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3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二年生的秋萝卜第一年抽苔开花,在栽培上叫先期抽苔。我们大兴安岭秋萝卜先期抽苔十分严重,一般年份抽苔率都在80%左右,个别年份的抽苔率高达100%。由于秋萝卜先期抽苔如此严重,农村社队和农场都无法生产。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所七六年开  相似文献   
62.
以2005、2006、2008年采集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17份马铃薯晚疫病菌株和2006年采集于黑龙江省8个地点的46份菌株(均为A1交配型)为试验材料,利用21对EST-SSR引物,分别对菌株与采集年份以及菌株与地理来源的相关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地点采集的晚疫病菌株与采集年份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相同年份采集的晚疫病菌株与地理来源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3.
中国马铃薯主要育成品种的种质资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中国马铃薯主要育成品种的种质构成和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意在明确中国马铃薯主要育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远近,为配制杂交组合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利用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4.
1 前 言培育高淀粉马铃薯品种一直是马铃薯育种的目标。准确而有效地进行高淀粉低世代材料的鉴定和筛选,是加快育种过程的有效途径。目前,在育种中常采用比重法测定淀粉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但需要足够量的块茎,而各品系在低世代选种圃块茎量都很少,无法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旋光法、折光法、比重法等几种马铃薯淀粉测定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快速、准确、用样量少的马铃薯淀粉含量测定方法,以加快品质育种进程,做到早期筛选。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用于该研究的17份马铃薯品种均采自克山马铃薯研究所。22 方…  相似文献   
65.
不同用途马铃薯离体条件下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0个马铃薯品种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以培养基中30mmol/L NaCI进行耐盐胁迫,测定株高、茎叶鲜重、根鲜重、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单株结薯数、单株最大薯直径、单株薯鲜重。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这些性状综合成3个独立因子,这3个合并因子反映原来变量信息量的88.635%。根据供试品种性状主成分因子的综合表现,得出各品种耐盐性强弱排序:克新12号>克新18号>大西洋>ND0706-62>布尔班克>Umatilla>夏坡蒂>抗疫白>Ranger Russet>垦薯1号。  相似文献   
66.
不同药剂及施用方式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铃薯疮痂病被视为马铃薯生产中的第四大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外观、等级和品质。为求得防效好的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方法,试验采用种薯处理与土壤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试验品种为‘尤金’,供试微生物制剂有5种,化学药剂1种。对照为常规处理,即不采取任何拌种与沟施。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以处理5最好,达到55.17%,处理5是在常规药剂(滑石粉+甲托+链霉素)拌种下,微生物肥料2(薯益生)沟施;其次为处理6防治效果达50.08%,处理6是在常规药剂拌种下,化学药剂爱可(化学药剂1)沟施。处理5、6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5的产量为1 767 kg/667m2,处理6的产量为1 740 kg/667m2,但与对照产量(1 646 kg/667m2)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7.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及交配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1个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单基因鉴别寄主r、R1、R2、R3、R4、R5、R6、R7、R8、R9和R11,对2004年采自黑龙江省各地的51个晚疫病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并测定了这些菌株的交配型。结果表明,51个菌株中有21个生理小种,其中生理小种3.4.6.7.8.9.11的出现频率最高,达到15.7%,出现的地域最广,6个地点中的4个地点都有分布;其次小种1.3.4.6.7.8.9.11,3.4.7.11和3.4.7的出现频率也比较高,均为11.8%。同时也检测到毒力最强的生理小种为1.3.4.5.6.7.8.9.11,但出现频率低。51个被测菌株均为A1交配型,未发现A2交配型。  相似文献   
68.
我国马铃薯育种方法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随着生物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我国马铃薯育种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我国马铃薯的育种方法 ,从技术方面大体可分为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生物育种三类。现将这三种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做以比较分析 ,以便于我们更好的开展马铃薯育种工作。1 研究现状1 1 杂交育种1 1 1 品种间杂交品种间杂交是我国目前最为常用的育种方法。它一般包括品种 (系 )间的杂交、自交、回交和杂种优势 (指纯自交系间的杂交 )等四种方式。我国于 4 0年代中期便开始了马铃薯的品种选育工作 ,50多年来已育成了 10 0多个品种 ,其中大多数品种都是通过品…  相似文献   
69.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对2008年采自黑龙江省4个地点83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类型的鉴定。结果表明,小种3.4.7.11出现频率达33.73%,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是2008年黑龙江省的优势小种。从小种的组成来看,复合型毒力基因生理小种占据了主导地位,小种3.4.5.6.7.8.9.10.11含有的毒力基因数目最多,单毒力基因的生理小种只有3号小种,同时也发现了不含毒力基因的0号小种。从小种的毒力基因组成来看,毒力基因vir3、vir4、vir7、vir11出现频率较高,均达50%以上,分布广泛,其次为毒力基因vir8和vir10,而vir5和vir9出现频率低,低于30%,没有发现vir1、vir2毒力基因。牡丹江和海伦的小种组成比较复杂,加格达奇和哈尔滨的小种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70.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是通过脱毒试管苗在网棚中生产出来的,不但成本较高,种植户难以接受,而且因网棚内温湿度不易调控,使试管苗结薯数量少,块茎小,抗逆性差,受网棚面积及成本所限,规模化生产量小.为了降低成本,缩短脱毒良繁时间,简化脱毒马铃薯良繁程序,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于2002年将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定植到大田和网棚里,进行对比繁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田繁种成本低且质量高,为加快马铃薯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对建立两年制脱毒种薯繁殖体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