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7篇
  78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32.
采用种子发芽试验和砂培幼苗试验研究了20种野生植物汁液对12种作物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野生植物高浓度汁液(1:10)对小粒种子(油菜,甘兰,儿菜等)萌发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率(%),芽长和根长大大低于对照,大粒种子(豇豆,南瓜等)则受影响较小,水稻种子发芽几乎不受影响,低浓度汁液(1:100)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5%-10%,大粒种了发芽率提高7%-47%,小粒种子芽长和根长较对照增加2-3倍  相似文献   
33.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高效有机肥、田必施(TBS)和化学肥料对莴笋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高效有机肥和田必施对莴笋的增产作用不及等养分或等价值的化学肥料,莴笋叶片硝酸盐含量提高,但改善了莴笋营养品质,使可溶性糖、氨基酸和Vc含量增加。高效有机肥处理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pH值。  相似文献   
34.
缓释复合肥料在不同pH值紫色土中氨挥发特性(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通气法”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非包膜缓释复合肥(SRF)施入不同pH值紫色土壤后的氨挥发损失状况和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土壤pH值对SRF氨挥发有极显著影响,随着土壤pH值升高,氨的挥发损失增加,以石灰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与大粒尿素(PUR)相比,SRF的氨挥发速率和损失量显著降低。在石灰性紫色土中SRF氨挥发分别减少14.2%和7.18%,中性紫色土中SRF氨挥发分别减少32.3%和24.1%,酸性紫色土中SRF氨挥发分别减少76.8%和10.7%。3种紫色土中,SRF的氨挥发动力学特性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E1ovich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方程定量描述,根据这些模型可在给定时间内预测SRF的氨挥发量。SRF能大大减少在不同pH值土壤中因施肥造成的氮肥损失,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5.
钾肥对铅污染土壤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钾肥对铅污染土壤蔬菜安全生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温室盆栽,研究了不同钾肥对紫色菜园土壤2种铅污染条件下白菜产量、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硝酸盐和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CK1)相比,钾肥能显著提高铅污染土壤白菜产量和根系重量,施用钾肥增产幅度为9.5%~48.4%。施用钾肥显著降低白菜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增加还原糖的含量。铅污染土壤上,白菜硝酸盐含量增加,施用钾肥能降低白菜硝酸盐含量,降低幅度为15.3%~54.6%。硫酸钾能显著降低铅含量,氯化钾在低铅污染条件下低量施用时,显著增加铅含量,其余处理均显著降低铅含量。  相似文献   
3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用柑橘渣对玉米、水稻生长和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用量柑橘渣增加水稻株高,降低玉米株高(施柑橘干渣5g/kg土的Oc5处理除外)。Oc5处理对玉米的生物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而Oc20处理(施柑橘干渣20g/kg土)对提高水稻生物量的作用最大。柑橘渣促进玉米吸收钾素,抑制氮素和磷素的吸收。Oc20处理对水稻的全氮、全磷、全钾吸收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施用柑橘渣对土壤pH值影响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柑橘渣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玉米土壤有机质提高18.6%-69.7%,水稻土壤有机质提高0.5%-7.1%,旱地(玉米)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和淹水(水稻)土壤碱解氮含量也有随着柑橘渣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重庆马铃薯土壤养分分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重庆主要马铃薯产区的土壤养分状况,通过采用土壤养分测试的方法,研究重庆主要马铃薯产区巫溪和城口两县随机采集的62个0~20 cm土壤样本。结果表明,大部分马铃薯土壤pH > 7.6,整体偏碱,不适宜马铃薯生长。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其中高于20 g/kg的土壤占80.6%,高于40 g/kg的土壤占17.7%。全氮、磷含量丰富,有近一半土壤全钾含量属适量范围,丰富和缺乏范围内的比例分别是24.2%和30.6%,以巫溪县马铃薯土壤全磷、全钾含量缺乏较严重,比例分别为35.3%和50.0%。两县马铃薯土壤有效氮、磷、钾、硫含量均较丰富,交换性钙、镁含量十分丰富,而城口县土壤有效硫含量整体偏低。土壤有效铁、锰、硼均缺乏,比例分别为48.4%、56.4%和98.4%,有效铜、锌含量则十分丰富,各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城口高于巫溪。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同一产区不同部位土壤养分存在很大差异,不同产区马铃薯土壤养分丰缺范围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8.
