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4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以白城市不同地区9个样点的红皮云杉为研究对象,根据各树冠结构因子实测数据,建立了红皮云杉枝条基径、枝条长度与其着枝深度的关系模型,给出了弦长、着枝角度以及树冠半径的预估模型,并对红皮云杉树冠横断面和纵断面的基本形状进行了描速.  相似文献   
12.
以帽儿山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层次分析法,采用专家共同构建的模式,提出了一套天然林小班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3个层次,4个指标、12个指标变量。结合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专家打分法,运用GIS数据地理技术,获得各指标变量的权重值及其评价值。经计算获得小班综合评价值。根据小班资源的综合评价,并天然林保护的基本准则,将帽儿山天然次生林小班划分为4个保育等级。  相似文献   
13.
东北东部山地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解析木资料分析了东北东部山地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影响樟子松生长的最主要气候因子为降水量、树高总生长量和逐年生长量及直径和村积的逐年生长量与降水量都是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在东北东部山地范围内、降水量越大,樟子松生长越好;(2)在15~20a之前的幼龄阶段,≥10℃积温对樟子松生长的影响也比较大,而在15~20a之后、≥10℃积温成为次要因子;(3)除当年一些气候因子(以降水量为主)对樟子松树高、直径和材积的年际生长量有重要影响外.前1年许多气候因子.特别是与营养积累有关的气候因子(如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等),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幼嫩合子胚子叶为外植体诱导水曲柳体胚发生,对该过程中外植体的不同状态类型分别取样,检测这些不同状态类型外植体的多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不同状态类型外植体生理生化与体胚发生、愈伤组织发生、外植体褐化、外植体生长等方面的关系,以便为分析水曲柳体胚发生机理和改善其体胚发生技术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状态类型外植体的生理生化状态与体胚发生、愈伤组织发生、外植体褐化和生长发育存在非常有趣的相关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6.
东北刺人参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东北刺人参的研究进展,包括种子休眠和萌发、分子生物学、栽培、生长环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东北刺人参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濒危树种极东锦鸡儿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极东锦鸡儿种子物理性状和温度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极东锦鸡儿种荚结实率较低,且约有1/4种子受虫害;成熟种子含水量为6.6%,千粒重18.6 g。种子长、宽和厚存在一定变异。种子长度平均为0.42 cm,宽度平均为0.27 cm,厚度平均为0.24 cm,长宽比为0.64。种皮透水性良好。不同温度条件对种子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25℃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8.33%。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种子发芽率降低。发芽试验的第八天是计算种子发芽势的适宜时期。不同温度条件对极东锦鸡儿幼苗高度的影响极显著,对胚根长度影响显著。25℃有利于幼苗高度和胚根长度的增加,较高温度(30℃)有利于幼苗生物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长白落叶松未分解和半分解枯落针叶的水浸液处理对红皮云杉种子和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的不同生物效应。对于长白落叶松种子萌发来说,长白落叶松半分解和未分解枯落针叶水浸液4.0 g/L浓度的处理效果均为最佳;而对于红皮云杉种子萌发来说,10.0 g/L浓度或0.5~1.0 g/L浓度的处理效果为最佳。长白落叶松枯落针叶水浸液处理对长白落叶松自身种子和对红皮云杉种子萌发的作用均有很大的差异,推测这是长白落叶松枯落针叶水浸液中所含的化感物质和营养物质与长白落叶松和红皮云杉萌发过程中种子产生的不同代谢物质之间不同相互作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色木槭芽直接增殖的诱导培养体系,以色木槭野生树木休眠芽萌发枝条为材料,进行芽增殖的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4月份是适宜休眠芽培养的取材时期。嫩茎在2%次氯酸钠浸泡20 min是最佳消毒方案。NAA浓度对休眠芽萌发和嫩茎生长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MS+0.1 mg/L NAA+20 g/L蔗糖(pH5.8)是适合休眠芽萌发和嫩茎伸长的培养基。培养30天时,腋芽萌发率可达63.3%,嫩茎平均高度可达15.9 mm。6-BA对芽直接增殖的促进效果好于KT。不同激素组合中,IBA与6-BA组合对芽增殖和丛生芽生长的效果好于NAA与6-BA组合、NAA与KT组合、IBA与KT组合。MS+0.1 mg/L IBA+1 mg/L 6-BA+20 g/L蔗糖是适合芽增殖和丛生芽生长的培养基。培养30天时,芽增殖率可达90%,增殖倍数可达3.19,且茎芽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20.
花楸嫩叶和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以花楸嫩叶和茎段为外植体,在添加BA、TDZ、IBA、NAA、2, 4-D组成的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上培养,以诱导愈伤组织。以幼嫩的茎段为外植体时,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体积和生长状态综合考虑,得出生长素的效应为NAA>2, 4 -D>IBA;最佳激素种类组合为NAA1. 0mg/L+BA0. 5 ~3. 0mg/L、2, 4 -D1. 0mg/L+BA0. 5~3. 0mg/L或TDZ0. 01~0. 5mg/L。以幼嫩的叶片为外植体时,虽然诱导率可达100%,但只是在切口处长小米粒大小的愈伤组织,生长素的诱导效应大小为2, 4-D>NAA>IBA,最佳激素组合为2, 4-D1. 0mg/L+BA0. 5 ~3. 0mg/L。将初代培养的愈伤组织转入增殖培养基,增殖效果都非常好, 4周后愈伤组织长满培养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