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60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82篇
  53篇
综合类   489篇
农作物   112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218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水稻基因组DNA简易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用于PCR的水稻基因组DNA的快速制备方法。该方法只需将少量(1~50mg)样品、适量提取液(500μL)和一粒钢珠放入2mL离心管,在细胞破碎仪中粉碎2min,经离心后可直接取少量(约5μL)上清液作为PCR的模板DNA,也可进一步根据需要实现高质量DNA的提取。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快速简便等优点,一个人可以在10min内完成96份样品DNA的简易制备,特别适合高通量的分子检测。  相似文献   
952.
变温低温胁迫对油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抗寒性优良油茶品种的选育及应用提供依据,以大别山1号、豫油茶1号、豫油茶3号优良油茶品种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变温低温胁迫处理,以探明油茶在变温低温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反应机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会造成油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增加,且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增幅变大,胁迫解除后又明显降低,整体呈先升后降趋势。3个油茶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MDA含量、PRO含量、POD活性等指标均在144h达最大值,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因品种不同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不一。3个油茶品种的抗寒性依次为豫油茶3号豫油茶1号大别山1号。  相似文献   
953.
[目的]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对状元红扦插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250 mg/L)的植物激素NAA或IBA浸泡状元红插穗;并在固定浓度的条件下分别浸泡0、1、10、30、60、120 min,然后进行扦插,比较NAA或IBA在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对状元红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NAA或IBA浓度在100~200 mg/L时明显促进状元红生根;浸泡30~60 min能有效地促进状元红插穗生根和壮苗。[结论]该研究可为状元红的人工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4.
丹科9003是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宸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玉米自育自交系M85为母本、自育自交系F960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抗叶斑病和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9年通过辽宁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55.
本文从种植业、畜禽水产养殖业等方面综述了黔南州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措施,以期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6.
采用1973~2016年的Landsat影像数据对芜申运河西段湖泊群面积进行解译,分析了该区的水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73年10月研究区湖泊群水域面积高达576.5 km~2; 1973~1979年水域面积在600~300 km~2间逐年降低; 1979~1990年水域面积在500~300 km~2间小幅波动下降; 1990年以前水域面积变化主要受围湖筑圩控制; 1990年以后水域面积趋于平稳,其变化主要受降水等非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7.
本文针对育肥牛养殖现存问题与科学养殖策略展开深入探讨,重点阐述了针对性的科学养殖策略,进而不断提高育肥牛科学养殖水平,保证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958.
叶面喷施褪黑素调控水稻幼苗耐盐性的浓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褪黑素(MT)对植物耐盐性的调控,以水稻"盐稻1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MT对75 mmol L-1 Na Cl胁迫下水稻幼苗株高、干重(DW)、根冠比(R/S)、氮磷钾(NPK)及钠(Na)含量的影响,并计算不同处理下各器官的K/Na和K、Na的选择性比率(SK,N a)。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外源喷施25~400μmol L-1 MT能够有效提高水稻植株的株高、DW,降低R/S;且随着MT浓度的升高,该效应越发显著,在MT施用浓度为200μmol L-1时,植株株高和DW均达到最大值。MT浓度为200和400μmol L-1时,植株生长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盐胁迫下,喷施MT明显提高植株的NPK含量,降低Na含量,显著增加氮转运系数(N-TF)、磷转运系数(P-TF)和钾转运系数(KTF),显著提高植株根吸收SK,Na(ASK,N a),而叶片运输SK,Na(TSK,Na)随着MT浓度增加逐渐降低。综上所述,盐胁迫下,喷施25~400μmol L-1 MT可明显提高水稻幼苗的NPK吸收,降低植株Na的积累,显著提高了水稻幼苗对K的选择性吸收,维持体内的离子稳态,增加植株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积累,从而显著提高水稻的耐盐性,其中,提高水稻耐盐的最适MT浓度为200μmol L-1。  相似文献   
959.
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发挥"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实现人才强所的根本途径。文章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为例,分析了制约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因素,并从强化人才理念,强化机制创新,强化环境营造和强化产业主导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对农业科研机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60.
土地是农业科研院所开展作物种植与研究的最宝贵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土地变得越来越来值钱,对土地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土地纠纷变得更加频繁,管理难度不断加大。本文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土地管理为例,对农业科研院所土地保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加强土地利用管理,争取农民信任,解决职工侵占,寻求政府支持,通过诉讼维权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