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生鲜类品种有着特殊的自然属性,其期现货价差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鸡蛋作为国内第一个上市的生鲜类期货品种虽然是可储存商品,但由于其特殊属性,在对鸡蛋期现价格关系的解释上传统的持仓成本理论并不适用。文章运用不可储存商品的期现价格关系相关理论,研究了鸡蛋期现货价差与饲养成本之间的关系。采用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五年内的周度数据,选取玉米价格、豆粕价格、淘汰鸡价格和蛋鸡苗价格作为影响鸡蛋期货基差的变量,建立了四组不同时间间隔的近远月基差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近月基差,远月基差更适用于模型的拟合;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成本,其价格上涨会导致鸡蛋基差上涨;豆粕饲料在饲料中的比重较低所以在期货价格中反映不充分;淘汰鸡价格上涨,养殖场增加购置鸡苗等投入会导致未来供给增加,基差下降;蛋鸡苗作为成本因素却与基差呈负相关,这源于鸡苗价格与鸡蛋现货价格的相关度高于期货价格。据此,文章对套期保值、点价交易、养殖企业、交易所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明确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olff)]从卵到成虫发育历期及繁殖能力,比较叉角厉蝽各虫态的主要形态鉴别特征,为叉角厉蝽的扩繁及生防潜能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室内条件下,以云南元江采集并在室内扩繁6代以上的叉角厉蝽为研究对象,在培养皿中采用单头饲养的方法测定叉角厉蝽生长发育指标(卵孵化率、若虫存活率、卵到成虫的发育历期),在饲养盒中雌雄虫配对共培养测定其成虫繁殖力特征。运用显微照相系统比较叉角厉蝽各虫态的主要形态特征。【结果】叉角厉蝽从卵到成虫的平均发育历期为29.00±1.41 d,卵历期为8.00±0.21 d,若虫期为19.76±0.12 d,1~5龄若虫平均发育历期为3.24~5.38 d,卵孵化率为92.91%,若虫存活率为80.21%,雌、雄成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35.40±1.96和37.40±2.65 d;叉角厉蝽雌成虫交配后,一生平均产卵次数为4.73±2.01次,最多9次,最少2次,平均产卵前期为7.87±2.75 d,产卵期持续14.33±5.13 d,雌成虫与雄成虫交配单次平均产卵量为59.46±15.77粒,未交配雌成虫单次平均产卵量为29.34±15.31粒且为无效卵,最终无法孵化。叉角厉蝽卵为矮杯形或圆筒形,具卵盖,边缘有10~12根刺状精孔突,有金属光泽;1~5龄若虫体色红黑相间,若虫触角4节。1龄若虫触角第2和第3节末端有明显白色环,喙暗红色,接近体长,无翅芽;2龄若虫头部前段扁平突出,触角节间环变为红色,喙黑色;3龄若虫触角第2和第3节末端红色环明显,喙长为体长的一半;4龄若虫喙长为体长的一半,胸部刻点明显,出现翅芽,并延伸至胸部末端;5龄若虫喙暗红色,短于体长一半,中足和后足胫节中部出现白斑,翅芽延伸至腹部第3节;成虫体色黄褐与黑褐混杂相间,密布刻点,触角5节,喙黄褐色,最后一节黑色,喙长短于体长的一半,前胸背板侧角呈剑叉状突出,雄虫腹部近三角形,雌虫腹部卵圆形。【结论】明确了叉角厉蝽的发育历期和繁殖能力,证实叉角厉蝽无孤雌生殖现象。农业生产中可以喙的颜色、长度及翅芽发育作为叉角厉蝽主要形态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23.
指纹识别技术是量化流域侵蚀泥沙来源的有效手段,如何应用于火烧流域,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总结森林火灾通过植被、土壤和灰烬加剧土壤侵蚀的机制,介绍应用指纹技术研究火烧流域泥沙来源的案例,重点分析放射性核素、矿物磁性、物理性质、地球化学元素和有机组分等指纹因子在火烧迹地的含量和性质变化,论述各类指纹因子在火烧流域泥沙来源研究中的适用性,并提出未来应重点关注指纹技术的物理基础、火灾后土壤性质的时空变化规律、指纹因子稳定性验证、燃烧灰烬的影响以及大粒径泥沙的识别等问题。为促进火烧迹地指纹识别技术的研究、理解森林火灾对于流域产沙格局的影响、提升火灾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向日葵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列当是对向日葵生长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类寄生植物,且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对向日葵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培育抗列当品种是防治向日葵列当最为有效的途径,也是目前育种家的首要目标。育种家们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鉴定抗性基因,培育了一系列向日葵抗列当品种,并在世界范围内向日葵主栽区广泛种植,有效缓解了向日葵列当对该产业的冲击。然而,随着毒力更强的列当生理小种的出现与传播,亟待培育新的、抗性更强的品种。本文综述了新的、毒性强的列当生理小种的结构与分布,对如何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策略提高向日葵的抗性分析,对向日葵抗列当基因序列信息做了归纳总结,对向日葵抗列当育种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25.
