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4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海南省香蕉褐缘灰斑病菌的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能单独引起香蕉嫩叶的坏死反应的4个菌株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试菌株在PDA 平板上的菌落生长缓慢、呈圆形白色突起、分生孢子到棍棒形,有隔膜和明显孢痕。进一步克隆并分析供试菌株的DNA-ITS序列,证实了目前引起海南省香蕉叶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为斐济球腔菌Moslarerell.fijiensis。根据Genbank上的相关序列,设计了专门检测鉴定Mfirsis的特异性引物 PFijFl∶5'CCTTTGTGAACCACAACT3';PfijR1∶5'TCCGAAGCGAATTGAAAA3',可用于香蕉褐缘灰斑病M. fijisis的分子鉴定及其辅助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2.
从海南省各市县香蕉种植区采集发病的香蕉和粉蕉植株近地面茎段维管束病变的样本,经分离纯化获14个单孢菌株。经寄主致病性测定表明:粉蕉分离物皆为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香蕉分离物则为4号生理小种。利用氯酸钾诱变这14个枯萎菌株共产生104个抗氯酸盐突变体,诱发获得67个nit突变株,其中nitl型58株,nitM型6株,nit3/nit8型3株。将获得的nit突变株做营养亲和性配对反应,可将14个菌株分为2个亲和群,其中VCG1包括7个菌株,且全为1号生理小种,VCG2则由7个4号小种菌株组成。  相似文献   
123.
为了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几丁质酶产生菌,以几丁质为唯一碳源进行几丁质酶产生菌筛选,然后通过平板对峙试验,从几丁质酶产生菌中筛选出1株香蕉枯萎病拮抗菌,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其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并将其命名为DF.LB培养液测定的生长曲线显示24 h内该菌株生长达到稳定期;生物学特性数据显示该菌株在pH为5.15~8.94范围内生长良好,最佳pH为7.09;最佳碳源为甘露醇,最佳氮源为脲(尿素);拮抗试验可见病原菌菌丝发生膨大,凸起变形,原生质外漏造成菌丝中空干枯.  相似文献   
124.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6~9,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30℃。该菌能有效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交替光照有利于产孢。菌丝致死温度是60℃,15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55℃,5min。在PDA,PSA,Czapek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不能大量产孢,在保湿的卫生纸、玻璃片和橡胶离体叶片上,能大量产孢。  相似文献   
125.
芒果贮藏保鲜效果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测分析表明,用热化学处理对芒果的品质没有不良影响,贮藏8 d 后可安全食用。为保持芒果风味,在13 ℃低温下贮藏以一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126.
为了明确香蕉黑条叶斑病在澄迈香蕉主产区的发生流行情况,2017年9月—2020年8月连续3个香蕉生长季在澄迈松涛水库灌区采用田间定时定点方式调查香蕉黑条叶斑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在澄迈生态条件下,不同生长季间病害发生的增幅不尽相同,但流行曲线基本呈S型:9月前病害未显症,进入9月后,病害发生加快,病指上升明显,11月出现发病小高峰(不同年份略有延后);进入12月后,病害发展缓慢;次年5月后,病害迅速发展,8月病情指数达全生长季最高峰,病害具有普发性、暴发性特点。高温多雨的夏季、多台风暴雨的秋季是香蕉黑条叶斑病的高发期,湿度是影响香蕉黑条叶斑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因子,此外,冬季连续阴雨或大雾也是该病加重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