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70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蜱的种属、生物学特性和传播疾病及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针对蜱及常见蜱传病的特性,有助于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从根本上消灭蜱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62.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草甸碱土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依托东北农业大学盐碱土改良长期定位试验站,以松嫩平原草甸碱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年限有机培肥措施下草甸碱土酶活性变化趋势、有机质和养分提升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草甸碱土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含量均显著提高,长期施用有机肥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较小。草甸碱土有机质、全氮、全磷及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显著提高,土壤pH值显著降低。施用有机肥5年后,草甸碱土的改良效果显著。经相关分析,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则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3.
种兽繁殖期可由生长期料直接换到繁殖期料,尽量不喂冬毛期料:根据体况增减饲喂量,公兽给料量应高于母兽给料量,晚窝及下等体况给料量高于上等体况给料量。繁殖前期可每天饲喂1次,配种期每口饲喂2~3次,早饲喂量为总量的40%,晚为60%.  相似文献   
64.
垂体后叶素:适用于催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肌注,每次2.5万-5万IU或1-2mL。催产素:适用于引产、子宫收缩无力。肌注,每次1.25-2.5IU或1-2mL。黄体酮:保胎、治疗先兆性流产,肌注,每次每只2-5mg。  相似文献   
65.
青割玉米与麦秸混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节粮型畜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地区,尤其是北方高寒地区的饲草供应日趋紧张,为缓解这种矛盾,扩大粗料来源,除用部分耕地种植青饲料外,还充分挖掘农产品下脚料的饲用潜力。为此,我们从1996年开始进行了青割玉米与麦秸混贮。1混贮的原理 青割玉米与麦秸混贮是青贮的原理与微贮原理的有机结合。 青贮的原理是将切碎的青饲料,保持一定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在厌氧条件下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来抑制饲料中的微生物,达到保存青饲料价值的目的。 其缺点一是在压实或凉晒过程中,随着饲料中多余水分的排出会流失大量的营养;…  相似文献   
66.
对大兴安岭—黑河地区—小兴安岭一线开展笃斯越橘种质资源调查,了解野生资源现状。基于对笃斯越橘的形态、密度、产量、生境、物候等特征类型进行区分,发现郁闭度对笃斯越橘结实量的影响规律。随着郁闭度上升,株高上升、密度降低,平均单株结实量上升;随着郁闭度下降,株高降低、密度升高,单株结实量下降。  相似文献   
67.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每年我国水稻产量均创新纪录,水稻高产稳产与先进的种植技术分不开,目前我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被广泛推广,农业专家结合我国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和地质地貌,长期致力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本文主要分析阐述了一些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重点包括:两段式育苗栽培技术、大棚育苗栽培技术、宽窄行栽培技术、水稻插秧机插秧施肥等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对我省水稻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8.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由弓形虫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及动物健康的人兽共患原虫病。目前没有理想的治疗药物,早期确诊是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本文从病原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角度,总结了各诊断方法的优缺点。病原学检测虽然操作简便,但不适于大规模检测,而且费时费力,灵敏度低;免疫学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和敏感性强,其中ELISA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 ;分子生物学检测虽然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较高,但大多操作比较繁琐,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是研制适于大量样品检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的商品化ELISA方法试剂盒,以及可直接对多种组织中弓形虫病原进行检测的商品化分子生物学试剂盒。  相似文献   
69.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FE—CO2)萃取法,对自熟期、半红熟期及全红熟期的金丝4号枣果实提取挥发性风味组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金丝4号枣成熟过程中的香气成分共53种,主要为酯类、酸类和酮类,但在果实不同成熟期,香气组分及含量差异很大。金丝4号白熟期枣样品共检测出13种香气成分,半红熟期38种,全红熟期27种,酯类物质在3个成熟期的含量分别占香气成分总含量的7.92%、25.21%和16.32%,酸类物质分别占香气成分的6.45%、21.16%和21.88%,酮类物质种类较少,其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而减少。  相似文献   
70.
对拮抗细菌YD4-6和NV11-4防治辣椒疫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在辣椒苗上接种辣椒疫霉菌和2株拮抗细菌,测定PPO、POD、PAL、SOD的活性及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接种NV11-4菌液处理24h后4种防御酶活性均升高,但在YD4-6菌液处理中,PPO和SOD活性变化基本接近对照水平,而经NV11-4和YD4-6处理的辣椒叶片内POD活性分别在24 h和72 h达到最大值,其峰值为12.44和12.89;两者处理的PAL活性均于接种后48 h达到最大值,其中前者比后者高1.22倍;MDA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表明2株拮抗菌对辣椒植株没有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