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2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861篇
林业   1058篇
农学   1217篇
基础科学   638篇
  1366篇
综合类   2998篇
农作物   461篇
水产渔业   382篇
畜牧兽医   1309篇
园艺   387篇
植物保护   67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364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419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656篇
  2011年   690篇
  2010年   571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51.
This paper ainalyses the size effect of the fracture energy of concrete tested bythree point bending. It is shown that positive errors of test results of fracture energy increase,ornegative error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of the specimen ize. The phenomenon is one of main causesresulting in the size effect of fracture energy.  相似文献   
152.
The term Cleaner Production(CP)and Estimation of Cleaner Production Potential are introduced, meanwhile their importance are pointed out. Three kinds of cleaner technologies are put forward-Best Available Technology(BAT), Best Economic Attractive Technology(BEAT), and usually used new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some CP casesat home and abroad. several cleaner technologies are compar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P can greatly reduc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 and energy and pollution emission, There are obvious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e great potential of CP in industrial pollution control are estimated and demonstrated ultimately.  相似文献   
153.
Based on the fractal theory, using quarter tree in neighborhood method and Bang-Bang control method, the steady control of the chaotic in the secure communication is realized. A simulation circuit has been designed based on driving responding theory, then, its synchronization is simulated on the computer.  相似文献   
154.
In this paper,the axisymmetrical shells of suspension crosssection is studied by means of integral equation in initial parameter form.An example of the shells under uniformly distributed load is calculated.  相似文献   
155.
利用山农棕02、丰抗6号、中棉45 3个品种在大田栽培的条件下,研究了叶片和纤维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变化及与糖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个品种的叶片和纤维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均出现双峰,在开花当天最高,花后18d次之,整体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可溶性总糖和蔗糖的含量变化以及光合速率的变化也成相似的变化。3个品种中,丰抗6号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和含糖量最高,中棉45次之,山农棕02最低。3个品种的相应观测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6.
邢朝斌  沈海龙  刘岩  罗玲  范少辉 《种子》2006,25(7):44-45,49
以刺五加的成熟种子为材料,通过离体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利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在DNA水平上分析无菌苗和愈伤组织的遗传变异。10个10碱基引物中筛选出4个引物,对它们的PCR扩增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愈伤组织与无菌苗相比出现了DNA水平的变异。  相似文献   
157.
对塔里木海岛棉生育全程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测试结果表明:(1)塔河种业高产海岛棉田土壤养分比塔河滩地高出6.58%~37.42%,特别是全钾、速效钾比塔河滩地高出29.02%~37.42%。(2)微生物数量变化呈现如下变化趋势:细菌类群在夏季有生长高峰,秋季略有回升;真菌在春季存在生长高峰,夏季处于低谷,秋季生物活性开始回升;放线菌生长高峰位于夏季,春秋季处于低谷。在土壤微生物区系构成中,细菌占据绝对优势,暗示土壤养分的转化主要靠细菌完成。(3)塔河种业高产海岛棉田土壤酶中的过氧化氢酶、  相似文献   
158.
海河低平原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对该区大面积推广的杨树││(小麦-玉米)复合种植模式进行土壤水分消耗规律的研究十分必要.定位实验研究表明:杨树││(小麦-玉米)复合种植模式耗水量高于常规冬小麦-夏玉米的种植模式7.9%(2年林龄)~24.5%(5年林龄);0~4 m土壤贮水总量每年平均下降51.1 mm,相当于总贮水量的4.1%;耕层杨树根系与小麦的土壤水分竞争加剧;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加快,2~4 m土壤层次因无水分回补出现干燥化趋势;土壤水亏缺及光照等其它原因造成复合系统农作物减产趋于严重,其中林龄3年的杨农复合系统的小麦玉米产量减产平均达到35%.对经济、生态效益的综合分析表明该模式在低平原贫水区的持续性发展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9.
黄淮冬麦区旱地区试小麦产量与产量三因素通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对1997~1998年度参加全国旱地区试的16个冬小麦品种产量三因素与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三因素都与产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穗粒数>千粒重>公顷穗数;直接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穗粒数>公顷穗数>千粒重。因此在选育旱地小麦品种时应注重协调好产量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取得一定的群体穗数的基础上,以千粒重和穗粒数为重点性状。  相似文献   
160.
为了研究库尔勒香梨成熟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探求成熟期库尔勒香梨主要理化指标间的相关性,以成熟期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研究库尔勒香梨果实硬度、叶绿素含量、SS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应用Spss软件和Excel软件对指标均值以及各指标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成熟期内,库尔勒香梨果实理化参数变化范围分别为:硬度4.23~7.99 kg/cm2、叶绿素3.17~6.54 mg/100 g、SSC11.54%~15.41%、维生素C 1.9~4.2 mg/1 0 0 g;随着成熟的深入,果实硬度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SSC逐渐增加、维生素C含量逐渐增加;各指标均值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过程中选取最优的拟合方式,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果实硬度和SSC与叶绿素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间决定系数均大于0.95,验证试验预测值与测量值误差小于3.2 1%,在库尔勒香梨成熟过程中可应用果实硬度和SSC对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能够为库尔勒香梨成熟度评价和分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