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9篇
  23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7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3种生物源杀虫剂对杜仲梦尼夜蛾的毒力及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专性为害杜仲的食叶害虫杜仲梦尼夜蛾(Orthosia songi Chen et Zhang)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比较了3种生物源杀虫剂对其3龄和5龄幼虫的杀虫活性,并进行了林间药效测定和防治示范试验。结果显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3龄和5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152 5和0.204 7μg/L,苦参碱的LC50值分别为65.306 0和124.735 8μg/L,印楝素的LC50值分别为165.871 7和257.749 0μg/L。林间药效测定结果显示5.7%甲维盐微乳剂300万倍液防治效果最好,7d后校正死亡率达91.34%。防治示范试验表明,5.7%甲维盐微乳剂75 000倍液防治效果达95.69%,显著高于0.3%苦参碱水剂750倍液的防治效果(80.28%),且药剂成本7.5元/hm2,仅为后者的1.9%。  相似文献   
42.
大白菜是我国的特产蔬菜,黑龙江省地处祖国北疆,幅员广阔,土地面积大,日照充足,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大白菜生长,年播种面积在6~6.5万hm2(公顷)之间,年产商品菜45~50万kg(公斤),除供应省内消费以外,还销往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南方各省及东南亚地区.黑龙江省相对国内其他地区来讲,开发较晚,土地、水源、大气污染较轻,是发展无公害大白菜生产的理想地区.但大白菜生长速度快,需肥量大,抗逆性差,病虫害发生较重,传统的栽培技术难免使菜体受到污染.因此,大白菜的无公害栽培基地建设将是促进黑龙江省蔬菜外销的重点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3.
日粮精粗比对泌乳奶牛咀嚼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口粮精粗比与泌乳奶牛咀嚼活动的关系.选择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初产荷斯坦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汁,研究精粗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对奶牛干物质(dry mater,DM)、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detergent fiber,NDF)与物理有效NDF(physical effective NDF,peNDF)等营养物质进食量及采食与反刍等咀嚼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H粮精粗比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奶牛DM、NDF和peNDF进食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奶牛日采食时间和单位DM、NDF、peNDF进食量的采食时间及日采食次数、单次采食时间;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除奶牛单次反刍时间和日反刍次数外的反刍活动参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奶牛日咀嚼时间、单位DM、NDF、peNDF、ADF进食量咀嚼时间及单位DM、peNDF进食量咀嚼次数.由此可知,通过调节咀嚼活动,4种不同精粗比的日粮均能满足奶牛对peNDF的需要量,且能获得维持合适乳脂率和瘤胃pH的咀嚼时间.  相似文献   
44.
杂交水稻苗期耐冷性综合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不同类型的21个水稻品种,采用人工低温胁迫和自然低温胁迫的方法,测定了叶龄、苗高、叶面积等8项与耐冷性相关的形态指标;选取了5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7项与耐冷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利用相关性显著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苗期叶龄和叶片丙二醛含量与水稻耐冷性有显著关系,可作为水稻苗期的耐冷性鉴定指标.利用所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对供试品种进行了预测,结果与他们的存活率表现基本一致,表明用这两个指标在苗期对水稻耐冷性进行鉴定是可行的,用该方法对水稻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
