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水相酶法提取蛋黄油工艺的响应面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蛋白酶水解鲜鸡蛋蛋黄提取蛋黄油,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蛋黄油提取率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考察酶添加比例、底物质量浓度和反应时间对蛋黄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出蛋黄油提取率达到56.81%的工艺参数:酶添加比例为2.04%,底物质量浓度为20.28%,反应时间为14 h。  相似文献   
12.
昆虫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涛  赵利  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446-2448
介绍了昆虫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应用于杀虫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研究情况,并展望了昆虫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该文以崇州市为研究区,对土壤有机质进行了研究,运用经典统计学结合GIS技术,研究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和全氮的空间相关关系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周围水稻田种植区域,全区土壤全氮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紧密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灌溉量和施氮量对油用亚麻茎秆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明确灌水和施氮对油用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以‘陇亚杂1号’为材料,于2012—2013年以灌溉量为主处理(W1:2 700 m3·hm-2;W2:3 300 m3·hm-2),施氮量为副处理[纯氮量分别为N0:0 kg·hm-2(CK);N1:37.5 kg·hm-2(低氮);N2:112.5 kg·hm-2(中氮);N3:225 kg·hm-2(高氮)],研究灌溉量和施氮量对与油用亚麻抗倒性能相关的形态学特性、茎秆强度、抗倒伏指数及茎秆化学组分含量、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溉量的增加,茎秆强度和抗倒伏指数下降,株高增加,重心上移,茎粗、茎壁厚度降低,地上部干重增加,根干重减少,根冠比下降,同时茎秆中纤维素、木质素、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下降;随施氮量的增加,茎秆强度和抗倒伏指数先升高后降低,株高和重心高度增加,茎粗、茎壁厚度、根干重和根冠比先增后减,地上部干重增加,茎秆中各化学组分含量及产量也先增加后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抗倒伏指数与茎秆强度、茎粗、茎壁厚度、根干重、根冠比、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淀粉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与株高、重心高度、地上部干重呈负相关关系。低灌水处理(W1)的茎秆强度、抗倒伏指数和产量分别比高灌水处理(W2)高30.55%、41.06%和0.53%,过多灌水不利于油用亚麻茎秆抗倒伏性能和产量的提高;中氮处理(N2)的茎秆强度分别比不施氮(CK)和高氮(N3)处理高36.8%和3.95%,产量分别高15.9%和0.8%,可见油用亚麻的栽培中施氮量不能过高或过低。因此,生产上采用适宜的灌溉量和施氮量是防止油用亚麻倒伏、获得高产、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在本试验区,同等肥力土壤条件下,以灌溉量2 700 m3·hm-2和纯施氮量11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用微波辐射加热引发制备了木耳菌糠/聚丙烯酸钾复合高吸材料。采用单因素法研究组分配比变化,微波功率及丙烯酸中和度对材料吸(盐)水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TG/DTG),能谱(EDS)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菌糠、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分别为丙烯酸的33.3%、1.0%、1.0%,丙烯酸中和度为80%及微波功率为450 W时,该树脂在蒸馏水中的吸水倍率为759g/g,在0.9%NaCl溶液中吸水倍率为78g/g,并且吸水溶胀符合伪二阶溶胀动力学模型。分子结构特征表明木耳菌糠与聚丙烯酸钾实现了共聚反应,具有良好热稳定性能,表面粗糙多孔,富含植物营养元素K及多种微量元素。在离心机转速为6 000r/min,50min条件下,树脂的失水率仅为7.8%。  相似文献   
16.
对新育成的亚麻温敏雄性不育系在兰州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和柱头外露特性的研究表明,28-1-1-4等5份不育材料花粉平均育性显著低于对照不育系1S.20-1-2-4等4份不育材料育性和1S基本一致,但是其中3份出现了柱头外露特性.柱头外露的长度和育性呈显著负相关,柱头外露是由于雄性不育的花药和花丝退化造成.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可以通过杂交育种手段,选育新的具有不同表现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氮磷处理对老芒麦种子产量、产量组分及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氮磷处理对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种子产量组分、产量以及对不同生育期老芒麦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90 kg N·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高为592.26 kg·hm-2,氮肥对千粒重影响显著(P<0.05);施90 kg P·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大为680.61 kg·hm-2,磷肥主要通过影响分蘖数、生殖枝数和小穗数来提高产量;氮磷互作对千粒重影响显著(P<0.05)。不施肥时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根生长处于较高的水平,随着施氮量和施磷量的增加,根表面积和总根长均先减小后增加,氮肥对老芒麦根平均直径无显著影响;返青期至抽穗期根系生长速度较快,成熟期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法干燥蕌头,考察干燥时间和功率对蕌头中水分含量及硫代亚磺酸酯保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蕌头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随着干燥功率增大,时间延长,硫代亚磺酸酯保留率逐渐下降.为最大程度地保留蕌头中的硫代亚磺酸酯,干燥时间不宜超过14 min,工作电流不宜超过125 mA.  相似文献   
19.
运用联合方差和AMMI模型对11个胡麻新品系在6个地点的产量、株高、工艺长度、分枝数、单株果数、每果粒数、千粒质量和单株生产力的表现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及环境和基因型互作效应对胡麻主要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且对各农艺性状影响的大小不同。对产量影响的大小为环境交互作用基因型;对株高的影响:环境基因型交互作用;对工艺长度的影响:环境基因型交互作用;对分枝数的影响:环境交互作用基因型;对单株果数的影响:交互作用环境基因型;对每果粒数的影响:交互作用环境基因型;对千粒质量的影响:环境交互作用基因型;对单株生产力的影响:环境交互作用基因型。通过稳定性参数可以看出,‘0569-14’产量稳定性最好;‘2004M1-15-1-1-1’的株高和工艺长度稳定性最好;‘0559-15’的分枝数、单株果数和单株生产力稳定性最好;‘1S×外6’的每果粒数稳定性最好;‘113×81A350’的千粒质量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崇州市农业地质背景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和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对崇州市开展农业地质背景调查和适宜性评价。[方法]在Delphi专家调查的基础上借助层次分析法(AHP)对崇州市农业地质背景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各因子的单一和组合影响权重。选取权重影响较高的多个因子通过GIS手段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得出多因子叠加影响下崇州市农业地质背景适宜性评价的等级划分。[结果]崇州市西南部地质背景适宜性评价等级最高,最适宜主导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中部和中北部适宜性评价较高,可作为示范基地扩展建设区域;中部和东部地区具有发展种植主导农作物的潜力。[结论]研究结果为崇州市的农作物种植和粮食基地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