降香黄檀叶部害虫——灰卷裙夜蛾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严重危害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叶部害虫灰卷裙夜蛾Plecoptera subpallida(Walker)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进行初步观察,以期对珍贵树种的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6.
2005~2007年调查了国内11省白粉寄生孢(Ampelomyles quisqualis Ces)的自然发生情况。在450余份标样中,共发现23科43属47种感染白粉菌的植物标本中有白粉寄生孢标本89份,这些白粉寄生孢寄生于10属33种白粉菌上,发生率为4.17%~50%,重寄生强度为0.4%~42.0%,主要发生于葫芦科(Cucurbitcueal)、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Leguminosac)等寄主植物及白粉菌属(Erysiphe)、单囊壳属(Sphaerotheca)等寄主白粉菌上。研究表明白粉寄生孢在我国有较宽的寄主范围和丰富的生态多样性。  相似文献   
27.
为实现农用拖挂车的避障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避障控制器。考虑到农用拖挂车的避障控制需要同时顾及拖车与挂车的位姿状态,基于刚体运动学和非完整约束条件推导了农用拖挂车的运动学模型,并基于该运动学模型建立了农用拖挂车的位姿状态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改进的禁区惩罚函数设计了优化目标函数,从而完成了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农用拖挂车避障控制器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农用拖挂车避障控制器能够在较复杂工况下同时控制拖车与挂车实现避障,农用拖挂车各车桥端点轨迹与障碍物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减去障碍物半径与安全裕度之和的结果均大于或等于0 m。  相似文献   
28.
蓝莓品种对枝枯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蓝莓品种对枝枯病的抗性和育种价值,本研究选取18个蓝莓品种,采用枝条刺伤法接种4种蓝莓枝枯病病原(假可可毛色二胞、乌饭树拟茎点霉、葡萄座腔菌、棒状拟盘多毛孢)用于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蓝莓品种对枝枯病的4种病原抗性差异明显。在对假可可毛色二胞枝枯病的抗性上,贵蓝、阳光蓝、安娜、杰兔、奥斯汀为中抗,薄雾为高抗;18个品种中除布里吉塔是中感外,其余品种均抗乌饭树拟茎点霉枝枯病,其中14个品种为高抗;18个品种除雷格西、布里吉塔、灿烂对葡萄座腔菌表现中抗外,其余15个品种均表现高抗;在对拟盘多毛孢枝枯病的抗病表现上,除了雷格西和奥尼尔是高感,布里吉塔和安娜是中感之外,其余均为高抗品种。综合来看,供试蓝莓抗假可可毛色二胞枝枯病的品种较少,抗其它三种枝枯病的品种较多。  相似文献   
29.
天津市武清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市武清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类型齐全,其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具有一定典型参考价值。经过相关数据资料分析和近半年的实地调研显示,近几年,武清区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培育、园区示范、科技支撑等手段,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探索将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与结构调整同步推进,为类似地区推进相关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鉴于武清区农业结构调整依然存在调整内容、政策取向、补贴方式等较为单一的问题,建议可进一步加强种养品种、产品品质等方面的调整以全面推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结构调整以降低财政压力,发挥多方主体的作用以增强动力,推动土地、金融等领域相关制度的改革以配套推进。  相似文献   
30.
目前,我国玉米种子质量国家标准执行 2008 年的修订版本。随着种子生产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国际种子市场对质量控制的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 2016-2022 年天津市 1849 个玉米种子质量检验数据进行调研及汇总分析,建议将玉米种子(单交种)净度指标由不低于 99.0% 上调至不低于 99.4% ,发芽率(非单粒播)质量指标由原来的不低于 85% 提高至不低于 88% ,纯度质量指标调整为不低于 96.4% ,水分质量指标暂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