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低温饲养对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蠋蝽低温饲养效果,延长蠋蝽货架期。本研究对低温T1(15℃)和T2(10℃)条件下,小群体饲养的初始处理龄期为3龄、4龄、5龄蠋蝽若虫及成虫的部分生长发育参数和蜕皮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养温度降低,蠋蝽食物与水的更换(补给)频次降低,蠋蝽在T1和T2温度条件下均能发育、但若虫发育历期随温度降低显著延长,蠋蝽羽化成虫后的虫体质量随温度和初始饲养龄期的降低而降低;T2-3(“-”后的数字代表蠋蝽龄期)组蠋蝽若虫不能发育至成虫,T1-3和T2-4组蠋蝽若虫可以发育至成虫、但较多成虫翅畸形,T1-3和T2-3组5龄若虫蜕皮后第5 d的蜕皮激素含量(27.37 ng/L和24.21 ng/L)显著低于CK-3(30.16 ng/L);T1-4、T1-5和T2-5组蠋蝽若虫能发育至成虫,且T1-4和T1-5组蠋蝽羽化的成虫可以在该温度下交配产卵(7.04粒、10.25粒);T2组中仅有T2-5、T2-雌成虫两组蠋蝽在恢复饲养观测期内有产卵(9.24粒、17.05粒),但产卵量显著低于CK组(27.26粒),T1温度各组均在恢复饲养观测期内有产卵,且高龄期组卵量显著高于低龄期组。  相似文献   
9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原产于美洲,是新近入侵我国的重大危险性入侵害虫。短管赤眼蜂Trichogramma pretiosum是美洲当地寄生草地贪夜蛾卵的重要自然天敌。该蜂早在1979年就被引入我国。为检测短管赤眼蜂对不同日龄草地贪夜蛾卵的寄生适应性,本研究以发育12 h内、24~36 h和48~60 h的草地贪夜蛾卵为研究对象,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卵为对照,探究了短管赤眼蜂对不同日龄草地贪夜蛾卵和斜纹夜蛾卵的寄生效果及子代蜂的适合度。结果表明:短管赤眼蜂对两种寄主不同日龄的卵块寄生率均达到100%,但对草地贪夜蛾卵表现出更高的卵粒寄生率。与斜纹夜蛾卵育出的子代蜂相比,草地贪夜蛾卵育出的子代蜂个体偏小,平均单卵出蜂数较低。研究结果将为今后应用短管赤眼蜂防治草地贪夜蛾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3.
本研究通过以柞蚕蛹饲养蠋蝽若虫为对照组(CK),用一种以牛奶和鸡蛋为主要生物成分的新型蠋蝽若虫液体人工饲料饲养蠋蝽若虫为处理组(AD),对其发育历期、体重和产卵情况等生物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为测试AD高龄若虫捕食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AD的F1代(AD-F1)和F2代(AD-F2)的5龄若虫对粘虫2龄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AD-F1及AD-F2若虫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CK(25.09 d),其中AD-F2发育历期较AD-F1显著缩短(5 d),且AD-F2各龄期体重、成虫获得率和单次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都较AD-F1有显著提升,数值向CK趋近;AD-F1、AD-F2和CK组蠋蝽5龄若虫对粘虫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反应模型,AD-F2瞬间攻击率、最大捕食量等指标较AD-F1均有显著提升,其数值同样向CK趋近。本研究结果说明该液体人工饲料能满足蠋蝽若虫生长发育的基本营养要求,所饲养的蠋蝽若虫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可以用作田间释放应用。  相似文献   
94.
为了评估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Goeze)、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对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的防控效果,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两种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两种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多异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210.393头、1.279和0.005 d;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62.189头、1.167和0.016 d。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249.004头、1.854和0.004 d;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68.260头、1.281和0.015 d。多异瓢虫和异色瓢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试验证明两种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相似文献   
95.
本文总结了近5年来我国在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包括作物害虫、病害(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和线虫的生物防治、植物免疫和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和应用, 以及新方法和新技术在作物病虫控制中的应用。同时, 与国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 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