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72篇
  6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应用快生根瘤菌(S inorhizobium xinjiangensis,CCBAU110T)和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T,USDA6T)接种大豆,在无菌沙培条件下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BR和SHK-6研究调节剂对大豆植株及根瘤固氮的激素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根瘤菌接种条件下,BR和SHK-6处理大豆根干重和茎干重得到显著增加,提高了根瘤数、根瘤重和根瘤固氮活性.2)BR和SHK-6处理提高了根瘤固氮能力,根瘤、根和茎的含氮量得到明显提高.3)BR和SHK-6处理通过改变激素平衡来调控根瘤固氮,其中CTK/GA、CTK/IAA对根瘤固氮有正调控作用,IAA/ABA和GA/ABA有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2.
以常规棉国欣棉3号和杂交棉国欣棉8号为材料,于2010-2011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棉花专用控失性缓释肥对叶片衰老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等养分普通施肥(磷肥一次性基施、氮肥和钾肥除基施外于盛花期追施一次)相比,控失性缓释肥(控失剂与化肥分子相互作用,可网捕化肥分子,减小其流动性)一次性基施显著增加了国欣棉8号中后期的主茎叶钾含量(增幅16.7%~37.7%),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了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减少了活性氧和MDA含量,降低了棉株吐絮后期的黄叶率(337%),提高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控失性缓释肥不影响棉花籽棉总产量,对国欣棉3号的叶片衰老无明显影响,可作为黄淮海棉区简化施肥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3.
硅对大豆碳代谢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黄35和垦鉴豆43为材料,采用4个硅肥水平处理的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施硅处理对大豆碳代谢及其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硅处理提高了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了叶片的光合能力,改变了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改善了大豆产量构成因子,促进了产量提高.施有效硅150 kg· hm-2对垦鉴豆43增产效果达显著水平,增产幅度为8.1%~8.5%,施有效硅120 kg·hm-2对中黄35增产效果达显著水平,增产幅度为10.2% ~ 12.9%.  相似文献   
94.
影响黄河流域常规除草棉田机械采收的恶性杂草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河流域棉区影响棉花机械采收的恶性杂草发生情况,于2013―2014年对河北、山东、天津共6个地点前、中期采取过不同除草措施的棉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播前使用过二甲戊灵的覆膜棉田,5月底行间(不包括膜下)有阔叶类杂草10科16种,占杂草总株数的96%左右;有禾本科杂草5种。2014年所有杂草的田间密度自5月底至6月底增长较快,之后部分阔叶类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缓慢增长,8月底以后保持稳定;另一部分阔叶类杂草6月底后即不再增长,至8月底或9月中旬后快速下降;7月底揭膜后杂草密度不再明显增加。前期和中期采取过除草措施的棉田,后期发生数量大、对机采影响也较大的普遍恶性杂草包括绕藤类的裂叶牵牛和亚灌木状的龙葵、苘麻、藜和反枝苋,区域性恶性杂草有攀援类的广布野豌豆和亚灌木状的苍耳。  相似文献   
95.
氮肥对挖沙废弃地能源草生长特性与生物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源草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生物质资源之一,为获得能源草在华北地区边际土地种植过程中肥料效应方面的基础数据,在京郊挖沙废弃地上开展了能源草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Maxim.) Nakai)和芦竹(Arundo donax L.)的氮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边际土地上种植的3种能源草的株高、分蘖数量、叶片SPAD值和生物质产量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生物质产量与土壤氮素浓度之间的回归分析表明,在挖沙废弃地上获得柳枝稷、荻和芦竹最高生物质产量的适宜土壤氮素浓度分别为115.1mg·kg-1、131.0mg·kg-1、125.1mg·kg-1。  相似文献   
96.
30%矮•烯微乳剂对水稻茎秆理化特性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倒伏是限制地水稻高产潜力充分发挥的因素之一。试验以垦稻12为材料,于水稻拔节初期叶面喷施30%矮·烯微乳剂,研究其对水稻茎秆形态建成、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因素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30%矮·烯微乳剂1.2 L hm-2处理,能够显著缩短茎秆基部第1、第2节间的长度,增加基部节间粗度;显著缩小茎秆细胞宽度,增强细胞排列紧实度;改善茎秆的抗折性,茎秆弯曲折断强度和径向压缩强度比对照分别提高152.4%和82.5%;显著提高水稻齐穗期茎秆基部节间的碳氮比和灌浆后期茎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处于固定伸长期的第2节间GA3含量;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产量。综上所述,30%矮·烯微乳剂有利于提高水稻茎秆的抗倒伏能力,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97.
