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7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1152篇
林业   832篇
农学   739篇
基础科学   578篇
  1197篇
综合类   5794篇
农作物   799篇
水产渔业   473篇
畜牧兽医   2064篇
园艺   923篇
植物保护   566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617篇
  2021年   643篇
  2020年   597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559篇
  2016年   423篇
  2015年   605篇
  2014年   635篇
  2013年   764篇
  2012年   1040篇
  2011年   1000篇
  2010年   1056篇
  2009年   886篇
  2008年   896篇
  2007年   801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5篇
  1962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对单核增生性李氏杆菌的主要毒力基因hlyA进行大肠杆菌原核表达,分析其表达蛋白的可溶性并纯化.根据hly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细菌煮沸破裂提取基因组,PCR扩增出目的条带.连接转化至克隆载体pMD18-T,测序正确后连接表达载体pET-30a(+),酶切和PCR鉴定正确后转化至BL21 (DE3),构建重组质粒pET-30a-hlyA.IPTG诱导表达蛋白,并分析其可溶性.PCR扩增的hlyA基因全长约1600 bp,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0a-hlyA,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了溶血素蛋白,SDS- 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显示表达的蛋白分子量约为60kD,以可溶性和包涵体2种形式存在,且以可溶性为主要形式.成功克隆和表达了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hlyA基因和溶血素蛋白,并得到纯化蛋白.  相似文献   
992.
不同饲料配方对米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4种不同饲料配方(A.70%玉米面+20%麦麸+7%白砂糖+3%酵母;B.94%水稻米糠+3%白砂糖+3%酵母;C.94%水稻米糠+3%大豆粉+3%酵母;D.100%水稻米糠)对米蛾生长发育及产卵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A繁育的米蛾发育历期(34 d)明显短于饲料C和D,且平均出蛾量(1 169只)显著高于饲料B和C;而且饲料A繁育的雌蛾平均体质量达41.9 mg,明显高于其他饲料。饲料A繁育米蛾的产卵量最高(561.9粒),羽化后5 d内的累积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92.1%。在筛选出饲料A适合米蛾繁育的基础上,测试了其在不同接种密度下的繁殖量。结果表明:米蛾在接种密度为5,10,15粒/cm2时,始见蛾期、出蛾数量和雌雄比差异均不显著,但在10粒/cm2时的平均单蛾产卵量显著高于接种密度15粒/cm2,与接种密度5粒/cm2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3.
许多生长模型含有年龄因子。由于一方面年龄测定困难,另一方面在异龄林中林木的年龄意义不大,导致以年龄为自变量的生长模型在应用中遇到困难。针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中具有大量重复观测样木数据,但无年龄数据的实际情况.探讨将有年龄模型应用于无年龄情况,为将已有的有年龄生长模型用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更新和预测做准备。用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的9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解析木数据建立有年龄的胸径生长模型.然后用丽水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中重复观测的马尾松固定样木数据进行无年龄情况应用研究。分单点估计和双点估计2种方式进行了试验.单点估计是用前期数据估计理论年龄然后估计后期胸径,双点估计是用前2期数据估计理论年龄和生长指数。然后用于后期胸径的估计。结果表明:单点估计和双点估计的精度都比直接用年龄的高.尤其双点估计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适应性,它完全可以用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更新和预测。图2表5参14  相似文献   
994.
