公英散组有效率为67.50%,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公英翘芦散的治疗效果极显著优于公英散(P<0.01)。以上结果说明,公英翘芦散可以作为治疗亚临床奶牛乳房炎的有效药物,为奶牛乳房炎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为给提高欧李幼苗植株耐逆性提供理论指导,研究了在干旱胁迫下外源抗坏血酸(AsA)对欧李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并结合抑制剂与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一步研究玉米黄质(Z)形成的机制。结果表明,外施AsA缓解了干旱胁迫引起的欧李叶片光饱和点的降低,促进了内源AsA的产生,增加了叶黄素循环中Z的含量,使更多的紫黄质(V)转化成单环玉米黄质(A)和Z。AsA还能在转录水平提高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DE)的表达,而对玉米黄质环氧酶(ZEP)的作用不显著。抑制剂二硫苏糖醇(DTT)能显著抑制叶黄素的脱环氧化状态,但葡糖胺(Gla)作用不显著。表明外源AsA通过启动叶黄素循环增加胁迫下的热耗散能力,从而提高植株的抗胁迫能力,其中VDE对叶黄素循环的启动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