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5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98篇
林业   224篇
农学   157篇
基础科学   155篇
  412篇
综合类   1762篇
农作物   192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508篇
园艺   240篇
植物保护   13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为了研究不同放牧干扰下,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克氏针茅典型草原群落微斑块的生态特性,寻找草原微斑块与草原退化程度的内在联系,以呼伦贝尔克鲁伦河流域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该区域羊草、冷蒿和野韭群落斑块的植被和土壤特征。结果表明:羊草、冷蒿和野韭斑块都表现出了单优势种的特征,但是三类斑块的群落特征没有显著的差异,如地上生物量、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但是羊草斑块的物种数显著高于冷蒿和野韭斑块;相对于冷蒿和野韭,羊草叶片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NDVI和PRI,表现出羊草在放牧干扰系统中较强的适应性和耐受性;羊草斑块土壤含有较高的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效磷,而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南方大豆皱叶发生时叶片形态特征变化及皱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明确皱叶对大豆叶片形态、农艺性状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程度及揭示大豆皱叶发生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利用皱叶症近杂合异质系材料GY_C (皱叶)和GY_N (正常),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大豆皱叶症级为4时,叶片形态、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农艺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化。【结果】皱叶发生后叶片主脉薄壁细胞、皱缩处叶片增厚,叶缘处叶片变薄。叶片皱缩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排列不规则,叶缘处出现多层薄壁细胞。皱叶发生时,大豆叶片鲜重和干重、叶柄鲜重和干重、叶柄长和粗、叶片长和宽、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均显著减少(P<0.05,下同)。皱叶的叶绿素含量分布不均,但对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无显著影响(P>0.05)。大豆发生皱叶后成熟期平均提前3.33 d,茎秆变细,抗倒伏性变差,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等农艺性状也有减少趋势,但不同年份有所不同。皱叶导致大豆单株干物质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显著减少,GY_C较GY_N两年平均减产43.11%。皱叶发生时大豆籽粒蛋白含量有降低趋势、油分含量有增高趋势,但不同年份存在差异。【结论】南方大豆皱叶发生时形态上主要因叶缘不能正常伸展所致,皱叶(症级为4)发生后大豆叶面积减少,植株干物质积累变少,生育期缩短、抗倒伏性变差,严重影响单株粒重等产量相关性状。  相似文献   
993.
11个海棠品种对‘阿斯’苹果花粉直感效应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海棠品种及‘宫崎富士’的花粉为试材,对‘阿斯’苹果进行授粉,测定与授粉特性有关的11项坐果及果实品质指标,基于熵权赋权法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授粉性能,并筛选‘阿斯’苹果适宜的海棠授粉品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宫崎富士’相比,11个海棠品种授粉后均可显著提高‘阿斯’苹果的坐果率;增大果个、果形指数和果肉硬度;显著提高维生素C和花青苷质量分数;所有海棠品种与‘阿斯’的组合均优于对照。综合评价表明,‘阿斯’与‘红双’组成的授粉组合评判分为0.828,属一级方案,‘雪莱’组合评判分为0.769,属二级方案,‘红粉’、‘雪球’、‘红纱’、‘红亮’的评判分大于0.600,为三级方案;‘阿斯’最适宜的海棠授粉品种为‘红双’。  相似文献   
994.
研究旨在筛选渭南地区适用的机械化籽粒直收玉米新品种。试验共征集比较10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在“陕单620”、“陕单650”、“迪卡517”玉米品种表现出矮秆、穗位整齐度高、耐密、茎秆强度强、抗倒、成熟期籽粒水分含量低、高产、生育期短等宜机收的特性,建议在关中灌区夏玉米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C牌号细支卷烟梗签剔除量与梗签含丝率、含梗签烟支数及卷烟含梗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建立回归方程模型,可通过回归方程确定含梗签烟支数等拟合值的预测值,来指导工厂对C牌号细支卷烟梗签剔除量进行合理设定,并通过感官评价验证,在保证卷烟质量的情况下,确定合适的梗签剔除量为55 g/min,以期降低烟丝消耗和提升烟支外观或物理质量.  相似文献   
996.
