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8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林业   361篇
农学   245篇
基础科学   114篇
  390篇
综合类   1789篇
农作物   230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434篇
园艺   252篇
植物保护   21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杨春艳  刘飞  胡琼  梁云峰 《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906-2908,2940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成株期辣椒(Capsicum annuum)正常植株和根腐病植株的叶片、主根和须根3个部位的光谱。结果表明,两种植株叶片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多糖,主根和须根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与正常植株相比,根腐病植株叶片中蛋白质和多糖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主根中显示纤维素相对含量减少,且出现了新的蛋白质组分,须根中则显示纤维素的相对含量增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可以区分根腐病对辣椒植株不同部位的影响,为辣椒根腐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本文主要介绍新疆畜牧科学院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主要包括项目申请、立项、实施、检查、验收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项目资金使用的实时管理,它的建立将有效地提升新疆畜牧科学院日常科研工作的管理效率与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33.
More than 20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first report on successful genetic transformation of whea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ransformation platform, great progresses have been made on whea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both on its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studies in China, especially driven by the National Major Project for Transgenic Organism Breeding, China, initiated in 2008. In this review, wheat genetic transformation platform improvement and transgenic research progresses including new techniques applied and functional studies of wheat quality, yield and stress tolerant related genes and biosafety assessment are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trends in wheat transformation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combined with genomic studies and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y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4.
偏分离(TRD)是生物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研究拟在高密度基因芯片判断基因型的大规模群体中挖掘猪基因组标记位点的偏分离位点并探究其潜在的遗传机制。本研究用60K Illumina Porcine SNP芯片对1 020头F2资源家系(杜洛克与二花脸杂交F0-F2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用偏分离分析软件TRDscan (BF>100)和TDT (P<0.01)方法在单个位点上检测偏分离信号,并对二者共有的显著信号位点附近100 kb窗口的基因进行功能分析。此外,本研究还利用单倍型分型的软件包PHASEBOOK采用多位点连锁分析的策略分析了父源和母源配子中的偏分离区域,并在该区域内搜寻潜在的QTLs。结果表明:1)在单位点的偏分离分析中共鉴定到44个显著的偏分离位点,筛选到23个相关基因;对父本和母本特异性偏分离效应进行分析时,分别鉴定到27和35个显著偏分离位点,其中,分别有11和25个位点的100 kb附近有已注释的功能基因。2)基于单倍型多位点连锁的偏分离结果显示,父本显著偏分离位点位于5和13号染色体上,在该偏分离区域内搜寻功能相关的QTL,共搜寻到3个与繁殖性状(木乃伊数、产活仔数、黄体数)有关的QTLs;分析母本偏分离位点时,在4、6和12号染色体上定位到显著偏分离区域,结合已知的猪QTL数据库,共找到了5个与繁殖性状相关的QTLs。本研究利用大规模猪家系数据系统地鉴别了猪基因组的偏分离位点,为解析猪中的偏分离现象和进一步探究其生物学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纤维饲粮对福建黄兔表观消化率、十二指肠组织形态及盲肠纤维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200只健康、体重接近的断奶福建黄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4组分别饲喂由添加比例为25%的苜蓿草粉、甜菜渣、燕麦草、大麦糠为纤维饲料原料配制而成的饲粮。试验期为60 d,于试验第54天以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屠宰后测定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二者比值,盲肠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结果表明:①苜蓿草粉与甜菜渣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不溶性纤维(IDF)、可溶性纤维(SDF)的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大麦糠与燕麦草组(P<0.01)。其中,甜菜渣组不溶性纤维、可溶性纤维的消化率最高,与苜蓿草粉组差异显著(P<0.05)。②苜蓿草粉与甜菜渣组的绒毛高度极显著高于大麦糠组(P<0.01),但显著低于燕麦草组(P<0.05),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大麦糠和燕麦草组(P<0.05),其中甜菜渣组隐窝深度最低。甜菜渣组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③苜蓿草粉与甜菜渣组盲肠3种纤维消化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大麦糠和燕麦草组(P<0.01),其中甜菜渣组的3种酶活均极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P<0.01)。综上所述,对比4种纤维饲粮,在饲粮配方中添加25%的甜菜渣能提高肉兔的表观消化率与盲肠纤维消化酶活性,并能改善十二指肠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36.
