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83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53篇
  61篇
综合类   384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57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862.
【目的】尿素和控释尿素是杭白菊栽培中常用氮肥,其对杭白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已多有研究,但未见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对杭白菊栽培田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施氮量为120 kg/hm2、P5O2106kg/hm2、K2O 189 kg/hm2为基础,设:对照1不施氮肥(CK1);适量施氮肥仅施尿素,50%基施,15%7月15日追施,25%8月15日追施,10%10月15日追施(T1);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基施为控释尿素(150 d)与尿素等比例混合基施,施用量占总施氮量的50%,追施为控释尿素(90 d)与尿素等比例混合8月15日追施,施用量占总施氮量的50%(R1)。减量施肥施N量为90 kg/hm2、P5O280 kg/hm2、K2O 142 kg/hm2,也设3个处理:对照不施氮肥(CK2);减量仅施尿素(T2);减量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R2)。减量施肥方式同适量施肥。【结果】1)适量施肥土壤有效氮含量高于减量施肥,控释尿素与尿素适量配施、减量配施的土壤有效氮含量分别高于仅施尿素的33.55%、120.35%;2)杭白菊生育期内,适量施肥土壤细菌、真菌数量高于减量施肥。各处理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均呈单峰曲线,细菌最大值出现在7月,放线菌出现在8月。不同适量施氮方式土壤真菌数量呈单峰曲线,减量施肥呈双峰曲线。适量控释尿素与尿素配施土壤细菌、真菌数量比仅施适量尿素分别增加10.39%、39.83%,比减量施肥分别增加46.44%、51.81%;仅施尿素时适量施肥土壤放线菌数量比减量施肥增加127.84%,尿素与控释尿素不同配施量土壤放线菌数量差异不显著;3)减量施肥控释尿素与尿素配施、仅施尿素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比相同施肥方式适量施肥分别增加76.79%,164.14%;相同施肥量仅施尿素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控释尿素与尿素配施。仅施尿素时适量施肥土壤磷酸酶活性高于减量施肥,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则反之;施肥方式相同减量施肥土壤脲酶活性高于适量施肥。【结论】适量施肥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效氮含量,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控释尿素与尿素配施效果优于仅施尿素;施适量尿素土壤放线菌数量高于减量施肥,控释尿素与尿素配施对土壤放线菌数量影响不显著;控释尿素与尿素适量配施可降低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因此本实验条件下,适量控释尿素与尿素配施有利于维持土壤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63.
[目的]研究不同坡位对黄菠萝容器苗造林幼树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适地适树发展黄菠萝人工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黄菠萝幼树在不同坡位的生长状况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包括高生长、径生长、根系生长和生物量等指标.[结果]高生长方面,坡下的黄菠萝幼树最好,坡上的次之,坡中的较弱;地径、当年枝基径、根系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方面,坡上的最大,坡中、坡下的较小;根体积为坡中的较大,坡上次之,坡下的最小;根平均直径坡下的最大,坡上和坡中基本相同;根重在生物量分配率上占了将近50%,坡下根系生长较弱,生物量最低.[结论]采用黄菠萝容器苗造林,可以抵消不同坡位立地条件所引起的幼树高生长差异.  相似文献   
864.
传统中药类植物具有无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近年来常被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此外,随着新兴的益生菌发酵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使发酵中药逐渐成为医药保健研究行业的热点。本文对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引起的中药主要成分的变化和发酵技术对中药类植物降血糖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发酵中药在降血糖研究中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65.