以MODIS NDVI数据和降水量站点数据为基础,计算内蒙古风蚀区2001—2018年的相对降水利用率(RUEr),通过分析RUEr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及变异系数,综合评价内蒙古风蚀区18年间的沙漠化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8年间内蒙古风蚀区内的RUEr呈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沙漠化程度加剧;空间分布上,62.98%的地区为正斜率,植被呈恢复状态,降水为影响沙漠化的主导因素;37.02%的地区为负斜率,植被出现退化现象,人类活动为影响沙漠化的主导因素.研究区内89.09%的地区为轻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地区集中在内蒙古西北部,中度沙漠化和非沙漠化地区在研究区内零星分布.18年间内蒙古风蚀区的沙漠化变异程度较大,87.91%的地区表现为脆弱到非常脆弱,仅有12.09%的地区表现为稳定到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997.
玉米新品种卫农998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新品种卫农998是以LWQ为母本、宁121为父本选育的高产优质长穗粮饲兼用品种。在2017年宁夏联合体引(扬)黄灌区中晚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卫农998平均折合产量为15 697.5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2.50%。在2018年宁夏联合体引(扬)黄灌区中晚熟玉米品种生产试验中,卫农998平均折合产量为15 711.0 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94%。卫农998属中晚熟品种,株型紧凑,平均株高为301 cm。平均百粒重为36.3 g,平均出籽率为87.8%,容重776 g/L。籽粒含粗蛋白质(干基)87.8 g/kg、粗脂肪(干基)35.8 g/kg、粗淀粉(干基)755.6 g/kg、赖氨酸(干基)2.8 g/kg。田间生长整齐,出苗快、苗势强,结实性好,高抗腐霉茎腐病,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抗倒伏,丰产稳产,品质优,适应性强。适宜在内蒙古、宁夏、甘肃等中晚熟玉米种植区及类似生态气候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田间应用诱虫灯对棉蚜有翅成蚜种群动态监测,分析对棉蚜有翅成蚜进行诱杀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昆虫波长选择器,研究棉蚜最佳暗适应时间和光照时间,评价棉蚜有翅成蚜对8个波段光谱的选择性差异。【结果】棉蚜最佳暗适应时间为20 min,最佳光照时间为15 min。采用末位淘汰的方法,从8个不同波长光谱中筛选出5个对棉蚜引诱作用较强的光谱,分别为450、500、550、600和650 nm光谱。棉蚜有翅成蚜对500和550 nm波段光谱具有较强的选择趋性,其引诱率分别为37.28%和51.56%,显著高于其他两段光谱。【结论】500和550 nm波段光谱对棉蚜有翅成蚜引诱作用最强,为棉蚜迁飞期诱虫监测的备选光谱。  相似文献   
999.
为解决预应力渡槽实际施工中,纵向、环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锚固后,预应力损失值高于设计值,不满足内壁不出现拉应力要求的问题,在不改动原渡槽设计体型的情况下,根据原设计渡槽拉应力分布特性,针对性地拟定环向和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布置优化方案,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经济可行的预应力钢绞线布置优化方案,经过有限元计算复核及现场施工通水后安全监测资料分析,渡槽能够满足应力和变形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8种叶面喷剂对小麦产量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北低平原区小麦生育后期干热风频发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为害的问题,采用化学防御措施,在灌浆初期(5月17日)和灌浆中期(5月22日)进行2次叶面喷剂喷施处理,以不喷施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喷剂种类(0.1%醋酸溶液、0.1%黄腐酸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1%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2%蔗糖溶液、0.05%硫酸锌溶液、清水、3.5 mg/L吲哚乙酸溶液)对小麦叶片SPAD值、籽粒灌浆特性、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剂处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小麦粒重和穗粒数,提高小麦产量,但不同喷剂种类的增产效果不同,喷施8种叶面喷剂的小麦增产率为3.96%~18.94%,其中,喷施0.1%黄腐酸溶液、0.1%醋酸溶液、1%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0.05%硫酸锌溶液和2%蔗糖溶液小麦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用Logistic模型描述籽粒灌浆进程(决定系数均达0.99以上)显示,叶面喷剂处理延长了到达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的时间以及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使粒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延长了快速灌浆的持效期;从光合机理的角度看,叶面喷剂处理提高了灌浆后期叶片的SPAD值,延缓了叶片衰老,是光合产物增加、粒重提高的源基础。喷施叶面喷剂对提高小麦产量、增强小麦后期抗干热风的能力作用明显,是抵御干热风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