黄河流域棉区秸秆还田下机采棉的氮肥用量和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种植密度、优化缩节胺(1,1-dimethyl-piperidinium chloride,DPC)化控技术是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田的基本管理措施,秸秆还田则是实现农作物化肥零增长的技术途径之一。于2013―2014年在河北省河间市秸秆还田地块,研究了密度、DPC化控和氮(Nitrogen,N)肥用量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和N的积累与分配以及N肥利用率的影响,其中2013年蕾期和花铃期降水量大,2014年比较干旱。研究结果表明,与低密度(6.75×10~4株·hm~(-2))相比,高密度处理(11.25×10~4株·hm~(-2))在干旱年份的籽棉产量和N肥偏生产力分别显著提高8.1%和7.4%,N回收率也显著增加25.5百分点,达到41.6%。与清水对照相比,DPC化控的籽棉产量、N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在多雨年份分别显著提高39.2%、43.3%和212.8%,N回收率略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提高密度促进了干物质积累,但降低了多雨年份的收获指数;DPC化控的生物量较低,但在多雨和干旱年份均可提高收获指数。N肥用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表现出低N处理(105 kg·hm~(-2))的产量高于中N处理(210 kg·hm~(-2))和高N处理(315 kg·hm~(-2))的趋势。低N处理2年的N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4.5 kg·kg~(-1)和54.4kg·kg~(-1),回收率分别为45.2%和41.0%,显著高于中N处理和高N处理。综上所述,增密和DPC化控相结合,有利于机采棉田干物质的积累及向产量器官的分配,有利于维持产量的稳定性;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棉田的适宜施N量可降至105 kg·hm~(-2)。  相似文献   
98.
【目的】为了研究AVG对采摘后樱桃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本文以樱桃番茄(圣桃)果实为材料研究了0.1、0.3、1和3 mmol的乙烯合成抑制剂aminoethoxyvinylglycine(AVG)处理对樱桃番茄贮存过程中果实硬度、重量、颜色、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番茄红素含量以及乙烯的释放量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1和3 mmol的AVG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延缓了樱桃番茄果实软化3~4 d,显著减少了果实重量损失(P0.05),颜色由青转红的时间延迟3~4 d,延缓番茄红素的产生,降低了55.24%的乙烯合成量,推迟了乙烯合成最高峰的时间的出现2~3 d,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处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VG能够延缓果实的软化,较少果实重量的损失,推迟果实的转色,延缓番茄红素的产生,降低乙烯的合成量,对樱桃番茄的贮藏保鲜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
为完善棉花DPC+化学封顶技术的配套栽培措施,于2014和2016年在河北省河间市瀛州镇国欣科技园进行试验。以欣试17为供试品种,在不同栽培密度(6.0万、9.0万和12.0万株/hm2)和施氮(N)量(0、105和210kg/hm2)下研究增效缩节胺[25%甲哌鎓(1,1-dimethyl piperidinium chloride,DPC)水剂,以下简称DPC+]化学封顶对棉花生长、产量、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熟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打顶相比,DPC+化学封顶的株高增加4.5~7.5cm,果枝数增加2.5~2.6台,叶面积系数(LAI)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其分配无明显变化,铃重增加,铃数略减少,熟期提前,产量无显著变化。随密度增加,棉花株高降低、果枝数减少、中下部果枝缩短、LAI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大。密度对产量和熟期的影响在2个年份不同,2014年(7月份干旱)密度不影响产量和熟期,2016年(7月份多雨)高密度降低产量、延长熟期。施N量不影响棉花生长和产量形成及熟期。此外,棉花LAI、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熟期均不受试验因素间(打顶方式、密度和施N量)互作的影响,说明密度和施N量不影响DPC+的化学封顶效果,即化学封顶技术对种植密度和施N量等配套栽培措施的要求可能并不苛刻,这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0.
利用食荚豌豆核不育突变体选育出育性稳定的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93002AB,该两用系生育期92d,株高98.3cm,12~13节位现蕾,1~3个有效分枝,白花,圆荚,无限生长习性,种子绿色皱粒,百粒重30.49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