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63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21篇
  41篇
综合类   330篇
农作物   75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69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了海西州地区柴达木城市的特殊干旱、寒冷气候类型中可供选择的绿化树种,和草坪草。  相似文献   
42.
新生仔猪对外源抗体的吸收及乳糖对其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8头自然分娩、3~4胎、初生重1.25~1.5kg 的大白猪(♂)×内蒙黑猪(♀)杂交F1 代新生仔猪参试。其中24头于出生后的6小时之内用人工瓶哺的方法分别饲喂0(对照组)、1、2、3、4、8g的外源PIgG ;另外24头出生后的18小时之内分别饲喂不同含量的乳糖 ,然后开始饲喂一定浓度的外源PIgG ,分别研究了生新仔猪对外源PIgG吸收及乳糖对其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仔猪出生后没有吸吮初乳之前其血清中的IgG含量甚微 ,为(0.12±0.058)mg/ml;随着饲喂浓度的增加新生仔猪对外源PIgG的吸收也增加(P<0.05) ,到出生后12小时 ,仔猪血清中的IgG含量达到峰值 ,随后逐渐下降 ,下降趋势与自然哺乳仔猪血清IgG的消长规律相似。若仔猪出生后仅喂给不含PIgG的人工初乳 ,则仔猪血清中的IgG水平在出生后的72小时之内一直保持刚出生时的水平(P>0.05) ,表明在此阶段内仔猪还没有合成自身IgG的能力。仔猪出生后饲喂8g 外源PIgG ,其血清中的IgG峰值能达到22.18mg/ml ,这一值与自然哺乳情况下的峰值相比相差甚大。乳糖强烈抑制新生仔猪对外源PIgG的吸收(P<0.05) ,给仔猪饲喂10g乳糖后与对照组(水)比较 ,仔猪对外源PIgG的吸收将减少45.31 % ,而喂50g乳糖则减少92.02 %。在本试验条件下 ,乳糖浓度对新生仔猪吸收PIgG的抑制曲线为典型  相似文献   
43.
为了给日本甜柿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以提高贵州柿树的管理水平。连续3年(2012—2014)对日本甜柿开花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结果母枝直径直接影响不同大小直径结果母枝的百分率,直径以7.1~8.0mm为最高,其次是直径为6.1~7.0mm,再次是直接5.1~6.0mm;结果母枝直径也直接影响结果母枝萌芽率、开花枝长度、直径、花节位百分率、花序种类、花序量、花种类和花量等内容,以处理4(直径为6.1mm≤d7.0mm)的效果最好,其次是处理3(直径为5.1mm≤d6.0mm)的效果,再次是处理5(直径为7.1mm≤d8.0mm)的效果;结果母枝长度直接影响结果母枝萌芽率、结果母枝抽开花枝长度、直径、花节位百分率、抽开花枝开一顶花两侧花花序量、一顶花一侧花花序量、一顶花花序量、花序总量、开顶花量、侧花量和总花量等内容,结果母枝越长,其效果越好;结果母枝部位直接影响结果母枝抽开花枝长度、直径、花节位百分率、抽开花枝开一顶花两侧花花序量、一顶花一侧花花序量、一顶花花序量、花序总量、开顶花量、侧花量和总花量等内容,在结果母枝的越上部,其效果越好。培养结果母蔓直径大小时,以直径6.1~7.0mm为主,配合直径为5.1~6.0mm和7.1~8.0mm;培养结果母枝长度以长的结果母枝为主,配合较长的结果母枝;结果母枝着生部位,以母枝顶芽结果母枝为主,配合次芽结果母枝。  相似文献   
44.
水稻早世代稳定株系的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育种实践表明,水稻品种间和亚种间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发生疯狂分离,纯合个体的出现一般需经7~10代,5~8年[1,2]。采用花培[3,4]和远缘杂交染色体消除技术[5,6]虽已应用于缩短作物育种时间,但仍耗时耗力。在作物如小麦、大麦、花生、水稻 [8~13]等育种实践中,偶尔会遇到杂种F2不分离的现象。吴先军等[11]提出了水稻早世代稳定现象的概念,即水稻杂交后代F3以前出现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以后世代不分离的遗传现象。由于水稻早世代稳定现象在育种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其遗传机制和育种应用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探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5.
将木屑、砻糠、草屑、泥炭、风化煤和鸡粪6种不同物料置于不同温度下浸水后取其滤液,分析其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以及可溶性的5种金属元素(钾、钙、镁、钠、铁)的含量,为调整营养液配方提供依据。几种物料浸液中的矿质元素在108 h以后基本趋于稳定。高温利于氮素释放,使有效氮含量峰值出现提早;在氮素形态上,木屑等5种物料主要以铵态氮的形式释放,而泥炭则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释放。浸液中有效磷含量的相对稳定值有所不同,在不同物料上表现为:鸡粪>木屑>砻糠>草屑>泥炭>风化煤;浸液中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的有效金属元素含量基本保持稳定,只有K 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为明显。根据研究结果,在忽略复合后基质间影响的情况下,建议复合基质浸水7 d后待浸液中各矿质养分含量稳定,初步按下列公式调整营养液,C调=C理-C浸液使基质内各成分含量稳定在理想状态,以后营养液管理仍按原配方添加营养液。  相似文献   
46.
