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配制不同浓度的韭菜汁,通过香蕉炭疽菌离体接种平板试验和香蕉活体接种试验,研究韭菜汁对香蕉炭疽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离体接种平板试验中,不同浓度的韭菜汁处理均对香蕉炭疽菌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其抑制病菌孢子萌发与菌丝开始扩展的天数越多,当浓度≥20%时,韭菜汁可以使香蕉炭疽菌完全失去活性,不能萌发;在活体接种试验中,各浓度韭菜汁处理均能抑制接种的催熟香蕉在20℃条件下香蕉炭疽病的发病率,其中浓度为20%韭菜汁的抑制效果好于其他浓度的处理,抑菌率达61.2%。  相似文献   
52.
广粉1号粉蕉     
广粉1号粉蕉是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通过香蕉种质资源鉴定评价筛选出来的优良粉蕉品种,植株生势壮旺,假茎高3.8~4.8米。较耐旱、耐寒、耐风,管理较粗放。产量高,一般株产20~30公斤,个别高产的可达40~45公斤。生果青绿至灰绿色,少被蜡粉,熟果皮薄,皮色黄色或粉黄色,果肉滑、甜、奶油色,淡香,果实较大,果顶尖,是目前推广的品质好、产量最高的优良粉蕉品种,很受南方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53.
对引进的二倍体香蕉‘Pisang Empat Puluh Hari’进行品种资源评价,鉴定出该品种天然高抗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对香蕉枯萎病1号小种免疫, 2013年被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名‘海贡蕉’。该品种在栽培香蕉中生育期最短、外观好、收购价格高、受市场欢迎,在枯萎病区栽培经济效益好。根据该品种制订其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在海南、广东经多年品试、中试和推广,目前已开发成为国内唯一高抗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纯A基因的商业香蕉品种。  相似文献   
54.
广东省因地制宜,形成了以香蕉、柑桔、荔枝、龙眼、菠萝等种类为主的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水果优势产区.近年来广东水果产业稳中有升,但是受黄龙病、枯萎病的影响较大,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未来广东水果产业应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产业的总体规划和扶持力度;支持产业体系建设,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促进水果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5.
Picloram,ABA和TDZ对香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Picloram、ABA和TDZ对贡蕉未成熟花序来源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8.28 μmol/L Picloram替代2, 4-D可获得15.56%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 在体细胞胚诱导初期加入ABA则抑制体细胞胚的发生, 并造成其萌发时严重愈伤化; TDZ可有效地改善体胚萌发率和植株转换率, 其中0.2 μmol/L TDZ处理的体胚萌发率和植株转换率分别从对照的17.28%、16.49%提高到72.77%和67.05%。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香蕉种属关系鉴定的手段和方法。[方法]根据不同香蕉品种线粒体基因内含子序列间的差异性,通过PCR扩增线粒体基因组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基因中的1个内含子,并进行测序和聚类分析,对分属5个基因型(AAA、AA、AAB、ABB和BB)的16个香蕉品种进行了分类。[结果]16个香蕉品种可分为3大类:第1类包括1个品种,基因型为BB;第2类包括7个品种,基因型为ABB;第3类包括8个品种,基因型包括AA、AAA、AAB和BB。其中,抗病新株系逸仙1、2、3号与粉杂有最近的亲缘关系。[结论]该方法对香蕉品种的分类结果与基因型的组成类型基本一致,说明它在鉴定香蕉种属亲缘关系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概述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热带南亚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现状、资源的收集保存状况以及创新利用取得的成绩,并对种质资源研究与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8.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高效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高效遗传转化系统,本研究以雄性花诱导产生的贡蕉胚性悬浮系为转化受体,从潮霉素筛选浓度和筛选方法两方面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贡蕉悬浮系在M2液体培养下潮霉素的适合筛选浓度为5mg/L。将液体共培养7d后的贡蕉胚性悬浮系转接到M2液体筛选培养基进行培养,每10d继代一次。GUS组织染色表明,经过3代抗性筛选的ECS几乎全为转化细胞。经过3个月的胚诱导培养获得成熟抗性体细胞胚,平均抗性体细胞胚得率为4580个/mLPCV。同时,转化苗的PCR检测结果表明,gus基因已整合到贡蕉基因组中。本研究表明液体筛选系统有利于转化胚性悬浮细胞的增殖,大大地提高了香蕉转基因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根据GenBank公布的木霉几丁质酶基因(chitinase)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木霉(Trichoderma spp.)中克隆获得了几丁质酶基因全序列,编码区共1275bp,推测其编码424个氨基酸,该基因与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内切几丁质酶基因chit42(GenBank accession No.L14614)具有99%的同源性。在此基础上,将获得的几丁质酶基因从pGEM-T载体中用XbaⅠ和BamHⅠ切下,克隆到pBI121植物表达载体的XbaⅠ和BamHⅠ位点,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chit并将其转入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该菌株转化野生蕉(Musa itinerans Cheesm.)胚性细胞悬浮系,经过抗性筛选、胚的诱导和萌发,获得成熟体细胞胚和再生苗。通过GUS组织化学法检测和PCR方法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成功转入到野生蕉中。本研究为下一阶段转化香蕉栽培品种和筛选抗香蕉枯萎病新种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0.
为筛选抗枯萎病香蕉品种, 通过伤根、针刺及淋菌法接种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 进行盆栽试验, 结果表明, 品种‘巴西蕉’和‘南天红’的病情指数较高, 分别达 42.5和 37.5, 为中感品种; 而品种‘南天青’和‘南天黄’病情指数仅为15, 为抗病品种; ‘农科一号’病情指数最低, 仅为7.5, 是5个品种中最抗病的, 为高抗品种。为筛选防治香蕉枯萎病的绿色药剂, 选用壳聚糖水剂、竹醋液、耕保泰对比络氨铜水剂对‘巴西蕉’进行盆栽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耕保泰防治效果较好, 相对防效达78.57%; 20%竹醋液的防治效果最差, 仅为35.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