电子束辐照对三文鱼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三文鱼电子束辐照的最佳剂量,以生鲜三文鱼为研究对象,采用0(未辐照)、0.5、1.0、2.0k Gy 4种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进行辐照处理,贮藏于0℃下,通过检测贮藏过程中鱼体的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酸价、失重率、色差及质构等指标,研究电子束辐照剂量对三文鱼品质及其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以抑制三文鱼挥发性盐基氮的产生和菌落总数的增长,且辐照剂量越大,效果越明显;辐照剂量越大,贮藏初期的酸价越高,但在贮藏期间较未辐照组稳定,无明显的增大趋势;1.0 k Gy和2.0 k Gy剂量使三文鱼颜色变暗,0.5 k Gy较未辐照组差异不显著;贮藏末期,经过辐照的三文鱼的黏附性相对未辐照组小,硬度、弹性以及咀嚼性与未辐照组无显著差异,各剂量之间也无显著差异。综合各指标,0.5 k Gy剂量的电子束可以更好地保持三文鱼的品质。本研究结果为三文鱼的保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和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为筛选合适的即食杏鲍菇片干燥方法,以新鲜杏鲍菇为原料,研究了热风、微波、热风微波和真空冷冻4种不同干燥方法对即食杏鲍菇脆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速率依次为微波干燥热风微波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对色泽影响不大,产品硬度脆度较差,复水率较低,为150%,边缘皱缩严重;微波干燥的速率快,能耗低,为2.07(kw·h)/kg,但产品有焦糊现象,色泽和风味较差,多糖保留率低,为2.80mg/g;真空冷冻干燥色泽较好,多糖保留率和复水率较高,分别为4.92mg/g和570%,但产品硬度差,能耗高,为37.09(kw·h)/kg;热风微波干燥对色泽影响不大,多糖保留率和复水率分别为3.60mg/g和271%,硬度脆度适中,能耗较低,为2.23(kw·h)/kg,是较适合生产即食杏鲍菇脆片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47.
果园生草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果园管理模式,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采用Person相关性和通径分析方法,对苹果园清耕、苹果/白三叶(Trifoliurn repens L.)、苹果/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苹果/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L.)、苹果/鸡脚草(Dactylis glomerata L.)、苹果/百脉根(Lotuscorniculatus)间作6种管理模式下生草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生草生物量与土壤养分因子的关系,以期为果园生草的合理选择与有效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种生草的总生物量都介于150~300 g·m-2,小冠花的总生物量最大,而白三叶最小,具体顺序为:小冠花百脉根鸡脚草红三叶白三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因子对生草生物量的直接作用系数大小顺序为容重全氮速效钾有机碳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土壤容重和全氮的直接和间接通径系数较大(分别为0.847和0.917),是影响生草生物量最主要的因素,速效钾和有机碳是影响生草生物量的次要因子,而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对生草生物量的作用很微弱。  相似文献   
48.
对佳木斯市引种的枫箱果、山楂、山杏、山梨、花楸、山樱桃和稠李野生彩叶树种,进行生长期观察和抗寒性等级分析,结果表明:枫箱果、山楂、山杏、山梨、花楸、山樱桃和稠李7种树种抗寒性强,适宜在佳木斯市区气候条件下生长,不需要保护措施可以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49.
我国是世界上产麻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麻类作物的产量,苎麻、茼麻居世界首位,大麻、黄麻分别居世界第二、三位,其他如亚麻、红麻、热带麻也占相当大的比重。但是,麻类作物的细胞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国内还涉及不多,更没有见到有关染色体组型分析的资料,在国外文献中,也没有查阅到各麻类作物完整的染色体组型分析报导,  相似文献   
50.
FAST指数是评价牛奶热损害的敏感指标,在研究生鲜乳热加工、奶粉及其复原乳色氨酸或梅拉德反应产物荧光强度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评价了FAST指数用于鉴定生鲜乳和巴氏杀菌乳是否添加复原乳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奶粉生产过程中,色氨酸已经受到破坏,同时,不同奶粉之间色氨酸的荧光强度存在差异。与生鲜乳相比,复原乳中色氨酸荧光强度(FTrp)明显降低,随着生鲜乳中复原乳含量的增加,色氨酸的相对荧光强度线性下降;生鲜乳加热后,其中梅拉德反应产物的荧光强度(FAMP)明显升高,此类物质荧光强度升高也与牛奶中复原乳含量增加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试验结果还表明FAST指数能有效的用于区分生鲜乳和巴氏杀菌乳,以及巴氏杀菌乳中是否添加了复原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