不同N水平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经济植物净化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建立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工程,本试验选择水芹、水蕹菜、韭菜、葱、黄花菜、芹菜等6种经济植物,研究了各种植物的净化能力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每种经济植物对水体总氮、总磷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特别是水芹和水蕹菜,其在试验的20d内,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百分率分别为89.5%,98.2%;同时还对6种经济植物引起水体总氮浓度下降与时间关系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水体中总氮浓度呈负指数形式衰减。本文还对在植物处理过程中,水中Chla、BODs和COD的变化进行了观测。研究表明,在高N水平的富营养化水中除水芹和水蕹菜外,Chla、BOD。和COD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在韭菜和葱处理过程中,水中腥味加重。各项指标综合分析表明,在不同N水平的富营养化水体中,水蕹菜处理效果最好,水芹次之,黄花菜和芹菜居中,韭菜最差。  相似文献   
47.
于20022~005年,在湖南长沙采用连续定位试验,研究了早稻施氮对连作晚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有效氮含量的影响。试验设早稻施氮/晚稻不施氮、早稻施氮/晚稻施氮、早稻不施氮/晚稻不施氮、早稻不施氮/晚稻施氮4个处理。结果表明,在连续4年早季施氮的条件下,连作晚稻施氮处理的平均产量为6.45.t/hm2,地上部干物质重12.13.t/hm2,氮素吸收量183.6.kg/hm2,分别比连作晚稻不施氮处理增加28.4%、35.1%和103.5%,均达到显著水平;在连续4年早季不施氮的条件下,连作晚稻施氮处理的平均产量为6.61.t/hm2,地上部干物质重12.14.t/hm2,氮素吸收量165.6.kg/hm2,分别比不施氮处理增加33.4%、37.6%和95.6%,均亦达到显著水平。连作晚稻在早季不施氮和早季施氮两种情况下氮肥利用率不同,前者的氮肥生理利用率显著高于后者,增幅为37.8%,两者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吸收利用率差异不显著,但前者4年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平均值比后者高18.1%,吸收利用率低6.8个百分点。早晚两季均不施氮小区土壤碱解氮含量均明显低于其他施氮小区,但没有出现随试验年度加长而连续下降的趋势;当早稻或晚稻其中有一季施用了氮肥,或者两季均施用了氮肥的小区,土壤碱解氮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连作晚稻产量主要受当季施氮量的影响,而受早季施氮量的影响较小;早季不施氮小区的连作晚稻氮肥的农学利用效率、生理利用率比早季施氮小区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稻田氮肥用量不会导致土壤背景氮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48.
花椒林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的碳汇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石漠化地区花椒林的碳汇功能,为石漠化治理工程的碳汇效益提供技术示范与参考。[方法]以贵州省花江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下顶坛花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为研究对象,依据当地的石漠化现状,通过测定强度、中度和轻度石漠化和不同龄级的花椒林生物量、土壤深度和持土量,对花椒林碳汇量进行估算。[结果]石漠化程度越高,花椒林碳汇量越低,反之,石漠化程度越低,花椒林碳汇量越大,其中轻度石漠化花椒林碳密度为3.24t/hm2,中度石漠化为3.12t/hm~2,强度石漠化为2.81t/hm~2,轻度中度强度;随着土壤深度和持土量的增加,花椒林碳汇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花椒林的平均碳密度为3.06t/hm~2,花椒林的综合最优碳汇经济效益为1.92×10~4~2.56×10~4元/hm~2。  相似文献   
49.
发根农杆菌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发根农杆菌的性质及Ri质粒的结构和功能,介绍了发根农杆菌的转化机制及其转化方法,分析了影响发根农杆菌成功转化的因素,综述了发根农杆菌在理论研究、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品种改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和植物栽培生根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将45只处于妊娠后期(90~150 d)的苏尼特母羊随机分成4组,以不同的营养水平(ME:0.20、0.33、0.44、0.86MJ·kg-1·W-0.75·d-1)分组饲养,分娩后进行补偿生长试验,研究妊娠后期不同营养限制程度的母羊在补偿初期(分娩后0~6周)对饲料中钙、磷以及氮的代谢规律.结果表明,受限制各组母羊在补偿初期,随着受限程度的降低,钙、磷平衡(g·d-1)值呈升高的趋势,氮平衡(g·d-1)值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