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8篇
  9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7 毫秒
61.
1 黄苗原因1.1 气候原因河南省麦茬旱稻一般 6月 15日以前播种完。苗期如果出现不稳定的高—低—高气温骤然变化 ,均可引起叶片光合作用受阻等所致的黄苗。1.2 土壤原因1.2 .1 土地瘠薄 土壤中氮素、有机质等含量较低 ,加之施肥跟不上 ,致使植株吸收养分少 ,生长缓慢 ,叶片发黄。1.2 .2 土壤盐碱化 旱稻适宜生长的土壤条件为微酸性环境 ,在土壤盐碱含量较高的土地上 ,由于盐土中含有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和硫酸镁等盐类 ,影响稻株根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引起稻体内生理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主要表现为叶绿素含量减少 ,生长缓慢 ,秧苗…  相似文献   
62.
RNA干扰(RNAi)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常用方法,为了快捷高效地构建水稻(简易RNAi表达载体,本研究采用简易RNAi构建法,设计3'末端9个碱基互补的正向和反向寡聚核苷酸引物,通过聚合酶延伸成为具有反向重复序列的小干扰片段。以pCAMBIA1301-Gt13a为表达载体,将小干扰片段与表达载体经过一次双酶切与连接得到RNAi载体。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得到水稻(Oryza sativa ssp.japonica)转基因株系后,用叶片GUS染色和qRT-PCR法,对RNAi转基因水稻和野生型日本晴叶片GUS组织活性和籽粒中目的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水稻叶片GUS染色结果显示,有10株转基因水稻叶片切口处呈现蓝色,而野生型无显色反应,说明RNAi载体T-DNA区域的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上,并表达。在mRNA水平上转基因水稻籽粒中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至18%~55%,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整合在水稻基因组上的小干扰片段能降低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籽粒灌浆成熟后对10株转基因水稻及野生型日本晴籽粒的单粒重、粒长、粒宽和厚度分别进行测量。与野生型日本晴相比,转基因水稻籽粒单粒重发生显著性降低(P0.05),籽粒变小,长和宽都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说明简易RNAi载体对水稻目的基因的表达起到很好的沉默效果。本研究不仅为利用简易RNAi构建法研究水稻功能提供了依据,也为快捷高效地研究水稻基因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3.
在盆栽条件下,采用不同土壤水分的处理,从齐穗期开始对基部节间伤流强度与穗颈节间伤流强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基部节间与穗颈节间的伤流强度差异显著,但它们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却大体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异说明穗颈节间的伤流强度不但与根系活力有关,可能与叶片、茎鞘及库容活性也有密切联系。土壤含水量达到100%时有利于水稻的中后期生长。  相似文献   
64.
在田间条件下对6个糯稻品种的群体光合速率的动态变化及稻米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糯稻群体光合速率随生育期的变化基本上为单峰曲线,在齐穗期达最大值,但不同类型品种间有差异。齐穗期的群体光合速率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齐穗后26d的群体光合速率与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5.
1黄苗原因 1.1气候原因 河南省麦茬旱稻一般6月15 日以前播种完.苗期如果出现不稳定的高-低-高气温骤然变化,均可引起叶片光合作用受阻等所致的黄苗.  相似文献   
66.
根据河南省稻作技术现状,从生产应用的角度分析了限制稻作新技术应用、稻米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新技术物化及科技产业化是实现稻米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7.
略论作物生产的源库系统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作物产量形成的系统整体性,认为相对于产量库容,源应包括叶源,鞘源和根源三部分。提出了可用伤流势作为三源与库行为协调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68.
郑稻 18号   郑稻18号是由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粳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具有高产、抗病、广适的特点.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稻区,山东、江苏、安徽等省粳稻区栽培.……  相似文献   
69.
沿黄稻区水稻施用硅肥增产机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4-1995年在田间条件下对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肥有效明显的增产效应其机理为:施硅能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高根系二价铁离子的氧化力和根系还原力;增加茎秆充实度,有利于耐肥抗倒和提高抗纹枯病能力;改善冠层叶片的直立性,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持续时间,延缓叶片衰老速度并提高光合速度;增加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  相似文献   
70.
提取出高纯度的根系蛋白质是获得分离效果好、清晰度高的水稻根系蛋白质双向电泳图像的关键。本研究以水稻六叶期幼苗根系为材料,运用改良的TCA/丙酮/SDS法和TCA/丙酮法、TCA/丙酮/Tris-HCl对水稻根系蛋白质进行抽提,进行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结果表明:改良的TCA/丙酮/SDS法适用于水稻根系蛋白质组研究,并且350μg上样量获得的双向凝胶电泳图像更为清晰、重现性好,具有较好蛋白质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