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9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583篇
农学   334篇
基础科学   266篇
  278篇
综合类   2759篇
农作物   357篇
水产渔业   252篇
畜牧兽医   1217篇
园艺   429篇
植物保护   19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20篇
  1965年   12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双季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形成对开放式主动增温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明确气候变暖对双季优质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对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方法 采用稻田开放式远红外主动增温系统,早稻以金早47(常规籼稻)、两优287(杂交籼稻),晚稻以象牙香珍(常规籼稻)、万象优华占(杂交籼稻)和甬优5550(杂交粳稻)为材料,设置全生育期增温和全生育期不增温2个处理,分别测定双季优质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结果 与不增温相比,全生育期増温(1.3℃ ~1.6℃)对早晚籼稻产量影响不显著,但晚粳稻产量显著下降,降幅为10.2%,主要是因为其每穗粒数下降。全生育期增温降低了早晚稻株高;早稻生育期缩短了3~4 d,而晚稻生育期无明显变化。全生育期增温下,双季优质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增加,早稻两优287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及晚粳甬优5550整精米率显著提高;同时,晚稻蛋白质含量提高,但晚粳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而早稻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此外,稻米RVA谱特征值因季别和品种而异。结论 全生育期增温对优质晚粳稻产量影响大于籼稻,不利于外观品质的保优,但有利于改善优质稻米加工品质,对晚稻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影响也大于早稻。  相似文献   
992.
以红皮红肉火龙果红仙蜜种子为试材,分别采用0.01%~0.30%(W/V)浓度秋水仙素浸泡干种子和露白种子,研究秋水仙素对火龙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蒸馏水浸泡)相比,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升高或浸种时间的延长,火龙果种子发芽率、幼苗存活率和苗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露白种子对秋水仙素的作用更敏感,0.01%秋水仙素24 h、0.05%秋水仙素12 h均对苗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秋水仙素浸种和露白处理后分别可获得0.2%~4.2%和0.2%~15.8%的植株变异率。其中,以0.20%、0.30%秋水仙素浸种24~48 h或者0.20%秋水仙素露白处理12~24 h诱导红肉火龙果多倍体效果较适宜。  相似文献   
993.
研制了一款依据物质的旋光特性原理来检测蜂蜜是否掺假的智能检测仪,使用该检测仪测量了百花原蜜蜜样、蔗糖及蔗糖假蜂蜜的旋光度,并给出了回归方程。针对蔗糖掺假蜂蜜,实际检测数据表明该智能检测仪可有效检测出蜂蜜是否掺假,为检验蜂蜜品质提供了一种操作便捷、结果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探空资料,分析淄博市雷电灾害的预警预报方法。结果表明,35、40 d BZ回波强度顶高分别突破-10、-15℃等温度高度层,对雷电预警效果较好。雷电活动均发生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为20~50 kg/m3的区间,可将其作为判断雷暴发生的充分条件,回波顶高>10 km是预警雷电发生的一个较好的指标。本文归纳出雷电预警流程,并选取4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效果检验,发现该流程在雷暴天气中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农业经济也得到了发展。而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促使农村经济朝着信息化、科学化的方向推进。要想使农业经济稳步发展,需要加强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同时配合人才引进加强宣传等措施同步进行,令农户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信息化发展对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利用STZ高血糖大鼠动物模型研究武夷岩茶的降糖功效。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制备Wistar高血糖大鼠模型,根据初始空腹血糖值来进行随机分组,持续灌胃武夷岩茶30d,试验结束前以日常空腹血糖、曲线下面积(AUC)作为平时的观测指标,取材后以空腹血清中血糖(FPG)、胰岛素(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显示:武夷岩茶各剂量组能抑制空腹血糖的升高,相对于模型组的空腹血糖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现良好的降糖作用,而且高剂量组的降血糖效果与二甲双胍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给武夷岩茶茶汤之后,大鼠的糖耐量得以改善(P0.01),且呈现良好的时效关系;武夷岩茶各剂量组均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提高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P0.01)与胰岛素的敏感性(P0.05)。结果表明:武夷岩茶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997.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台湾农民创业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台湾农民创业园评估的主要因素包括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台湾先进技术引进数量、促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效果、培训当地农民的数量、园区产值增长率、园区的台湾特色程度、政策支持力度、台湾企业入驻数量、园区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2)福建省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可分为3个发展层次,第一档是发展较好的漳浦和漳平(永福),第二档是发展一般的福清、仙游和清流,第二档是发展较慢的惠安。并从发展环境、产业融合、机制体制、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两岸农业合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岭回归模型的台湾水稻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颖  曾玉荣 《福建农业学报》2016,(10):1126-1130
通过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建立2000-2014年期间台湾水稻生产模型,并运用岭回归(Riolge Regression)方法估计参数,得到台湾水稻生产各要素的产出弹性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表明,科技进步是台湾水稻生产的主要驱动力,2000-2014年间台湾水稻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1.51%。在台湾水稻生产中,科技进步最主要以资本的形式促进水稻产量的提升,其次通过改良土地的方式,不断提升水稻生产力,还有一部分科技进步以提高稻农的综合素质水平达到促进水稻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川香优3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应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川香29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37组配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直链淀粉含量高,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能力较强等特点,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00.
企鹅珍珠贝游离有核珍珠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11年,借鉴马氏珠母贝游离有核珍珠植核方法,根据企鹅珍珠贝生理机能特性以及植核部位的组织构造特点,摸索出企鹅珍珠贝术前处理、栓口、植核施术、术后休养和育珠期管养等系统性的植核育珠技术。5年间,共植核企鹅珍珠贝245710个,植核贝经过60 d的休养,成活率为91.3%~96.0%,平均休养期成活率为94.0%;植核贝再经过16~22个月的育珠期后,成活率为90.3%~96.3%,平均育珠期成活率为94.3%;共收获游离有核珍珠69 158颗,成珠率为27.5%~33.8%,平均成珠率为30.7%,其中共收获商品珠54 825颗,商品珠率为68.5%~83.8%,平均商品珠率为7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