为探索瘦肉型猪组合配套杂交方法和效果而进行试验。试验采用HN121(温氏杜洛克猪)、HN212(法系皮特兰♂×温氏杜洛克♀)为父本,以HN204(温氏大白♂×美系长白♀)为母本,对HN323(HN121×HN204)和HN424(HN212×HN204)两个组合配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N424组合与HN323组合相比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21日龄仔猪成活率、21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HN424组合仔猪的体重、背膘厚降低5.63%(P<0.05),瘦肉率提高4.95%(P<0.05),眼肌面积增大33.08%(P<0.01),肉色评分降低7.19%(P<0.05),大理石纹评分降低11.30%(P<0.01),滴水损失率提高10.63%(P<0.01),其他遗传性状差异不显著;HN424组合与HN204二元母系相比,日增重提高9.26%(P<0.05),背膘厚减少16.41%(P<0.01),料肉比减少8.02%(P<0.05);HN323组合与HN204二元杂交母系相比,日增重提高7.20%(P<0.05),背膘厚减少11.43%(P<0.01),料肉比降低5.35%(P<0.05)。说明采取四元杂组合和三元杂交组合均对“大×长”(HN204)二元杂交有显著的遗传改良作用,“皮×杜×长×大”四元杂组合可显著提高猪的瘦肉率、眼肌面积,但肉色、大理石纹、滴水损失率等肉质指标变差,建议在“皮×杜×长×大”四系组合配套杂交中加入能改良肉质基因的猪种。  相似文献   
37.
以石榴为试材,采用热处理法,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对保鲜期间鲜切石榴籽粒贮藏品质、抗氧化能力及微生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切石榴籽粒经过40℃10min、45℃6min、50℃4min的热处理,其中50℃4min的热处理能够提高石榴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轻石榴籽粒贮藏期间的质量损失,提高石榴籽粒的抗氧化活性,抑制霉菌酵母的生长繁殖,使得石榴籽粒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延缓石榴籽粒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38.
针对我国内陆干旱区人工草地生产管理粗放及气候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探究合理的牧草种植与水氮供应模式,以充分挖掘区域牧草的生产潜力。采用3 a生(2018年播种)紫花苜蓿(简称‘苜蓿’)和无芒雀麦,分析种植模式(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D1;无芒雀麦单播,D2)、施氮量(低氮量N1:60 kg·hm-2;高氮量N2:120 kg·hm-2)和灌水量(以灌水下限占田间持水量θf的百分比计,分枝期均充分灌水(75%~85%θf),现蕾和初花期轻度亏水W1:65%~75%θf、中度亏水W2:55%~65%θf、重度亏水W3:45%~55%θf,灌水上限均为85%θf)对牧草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累积量、累积截获光合有效辐射量(CIPAR)、辐射利用效率(RUE)、产量(Y)、耗水量(ETa)、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草LAI和...  相似文献   
39.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e and location of dam and weir on fluid flow state in a two-strand tundish is studied, and a set of optimal structure, combining with the average residence time calculated from RTD curve, is obtain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fluid flow state can be changed and the path of the fluid flow can be prolonged as well as the average residence time is improved after using dam and weir. But there are some dead zones after fluid passed through the dam and weir. Combination scheme of No. one dam and weir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s. Its average residence time is 299 s and the volume fraction of dead zone is 31.0%. After the optimization of flowing control parameters in tundish, the best case is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dam and weir is 290 mm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weir and the long nozzle is 383 mm. The longest average residence time is 351 s and the minimum volume fraction of dead zone is 19.0% under the above situation.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 dam and weir, the average residence time increases by 65 s and the dead zone volume fraction decreases by 15.0%. Based on Newton formula,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lusions with diameter larger than 17.5 μm can float up within 351 s under this optimization situation.  相似文献   
40.
地下热水的来源研究对地下热水资源量评价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选取重庆市北温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化学分析、D、O同位素以及实时在线监测对其热水来源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重庆市北温泉泉水为中-低温浅层中性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为SO4-Ca型,地下热水的δ 18O值为-8.48‰~-7.09‰,δD值为-55.46‰~-53.26‰,其补给来源为雨水,补给高程为海拔641~1 206 m的岩溶出露区。安装马歇尔槽和CDTP300高分辨率实时在线监测发现:1)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在长时间内稳定,体现了稳定的水-岩作用过程;2)北温泉的流量与研究区降雨量呈现出以半年为单位的滞后,雨季偏低,旱季偏高;当场降雨后20 d左右,温泉水的水温和电导率微降,水量增加。地下热水的来源为大气降水,其补给除了长时间长距离的含水层稳定补给外,热水上升过程中受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补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