为准确评估浙江省森林植被生物量,以2009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一手野外调查数据为数据源,以样地为评估基本单元,采用单株生物量模型法(乔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杂竹,下木和灌木),单位面积生物量模型法(草本)和单位面积生物量法(矮化乔木林、灌木经济林),测算了样地水平的森林植被生物量.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抽样统计方法,将样地水平微观数据转换到全省宏观尺度,评估了全省总体的森林植被生物量,提供了主要评估结果的估计精度和估计区间.结果显示:2009年,浙江省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为37 010.732×104t.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中,乔木林群落为29 096.269×104t,竹林群落3 762.964×104t,灌木林群落1 747.953×104t.在P<0.05的可靠性保证下,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估计精度为96.64%,估计区间为35 767.171×104~38 254.293×104t;乔木林群落9558%,估计区间为27 810.214×104~30 382324×1 04t;竹林群落89.13%,估计区间为3 353.930×104~4 171.998×104t;灌木林群落90.00%,估计区间为1 573.158×104~1 922.748×104t.可见,采用以上方法测算的浙江省各类森林植被生物量评估结果,均有很高的精度保证和较好可信度.  相似文献   
995.
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操作性强、简便快速的现代生物学技术,从苗药种质资源评价、遗传图谱构建、道地性探讨和原植物鉴定等方面,对分子标记技术在苗药的合理运用,苗药的基础研究,苗药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拓展,苗药现代化的应用进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6.
为探明桃叶杜鹃种群构件的特征,为桃叶杜鹃的繁殖、经营、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采用Harper构件理论结合野外调查对不同径级桃叶杜鹃种群枝、叶构件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桃叶杜鹃的分枝角度变化范围为42°~71°,在各级分枝上并无统一规律,分枝粗度以一级枝最大,二者总体均呈不同程度的波动性变化;分枝长度以一级枝最长,平均叶面积以一级枝最大,分枝数与叶片数主要以二、三级枝最多,说明,一、二、三级枝均为桃叶杜鹃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桃叶杜鹃的构件种群形态具高度可塑性,枝构件种群的结构影响着树冠的整体构型,分枝长度和分枝角度受分枝高度的影响不大,分枝率随桃叶杜鹃径级粗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  相似文献   
997.
为耐高温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在查氏基础培养基上,进行了提高合川戴氏霉GZUIFR-H08-1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合川戴氏霉GZUIFR-H08-1产纤维素酶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20g/L,氮源为氯化铵2.8g/L,初始pH 8.0,金属离子为Ca2+5mmol/L。在此发酵条件下,其酶活力达558.73U,比初筛时的酶活力高2.44倍。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孢子浴法测定了新蚜虫疠霉(Pandora neoaphidis)KM0107菌株在RH85%、光周期L:D=12:12、不同温度(15、18、21、25、28℃)条件下的产孢量及其对桃蚜(Myzus persicae)、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豌豆长管蚜(Macrosiphum pisi)和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的毒力。结果表明,在28℃条件下菌株KM0107的产孢量最高,培养30 min时产孢量为99.60±4.04孢子。该菌株对桃蚜、萝卜蚜、麦长管蚜、豌豆长管蚜和玉米蚜均具有一定的毒力,在高剂量82.42孢子/mm2的接种剂量下,麦长管蚜、豌豆长管蚜、萝卜蚜、桃蚜和玉米蚜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92.75±3.54)%、(73.33±4.32)%、(93.75±4.53)%、(98.21±5.46)%、(92.00±5.63)%;致死中分别为(2.3±0.42)、(3.2±0.35)、(2.7±0.35)、(2.6±0.32)、(3.5±0.25)d;接种处理后第7 d致死中量分别为1.61、1.72、1.63、1.53、1.59孢子/mm2。  相似文献   
999.
从生姜根际土样分离获得了65个细菌分离物和42个放线菌分离物,通过离体拮抗试验,筛选出对姜瘟病有良好拮抗效果的细菌一株,放线菌两株,编号分别为H16-8、WF1和JW02-6。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H16-8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WF1为弗雷德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JW02-6为劳伦链霉菌(Streptomyces laurentii)。H16-8、WF1和JW02-6的16S rDNA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812754,FJ972686和FJ972687。  相似文献   
1000.
播种期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烟糯7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各生育阶段及生育期明显缩短;鲜食糯玉米适宜的播种时间为5月22日到6月11日,此期间播种各个性状表现较优,666.7m2产量可达760 kg以上,经济效益可达2 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