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保护地桃树病虫害生态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虫害发生特点 桃树保护地内为害叶片的害虫有蚜虫、潜叶蛾、红蜘蛛,为害枝干的害虫有介壳虫。为害叶片的病害有穿孔病,为害果实的病害有灰霉病、褐腐病。保护地桃病虫危害有以下几个特点: 1)病虫害混合发生。一般蚜虫发生严重的温室,灰霉病、煤污病发病率也高,叶螨相继发生。1-2月  相似文献   
42.
近几年,园艺设施栽培迅猛发展,特别是西北地区三代节能日光温室面积每年都成倍增长,栽培品种日益繁多。但在其生长过程中,病虫危害常困扰菜农,特别是近几年发生在温室蔬菜上的叶片卷曲、花叶、条斑等,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花冠及花轴畸形,果实变小、变形等症状,使菜农不知所措。经调查研究,发现保护地蔬菜如油白菜、西瓜、甜瓜、茄子、西葫芦、芹菜、茼蒿等均有上述异常现象,为感染病毒所致。一般由此造成损失达30%~40%,甚至绝产。现就保护地病毒病较露地发生严重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枸杞(Lychum barbarum L.)为茄科落叶灌木,以果实入药。近几年由于中药材种植热的影响,新疆、甘肃、宁夏、陕西等西北地区和江浙一带地区广泛种植,但由于种植粗放,管理不善,在生产上常常发生枸杞半边或整个树冠枯死,树枝干枯,叶片脱落等现象,使枸杞品质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作者  相似文献   
44.
河西灌区马铃薯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马铃薯茎基腐病在田间表现为立枯型、萎蔫型、根腐型、黄化型4种症状类型,一般在苗期至现蕾期、开花期至结薯期为发病高峰期;明确了河西灌区种植的大多数品种对茎基腐病无明显抗性;发病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灰钙土发病较重,其次为壤土,沙土发病较轻;土壤pH与含水量较高发病重;植株密度较高发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与油菜、茄科蔬菜连作发病较重;高温有利于该病发生;经药剂种薯、土壤、灌根处理表明:以代森锰锌、菌核净和敌磺钠种薯和土壤处理,代森锰锌、井•1亿活枯草芽孢菌、菌核净灌根处理,防效达50.3%~65.9%。  相似文献   
45.
为了减轻玉米种传真菌病害的发生,需探索合理的种子处理方法以降低带菌率。以‘郑58’为试材,用PDA平板培养和滤纸发芽试验方法,测得不同温度处理后种子内藏真菌带菌率和发芽指标的数据。结果表明,30℃~50℃处理的种子均能带菌,带菌率在3.3%~23.3%之间,且随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真菌种类也随之减少。40℃和45℃(10~20 min)处理的种子带菌率为10%~13.5%,显著低于对照(P<0.05),45℃(30 min)和50℃处理的种子带菌率最低,为3.3%~6.7%。不同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30℃无影响,35℃和40℃(10~20 min)明显提高了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P<0.05),40℃(30 min)使发芽率下降,45℃~50℃显著降低了各发芽指标(P<0.05)。40℃处理10~20 min,能有效降低种子内藏真菌带菌率33.5%~50.0%,促进种子发芽,可用于播前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46.
经田间采集、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本文首次报道了寄生于甘肃省草本植物的5种柱隔孢菌及其病害,其中,草柱隔孢Ramularia partensis、山莴苣柱隔R.mulgdii分别侵染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和蒙古山莴苣Lactuca tatarica,在国内未见报道,属国内新纪录病害.菜蓟柱隔孢R.cynarae、淡红柱隔孢R.rubella和藜柱隔孢R.chenopodii分别寄生于刺儿菜Cirsium setosum和皱叶酸模R.crispus、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小藜C.serotinum,在甘肃省首次报道,属甘肃新纪录病害.发现3种国内新纪录寄主和5种甘肃新纪录寄主,并对每一种病害的症状和病原形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7.
立体教学与"两课"教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现有课程教学改革绝大多数侧重于单一层面研究的局限性,本通过对立体教学及其特征、立体教学模型与分析等内容的研究,重点探讨课程教学改革层面的多元性与教学过程的统一性问题,以提高立体教学结构下的整体功效。  相似文献   
48.
雷玉明 《草业科学》2004,21(2):54-56
经对籽粒苋白锈病的病情调查、病原鉴定和防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是由苋白锈Albugo bliti引起的,开花期至成熟期、刈割期是发病的高峰期,秋季重于夏季;加强播前管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生长期管理,并配合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WP)500倍液、64%杀毒矾WP 400倍液、69%安克锰锌WP 600倍液、70%克露WP 8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防效94%以上.  相似文献   
49.
雷玉明 《草业科学》2004,21(11):65-67
首次记述了寄生于甘肃23种牧草植物上的8种白锈菌Albugo,其中有5种为甘肃新纪录种,16种植物为甘肃新纪录寄主植物.白锈病在菊科、苋科、马齿苋科等牧草上的发病率达40%~50%.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宽叶荨麻不同部位提取液对小麦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黑麦二号小麦为对象,研究宽叶荨麻根、茎、叶不同浓度的水提液(20、40、60、80、100 g/L)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根部浸提液对小麦的苗长和苗干重具有促进作用,对小麦根长、根干重和根冠比为低促高抑;茎部和叶部浸提液对小麦苗长、苗干重、根长、根干重和根冠比均具有抑制作用。不同部位浸提液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表现为根部浸提液对小麦叶片Fv/Fm、Y(Ⅱ)、Y(Ⅰ)和ETRⅠ小幅上升后稳定,ETRⅡ和qP呈现波动变化,各处理组和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而NPQ和CEF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茎部浸提液对小麦叶片Fv/Fm、Y(Ⅱ)、Y(Ⅰ)、ETRⅠ、ETRⅡ、qP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NPQ和CEF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浓度为80 g/L时,NPQ和CEF分别为对照组的1.37倍和5.42倍;叶部浸提液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指标在处理组和对照组间基本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根部浸提液在低浓度时可小幅提升小麦叶片PSⅠ电子传递速率,有效增加PSⅠ光能转化效率从而促进其生长;茎部浸提液使小麦叶片PSⅠ和PSⅡ同时受损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