【目的】建立转基因水稻中GUS蛋白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并了解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GUS蛋白质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特征。【方法】以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GUS基因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中,测序验证的重组子转入大肠杆菌表达菌BL21中,IPTG诱导获得重组表达的GUS蛋白质,用HIS-tag beads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GUS蛋白质特异的抗体,通过免疫印迹分析筛选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用Broadford法对重组的GUS蛋白质进行定量,对不同浓度的GUS蛋白质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绘制检测GUS蛋白质的标准曲线,通过与标准曲线的比较对水稻叶片中GUS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提取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水稻总蛋白质,包括苗期的地上部、地下部,分蘖期的茎、茎节、叶鞘、叶枕、叶片上部、叶片中部和叶片下部,孕穗期的茎、穗轴、叶鞘、叶枕、叶片、幼穗(长度分别为1、2、10和20 cm),开花期的茎、穗轴、叶鞘、叶片、穗子,成熟期的茎、叶片、授粉后不同时期的种子(分别为授粉后10、20、30和40 d)、乳熟期的胚、胚乳和颖壳、成熟种子的全种子、胚、胚乳和颖壳以及不同时期的叶片和根部材料等。SDS-PAGE分离后用抗体检测其GUS蛋白质的丰度。【结果】筛选获得了高特异性的抗GUS单克隆抗体(编号为#27),用该抗体检测转基因水稻中及重组的GUS蛋白质均呈现特异条带,没有可见的背景信号,用本研究建立的免疫印迹方法对重组GUS蛋白质的检测下限约为4 ng,可检出转基因水稻单粒大米2.5%样品中(约0.6 mg)的GUS蛋白质。在不同时期的转基因水稻叶片中GUS蛋白质的表达丰度基本稳定,而在水稻根部的GUS丰度随生长急剧减少,5叶期根中的表达量不到3叶期的三分之一,到6叶期检测不到GUS蛋白质。在水稻苗期叶片中,GUS蛋白质约占鲜重的0.02‰。另外,除分蘖期以后的根部之外,GUS蛋白质几乎在所有的水稻组织部位中呈组成型表达,只是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略有差异,如在孕穗期和开花期的茎及颖壳中的表达量较低。【结论】建立了具有应用价值的对转基因水稻中GUS蛋白质丰度检测的免疫印记方法。该方法特异性高、样品用量少、不依赖于GUS蛋白质的酶活性、测定结果易于在不同实验室间比较。证明了35S启动子驱动的GUS蛋白质在转基因水稻中基本呈组成型表达。  相似文献   
866.
[目的]测定我国西沙诺尼果汁总多酚的含量。[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了我国西沙诺尼果汁多酚的含量,并与大溪地诺尼果汁进行了比较。[结果]西沙诺尼果汁多酚含量范围为104.07~121.39 mg/100ml,平均值为114.12 mg/100ml,大溪地诺尼果汁多酚含量范围为96.24~134.65 mg/100ml。西沙诺尼果汁多酚含量与大溪地诺尼果汁无明显差异。[结论]该研究为我国西沙诺尼果汁的保健功效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67.
小麦是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目前小麦生产呈现下滑态势,显现出"口粮安全"问题。对山西小麦的生产条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868.
对国家标准GB/T22388-2008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原料乳中三聚氰胺的方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8.19%91.31%,缩短了样品前处理时间,提高了样品添加回收率。  相似文献   
869.
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来自海南18种热带亚热带水果的893株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进行多菌灵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在供试菌株中,11.87%的菌株对多菌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且高抗菌株达9.63%,具有抗多菌灵的C.gloeosporioides菌株主要来自芒果、荔枝和龙眼等14种水果。多菌灵对供试菌株的毒力存在差异,EC50值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4.17×105倍,EC90值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7.49×106倍。建议在热带亚热带水果病害防治中,慎用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交替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提高杀菌剂的防效。  相似文献   
870.
为研究盐度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dabryanus)Na+-K+-ATP酶(NKA)、抗氧化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设置4、8、12共3个盐度组和一个淡水组(对照),以全长(17.60±0.69)cm,体质量(35.51±5.30)g的大鳞副泥鳅进行14 d胁迫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升高使鳃Na+-K+-ATP酶活力上升,第7 d 时3个试验组Na+-K+-ATP酶活性均达到峰值且盐度8和12组显著高于淡水组(P<0.05)。肝脏SOD和CAT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分别于胁迫12 h和2 d时达到最大值;3个盐度组的GSH-PX酶活性在6 h和12 h均有所升高,且盐度12组显著高于淡水组(P<0.05)。盐度4、8和12组肝脏MDA含量分别在第1 d和7 d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淡水组(P<0.05)。组织切片结果显示,盐度12组的鳃小片变窄,鳃小片间距变大,泌氯细胞数量增多;肝细胞空泡化严重,血窦扩张范围增大,并出现细胞轮廓模糊、细胞核偏移、细胞核溶解。上述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对大鳞副泥鳅的Na+-K+-ATP酶、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并对其鳃和肝组织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