为探究新型肥料在贵州黄壤区辣椒上的施用效果,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普通复合肥(FHF)、保水型(BSX)、稳定性(WDX)、包膜型(BMX)缓释肥和长效氮肥(CXDF)五种新型肥料施用对贵州辣椒生长、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分析明确影响辣椒产量的主导因素,以期为适宜的新型肥料品种筛选及其在辣椒种植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FHF)相比,施用新型肥料使辣椒株高增加0.72%~3.76%,但对辣椒茎粗影响不大。新型肥料显著提高辣椒分蘖数和产量,分蘖数和单株产量较FHF处理分别增加2.65%~19.75%和12.26%~29.77%,稳定性缓释肥(WDX)产量最高,达到300.35 g·株~(-1)。不同类型新型肥料对辣椒品质影响存在差异,与普通复合肥(FHF)相比,保水型缓释肥(BMX)可使辣椒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23.93%、还原糖增加10.65%、Vc增加38.61%,长效氮肥(CXDF)处理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12.64%,稳定性缓释肥(WDX)处理的Vc含量显著增加56.21%,而包膜型缓释肥(BMX)和长效氮肥(CXDF)处理的Vc含量则明显著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辣椒株高、分蘖数以及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与辣椒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相关,而综合考虑多个影响因子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进行拟合后得到逐步回归分方程为Y=52.316X7-1.714X_6+640.888(X_6为胞间CO_2浓度(Ci)、X_7为蒸腾速率(Tr),相关系数r为0.924**),说明收获期辣椒叶片的胞间CO_2浓度(Ci)与蒸腾速率(Tr)对辣椒产量的影响起到了主导作用。综上所述,新型肥料对贵州典型黄壤上辣椒生长、品质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效果是显著的,综合来看以稳定性(WDX)和包膜型(BMX)缓释型的施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氮素施用水平主导着烟叶的氮素代谢,影响烟叶中有机酸、酚类、石油醚提取物、木质素等香味物质的含量,进而影响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探索不同氮素施用量对红花大金元 (简称红大) 烟叶香味物质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烤烟栽培中氮素的科学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13 年在云南玉溪和大理烟区以烤烟红大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置施氮水平 0、45、90 和 135 kg/hm2 (分别以 N0、N1、N2 和 N3 表示),分析了烤烟香味物质和感官评吸质量指标。 【结果】 烟叶中挥发酸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大理试验以 N3 处理含量最高,达到 0.13%;烟叶中高级脂肪酸总量和多元有机酸均以 N2 处理最高,玉溪分别为 19.71 和 82.65 mg/g,大理分别为 20.67 和 94.12 mg/g。烟叶中多酚含量在N2 水平最高,至 N3 时出现下降。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玉溪和大理试验点 N3 处理含量分别为 6.25% 和 6.05%。烟叶木质素含量以 N2 处理最低,玉溪和大理试验点含量分别为 5.19% 和 5.42%。红大烟叶感官评吸总分均以N2 处理最高,玉溪和大理试验点的评分分别为 77.4 和 78.1。 【结论】 氮素施用水平中等时 (90 kg/hm2),烟叶挥发酸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适中,高级脂肪酸和多元有机酸含量较高,酚类物质积累较多,木质素含量较低,烟叶各香味物质含量协调性较好,感官评吸时烟叶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劲头和评吸总分较高,烟叶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40.
为揭示缓控释肥料养分缓释或控释对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作用规律,该研究采用室内恒温培养和田间试验,探讨缓释复合肥、化肥和普通复合肥对室内恒温培养和田间试验中性和微碱性土壤表面电位、表面电荷密度、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室内恒温培养下,等养分3种肥料以缓释复合肥较化肥处理增加中性土表面电位、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电荷数量,而对于比表面积,各施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呈显著增加(P0.05),增幅为34.2%~81.2%,且随着缓释复合肥施用量增加中性土表面电荷密度和比表面积呈增加趋势;2)根据培养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与其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可知,土壤表面电荷密度和比表面积均分别与土壤p H值和有机质呈正相关;3)田间条件下,中性土壤表面电位值、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电荷数量以缓释复合肥大于化肥,微碱性土壤表面电荷密度以缓释复合肥显著高于化肥和普通复合肥(黑圣长茄土壤增幅为7.9%和6.5%,竹茄土壤增幅为12.9%和5.3%),且表面电荷数量以缓释复合肥高于化肥;4)田间土壤表面电化学各指标与茄子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缓释复合肥匀速释放多种形态氮素和丰富的有机质,其适宜的养分含量和比例成为稳定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物质基础,最终提高土壤保肥供肥特性,可实现生长期较长作物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