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7篇
  7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沈免2135是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免疫研究所通过品种间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8个世代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春小麦新品种,杂交组合为沈免91/L252//铁春1号/3/辽春10号.该品种2006-2007年参加辽宁省小麦品种水浇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1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特征特性 沈免2135为春性,生育期78 d左右,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叶面微有蜡被,叶耳红色,剑叶略下披,成株叶片数8片.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株高85 cm,茎秆粗壮,韧性好,抗倒伏.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籽粒长椭圆形,红色,角质,穗长8~10 cm,平均穗粒数35粒,千粒重40g左右.  相似文献   
32.
不同切根处理对林木幼苗根系侧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质栽培和营养液栽培条件下,对侧柏、刺槐和白榆幼苗主根分别进行切除1/3,1/2和不切除试验,以研究不同切根比例对一级侧根数量、一级侧根总长度以及一级侧根发生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苗木进行主根切断,抑制了主根的生长,促进了一级侧根的发生,使切根处理后的幼苗在一级侧根的数量和总长度上均大于全根苗.一级侧根发生的数量以及生长量与主根切断比例有关,1/3切根的增加幅度大于1/2切根处理,说明一级侧根的发生随着主根伤害程度的增加而有所减小.一级侧根的发生位置比全根苗更接近于根基.3树种全根苗一级侧根的发生位置主要集中分布在2~5 cm,而1/3切根苗的一级侧根主要分布在2-4 cm,1/2切根苗的一级侧根主要分布在2~3 cm.  相似文献   
33.
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的新视角——藏酒洞旅游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洞穴是一种旅游价值很高的资源,为保持喀斯特洞穴旅游的持久吸引力,应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开展藏酒洞旅游的条件,并就其旅游产品的开发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4.
经过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基肥沼液和叶面喷施沼液种植小麦,增收节支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5.
通过重叠延伸PCR将宇佐米曲霉中1 347 bp的酸性蛋白酶基因pepA与黑曲霉耱化酶基因5′同源臂和3′同源臂进行拼接,构建pepA基因表达框.将此表达框插入载体pSZH中,构建黑曲霉同源重组表达载体pSZH-pepA.将裁体pSZH-pepA通过冻融法转化农杆菌AGL1,进而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高产糖化酶的黑曲霉菌丝体.以PDA作为共培养培养基,乙酰丁香酮(简称AS)浓度200μmol·mL-1的条件下,28℃恒温静置培养48 h,经潮霉素筛选和PCR鉴定获得3株重组菌株.以出发菌株作为对照,对3株重组菌株静置培养7d后的发酵液上清进行酶活测定,结果发现酸性蛋白酶酶活最高达45.56 U· mL-1,而出发菌株的酸性蛋白酶酶活仅为3.72 U· mL-1,表明酸性蛋白酶基因pepA在高产糖化酶的黑曲霉中得到表达.研究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pepA基因导入黑曲霉菌丝体的转化体系,为实现酸性蛋白酶在黑由霉菌丝体中高效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通过重叠延伸PCR将宇佐米曲霉中1 347 bp的酸性蛋白酶基因pepA与黑曲霉糖化酶基因5’同源臂和3’同源臂进行拼接,构建pepA基因表达框。将此表达框插入载体pSZH中,构建黑曲霉同源重组表达载体pSZH-pepA。将载体pSZH-pepA通过冻融法转化农杆菌AGL1,进而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高产糖化酶的黑曲霉菌丝体。以PDA作为共培养培养基,乙酰丁香酮(简称AS)浓度200μmol.mL-1的条件下,28℃恒温静置培养48 h,经潮霉素筛选和PCR鉴定获得3株重组菌株。以出发菌株作为对照,对3株重组菌株静置培养7 d后的发酵液上清进行酶活测定,结果发现酸性蛋白酶酶活最高达45.56 U.mL-1,而出发菌株的酸性蛋白酶酶活仅为3.72 U.mL-1,表明酸性蛋白酶基因pepA在高产糖化酶的黑曲霉中得到表达。研究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pepA基因导入黑曲霉菌丝体的转化体系,为实现酸性蛋白酶在黑曲霉菌丝体中高效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7.
土壤有机质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碳汇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揭示植被类型变化对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影响,以长白山针阔混交林的原生林和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土壤在不同水分(30%、60%和90%土壤饱和含水量(SSM))和不同温度(5、10、15、20、25和30 ℃)下培养,在为期56 d的培养期内分9次测定土壤碳矿化速率。实验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培养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矿化速率具有显著影响,且三者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 < 0.001)。次生林土壤碳矿化累积量显著高于原生林(P < 0.05),在90% SSM和温度30 ℃培养状况下分别为346.41 μgC/g和241.01 μgC/g。包含温度和水分的双因素模型可很好地拟合土壤碳矿化速率的变化,温度和水分可共同解释土壤碳矿化速率的82.7%-95.9%变异。次生林土壤碳矿化温度敏感性(Q10)显著高于原生林;水分对温度敏感性的影响较复杂,次生林在60% SSM最高,而原生林在90% SSM最高。总之,原生林遭砍伐后将会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从而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另外,根据Q10值可以预测次生林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对全球变暖反映更明显。  相似文献   
38.
转基因玉米CM8101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为转基因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建立了转基因玉米CM8101定性检测方法。根据CM8101转基因玉米插入序列信息,于3′端侧翼序列处设计PCR引物。通过扩增体系优化、特异性测试、灵敏度测试、稳定性测试等技术参数的测试建立了转基因玉米CM8101定性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本特异性检测方法各项参数符合相关转基因分子检测标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品系特异性,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0.1%。CM8101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转基因玉米新品系,本方法为品系和其衍生产品的鉴定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9.
东方百合三倍体杂种后代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方百合三、二倍体杂交获得的种子萌发进行了统计及相关的比较研究,并对其杂交后代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研究。染色体数目观察结果表明:均为二倍体植株,但各株系还出现了一些非整倍体细胞;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核型类型都属于Stebbins的3B核型,且都完全符合二倍体百合属核型特征,但各株系间出现了核型多样性,各类染色体组成、数量及其在核型中排序的位置等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0.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自然基础。地球上的土地作为宝贵的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位置又是固定的。然而在近代,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正在被一片片的工厂和住宅所占据,被生产建设破坏,水土流失、耕地沙漠化、肥力 下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同时,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耕地锐减和土质受各方面的污染,困扰着我们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也必然威胁着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