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林业   345篇
农学   159篇
基础科学   163篇
  164篇
综合类   1106篇
农作物   164篇
水产渔业   106篇
畜牧兽医   640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0篇
  1964年   11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2篇
  195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脂肪沉积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遗传和表观遗传的调控作用。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重要方式,可通过与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或改变染色质的结构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机体生长发育和细胞分化等重要的生命过程。动物脂肪沉积是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和肥大的结果,脂肪细胞分化是由多能干细胞经前体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转化的过程。相关研究表明,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iated receptorγ,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家族(CCAAT enchancer binding proteinfamily,CEBPs)在脂肪沉积过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近期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可以通过调控脂肪形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参与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组织的生长发育。去甲基化也可影响动物脂肪沉积过程,但其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作者主要介绍了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定义、发生位点、生物学功能、参与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过程中的酶及其作用机制,概述了脂肪沉积过程及PPARγ、C/EBPα等转录因子在脂肪沉积过程中的调控作用,重点阐述了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对脂肪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旨在为阐明脂肪沉积机制及改善动物肉质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正台湾鳗鳅以其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等优势,已成为当前泥鳅养殖业的一个"明星"品种,并风靡大江南北。河北省于2014年开始引进试养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推广,已成为一个主养品种,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台湾鳗鳅从水花到商品鱼当年即可养成,但我省地处北温带,自然水温下繁育下塘与南方其他省份相比生长期短1~2个月,直接影响了商品鱼规格和价格。  相似文献   
63.
<正>梭子蟹南方又称白蟹。随着梭子蟹商业化捕捞的加剧,捕捞上来的野生梭子蟹个头越来越小,这表明,该物种已被捕捞过度。传统的梭子蟹养殖模式无法适应高速增长的市场以及日益恶化的环境。因此,探究一种新型的梭子蟹养殖模式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建立高位池循环海水系统,利用生物调控,形成蟹  相似文献   
64.
本试验以1株饲用益生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7(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7,B.amyloliquefaciens B7)为研究对象,为了增强其在液态条件下的发酵水平,提高其芽孢发酵工艺优化效率,拟采用测定芽孢吡啶二羧酸(dipicolonic acid,DPA)浓度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平板芽孢计数法,以探讨此测定方法在芽孢发酵优化工艺中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菌株产孢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因子,进一步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蛋白胨、玉米粉、大米蛋白粉和Mn2+组合的最优水平。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芽孢浓度与测定的DPA荧光强度呈线性相关,在蛋白胨20 g/L、玉米粉10 g/L、大米蛋白粉20 g/L、Mn2+1.0 mmol/L时发酵48 h,检测到DPA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其相应的芽孢浓度达到7.0×109 CFU/mL。与实验室常用的LB培养基相比,芽孢浓度提高了3.3倍;与工业生产用培养基相比,芽孢浓度提高了2.2倍。本研究为芽孢杆菌发酵过程中芽孢浓度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方法,为工业菌株B.amyloliquefaciens B7的发酵提供了一种成分简单且高产芽孢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65.
随着奶牛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奶牛粪便中氮、磷的排放也逐渐增加,减少奶牛粪便氮、磷排放已成为奶牛生产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奶牛营养调控技术阐述了降低奶牛粪便中氮、磷排放的调控措施,为减少奶牛氮、磷的排放,保护养殖环境提供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6.
以太原市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树干解析对其生长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华北落叶松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第15年达到最大值,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第18年相交;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15年达到最大值,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第22年相交。材积在15~25年时连年生长量快速增长,25年时连年生长量达到了最大值,之后逐渐减缓,直到第34年,材积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没有相交,说明太原市的华北落叶松林分还没有达到成熟期,正处于生长期。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由于我市耕地面积少,养殖业的发展使农民收入增加,蛋鸡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鸡病也越来越多,其中曲霉菌病的危害较大,我市暴发了多起蛋鸡曲霉菌病,给养鸡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特别是在气候温暖、潮湿的地方,由于霉菌滋生较快,饲料、垫料以及各种器具经常受到霉菌孢子的污染。  相似文献   
68.
鱇浪白鱼是抚仙湖特有土著鱼类,它以独特的鱼性、鲜美的风味和古老的“车水捕鱼”极负盛名。经过多年的研究,抚仙湖鱇浪白鱼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在海口镇河谷地带,已发展连片的鱇浪白鱼流水养殖鱼池150×667m^2,年产商品鱇浪白鱼15t,经济效益可观。介绍了鱇浪白鱼流水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69.
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是甜菜种质资源中具有褐斑病抗性基因并且能稳定传递给子代的种质资源,是甜菜抗褐斑病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甜菜品种的收集、鉴定与评价、保存、利用以及抗性遗传基因的克隆及利用。为了使人们更加清晰的了解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的研究状况。本文综述了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评价、保存、利用及分子方面的研究,并对我国未来种质资源的研究作出展望。以期为以后甜菜抗褐斑病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70.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微灌方式下水分调控对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翠玉"猕猴桃为研究试材。【方法】采用小管出流(X)、微喷灌(P)和滴灌(D)3种灌溉方式在猕猴桃全生育期实施85%灌水量的轻度亏水(LD)、70%灌水量的中度亏水(MD1)、55%灌水量的偏重度亏水(MD2)和40%灌水量的重度亏水(SD)处理,并设置100%灌水量的对照组(CK),研究了猕猴桃叶片胞间CO2摩尔分数(C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羧化速率(CE)、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产量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ET)在不同水分亏缺下的变化。【结果】与CK相比,D-MD1处理的日均WUEi及CE分别提高了8.5%和2.7%。P-MD1处理的日均Pn与CE较CK分别提高了10.7%和10.4%,X-MD1处理的日均Ci、Pn、CE较CK分别提高了10.9%、12.2%和11.4%。D、P和X三个处理的WUEET均较CK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D、P和X的产量随着水分的亏缺程度的加大而下降,而滴灌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与CK相比D-MD1、P-MD1、X-MD1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4%、1.6%、2.3%,重度亏水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其余水分处理,且其他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MD1处理在不降低产量的情况下,可以节约灌水同时提高WUEET,重度亏水与偏中度亏水间在WUEET无显著性差异,同时X-MD1的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X-MD1处理是"翠玉"猕猴桃较为合适的灌溉水分亏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