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0篇
  21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绿清灵主要成分为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主要用作柑橘杀螨剂。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微量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得到了可较好检测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间接光度色谱法的分析条件,确定以对氨基苯磺酸(SAA)为离子对试剂,流动相为甲醇:水(2.5mmol/LSAA)=25:75,流量0.3mL/min,温度38℃,检测波长294nm。并对其在土壤中的残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在橘园土中残留较少,不会造成在土壤中累积性残留。  相似文献   
5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黄瓜和土壤中螺虫乙酯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于2014年用该方法测定湖南、浙江和广东三地螺虫乙酯在黄瓜及其土壤上的消解动态和残留规律试验研究的样品。[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结果]结果表明:当添加螺虫乙酯在黄瓜及其土壤中的浓度为0.05mg/kg~1.0mg/kg时,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5.75%~98.91%、89.37%~99.78%;变异系数分别为1.26%~2.89%、1.62%~1.99%,该方法对黄瓜和土壤中螺虫乙酯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025mg/kg;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螺虫乙酯在湖南、浙江和广州三地的黄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67~8.82d,1.95~6.19d。[结论]按推荐使用剂量对黄瓜施药,末次施药后第5天螺虫乙酯在三地的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均未检出,黄瓜中螺虫乙酯残留量均低于瓜果类的MRL值(0.2mg/kg)。  相似文献   
53.
采用室外微区模拟稻田人工蓄水的控排水技术,在5、10、20cm等3个蓄水深度处理(分别表示为t-5、t-10、t-20)条件下,对拔节孕穗期稻田中氮磷的动态特征及降污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面水中TN、NH4+-N和TP浓度与蓄水深度呈显著负相关(y=-2.18x+10.870,R2=0.960;y=-0.048x+2.063,R2=0.999;y=-0.05x+0.223,R2=0.949),即蓄水深度越大,TN、NH4+-N和TP浓度越低.田面水中的NO3--N浓度与蓄水处理相关性不明显,但比较而言,t-20的NO3--N浓度要大于t-5和t-10,并于深施处理第5天后出现反弹升高现象.撒施尿素对田面水中悬浮物(SS)有絮凝沉淀作用,以致在施肥后第2天SS浓度最低.从减排降污综合效能看,在暴雨或大雨频发期,将排水堰高度提高到10~20cm,延长滞留涝水时间5~7d左右,具有显著的减排降污潜力.  相似文献   
54.
耕作模式和滞水时间对稻田中氮磷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微区模拟稻田试验,分析了免耕、浅耕和深耕3种耕作模式下滞水时间不同的稻田排水中氮磷的动态特征及总氮、总磷流失潜能,研究了稻田夏季施肥耕作模式和滞水时间对氮磷的减排效能.结果表明:(1)深耕有利于土壤固肥作用的发挥,田面水中TN和NH+4-N浓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浅耕和深耕土壤中微生物环境利于硝化反应,不易被土壤吸附的NO-3-N得以迅速向田面水中释放.免耕和深耕处理的田面水中TP和DP浓度在第1~5 d内浓度较高,3个耕作处理的滞排水中TP和DP在耕作处理5 d后均处于较低的浓度水平.(2)不同耕作模式滞水5 d后TN的绝对流失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免耕、浅耕、深耕在滞水5 d后可分别减少田面水中TN流失59.55%~65.68%、70.15%~88.20%和65.23%~77.26%.深耕处理的模拟稻田田面水中TN的流失潜能相对较小.不同耕作模式处理相对流失形态与潜能以TN为主.(3)免耕处理田面水中TP的绝对流失量最大,浅耕处理田面水中TP绝对流失量最少.免耕、浅耕、深耕在滞水5 d后再排水可分别减少田面水中TP流失54.70%~67.78%、62.99%~85.09%和52.45%~87.99%.浅耕处理模拟稻田田面水中TP的相对流失潜能较小.不同耕作模式处理田面水中磷素的相对流失形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田面水中磷素流失形态随时间变化呈现出 TP与DP交替变化的现象.总之,从减少田面水中氮磷的绝对流失量出发,夏季浅耕不失为最佳清洁耕作模式;同时在滞水5 d后排水,能有效减少田面水中氮磷的流失量,减少稻出排水对面源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代森锰锌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代森锰锌在黄瓜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本方法黄瓜中代森锰锌的平均回收率为89.02%-95.50%;土壤中代森锰锌的平均回收率为86.59%-93.03%。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在黄瓜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1.57d -3.51d和3.85d -11.44d。在黄瓜上使用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按照推荐使用剂量最多施药3次, 最后一次施药2d后,采收的黄瓜中代森锰锌的残留量均小于2 mg/kg。  相似文献   
56.
不同茶园土壤对八氯二丙醚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GC-ECD)分析方法,研究了八氯二丙醚(S421)在4种不同茶园土壤上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八氯二丙醚在土壤中降解符合一级化学动力学方程Ct=C0×ekt.在25℃,添加量10 mg·kg-1的情况下,S421的降解速率是广济寺黄红壤>沙湾黄棕壤>长沙县红壤>农大植保基地黄壤,半衰期分别为22.95、23.98、24.67、25.48 d.茶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是影响S421在土壤中降解的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有机质含量与S421半衰期相关性较强,其相关系数(r)为-0.955 5.单因素条件下试验发现土壤有机质、土壤温度、S421的起始浓度和土壤灭菌对S421在土壤中的降解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面粉和大米中14种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面粉和大米中14种农药的残留量,采用丙酮提取,硅镁吸附剂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不同浓度的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农药在面粉和大米样品的添加回收率为76.17%~116.46%,变异系数为0.16%~16.24%,最小检测量为0.0015~0.0250ng,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多残留测定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8.
碘甲磺隆钠盐在水溶液中的光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碘甲磺隆钠盐在水溶液中的光降解特性,评价其环境安全性,以太阳光和高压汞灯为光源,进行光解试验,研究了碘甲磺隆钠盐在不同水溶液中的光解行为及水体pH值对其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碘甲磺隆钠盐在所有试验水体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水体中碘甲磺隆钠盐的半衰期分别为14.29~21.26 h(太阳光)与2.29~3.76 min(高压汞灯),两种光源下碘甲磺隆钠盐在各自然水体中的降解速率依次为井水>河水>池塘水>稻田水.不同pH值水体中的光解实验表明,碘甲磺隆钠盐在酸性介质中的光解比在碱性介质中快,顺序为pH5>pH7>pH9>pH11.  相似文献   
59.
青枯灵20%WP在水稻上残留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淋洗分析技术,研究了青枯灵在水稻中的降解与残留行为。结果表明,青枯灵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稻田水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Ct=C0e-kt。青枯灵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半衰期为2.3 ̄2.6d,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4.4 ̄4.5d,在稻田水中为0.9 ̄1.0d。青枯灵20%WP按推荐剂量和高剂量施于水稻田后,在水稻中的残留情况表现为明显的接触性残留,其残留分布情况为:稻壳>稻草>糙米>稻田土壤。建议将青枯灵在水稻糙米中的MRL值暂定为0.3mg·kg-1。建议在水稻生长期,用青枯灵20%WP按推荐剂量喷雾防治病害,最多施药3次,且最后1次施药距收获20d以上,这样收获的水稻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0.
饲料中高剂量铜对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凤仙  杨仁斌 《饲料工业》2005,26(12):49-53
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出现,高剂量微量元素铜由于具有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在动物饲养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提高畜牧生产的效益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过高剂量铜的使用所产生的各种潜在的生物学负效应和动物产品品质的改变及生态环境间接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畜牧业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