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7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21.
[目的]明确叶幕夹角对不同瓶储期桂葡6号葡萄酒花色苷组成及含量的影响,为提高桂葡6号酿酒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桂葡6号葡萄酒花色苷类物质的含量及比例随瓶储期(1个月、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延长的变化,分析不同叶幕夹角(0°、30°、45°和60°)对桂葡6号葡萄酒花色苷组成及含量的影响,并对不同叶幕夹角酒样在4个瓶储期的花色苷总量及各类花色苷含量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对各种修饰类型花色苷含量进行判别分析.[结果]在4个瓶储期,不同叶幕夹角处理的桂葡6号葡萄酒中共检测出18种花色苷,包括7种花色素双糖苷及其酰化衍生物、4种花色素单糖苷及其酰化衍生物和2种聚合花色苷,各类花色苷含量及花色苷总量变化大致聚为四大类.不同叶幕夹角对瓶储阶段葡萄酒花色苷组成和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0°和45°叶幕夹角处理桂葡6号葡萄酒在4个瓶储期的花色苷总量和大多数种类花色苷含量总体上高于30°和60°夹角处理.4个瓶储期中,60°叶幕夹角酒样中酰化和聚合类花色苷比例总体上高于其他3个叶幕夹角处理酒样.4个叶幕夹角酒样的红—绿色调(a*)和色度(C*)随瓶储期延长而下降,黄—蓝色调(b*)随瓶储期延长而上升,且以45°酒样的b*增幅最大,黄色调加深;而30°夹角处理酒样的红色调更强,颜色更深.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瓶储期1和瓶储期2的4个叶幕夹角酒样聚为一类,瓶储期3和瓶储期4聚为一类;对花色苷总量贡献排名前5的修饰花色苷含量排序为酰化>聚合类>花翠素>单糖苷>单体,其中酰化、花翠素、单糖苷和单体花色苷含量均随瓶储期的延长而下降,聚合类花色苷含量则随瓶储期的延长而上升.[结论]0°和45°叶幕夹角对桂葡6号葡萄酒的颜色稳定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索葡萄品种感染霜霉病病原菌后叶片中几个防御酶的活性变化,为抗病品种选择及病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5个毛葡萄野生株系(香山二号、香山五号、香山七号、西坡一号、春莓一号)、1个毛葡萄与欧亚种杂交后代(741)和两个欧美杂种(醉人香、H-Norris)为试验材料,研究在葡萄霜霉病病原菌诱导下其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接种霜霉病病原菌后,各品种第1、2dSOD活性均有小幅上升,第3、4d开始下降;各品种接菌后第1 d POD活性均有小幅上升,但从第2d起,醉人香和H-Norris的POD活性开始下降,而5个毛葡萄野生株系及杂交后代741的POD活性在接种后第2d继续上升到一个高峰;各品种接种后其叶片内CAT活性从接种后第1~5 d均呈下降趋势.[结论]POD活性与葡萄抗霜霉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POD活性可作为鉴别葡萄品种霜霉病抗性的辅助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选育抗病性强、品质优良、高产稳产且适合广西种植的葡萄新品种,为广西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方法]2009~2013年,对从巨峰葡萄群体中选出的优良芽变单株分别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栽培试验,观测其栽培性状和果实品质.[结果]品比试验中,该芽变单株第一季果平均穗重376.7 g,平均粒重8.53 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9%,较对照巨峰提高了1.2%(绝对值);区域试验第二季果平均穗重约300.0g,平均粒重约7.30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19.0%.产量方面,品比试验第2年开始挂果,单株产果2.79 kg,第一季果产量为7449.0 kg/ha;区域试验第3年进入丰产期,都安县试验点第一季果产量为14874.0 kg/ha,第二季果产量为7326.0 kg/ha.该品种于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桂葡4号.桂葡4号表现果穗中等大,果肉质细,有浓郁的草莓香味,对葡萄黑痘病及灰霉病抗性较强,对霜霉病、炭疽病抗性中等,高产稳产,在广西可进行一年两收栽培.[结论]桂葡4号综合性状优良,可进行一年两收栽培,避雨栽条件下适合在广西等南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4.
[目的]丰富桂南高温高湿地区高抗霜霉病葡萄品种及延长葡萄供应期,有效推进广西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方法]引进摩尔多瓦葡萄在广西南宁种植,观察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及抗病性等表现。[结果]经过2年的引种观察,摩尔多瓦葡萄在广西南宁可成功实现一茬果稳定结果,其高抗霜霉病,成花座果容易,无生理落果,果皮蓝黑色,着色极佳,果粉厚。果肉柔软多汁,品质上乘,不易裂果,挂果期长,商品性好,极耐贮运。[结论]摩尔多瓦葡萄丰产稳产,高抗霜霉病,果实品质优,综合经济性状良好,适宜在桂南高温高湿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究避雨栽培对葡萄酒花色苷组成及含量的影响,从而为提高"桂葡6号"葡萄酿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特色酿酒品种"桂葡6号"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桂葡6号"葡萄酒花色苷类物质的含量及比例随着瓶储期增加的变化,分析避雨栽培对花色苷含量及组成的影响。【结果】避雨栽培能显著提高"桂葡6号"'葡萄酒的花色苷总量、双糖苷含量及比例、甲基化含量及比例、花青素含量及比例,但对酰化及聚合物影响不大,对提升葡萄酒颜色的稳定性有积极作用。与露天栽培酒样相比,避雨栽培酒样红色调和黄色调更强,颜色更深;且随着瓶储期的增加,两种栽培酒样的花色苷总量显著降低,红色调及色度减弱,黄色调增强。【结论】避雨栽培能够提高"桂葡6号"葡萄酒颜色的稳定性,从而提升"桂葡6号"葡萄酒品质。  相似文献   
26.
薛进军  周咏梅  罗玫 《果树学报》2006,23(6):884-887
为了探讨不同树形对龙眼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龙眼幼树为试材,进行了整形修剪研究。试验从2002年幼树定植开始,设置纺锤形、开心形和圆头形(对照)3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到2004年12月,纺锤形、开心形和圆头形的树高分别为211、126、187cm,纺锤形和圆头形的树高显著高于开心形,纺锤形和圆头形之间的差异不显著;2004年纺锤形、开心形和圆头形的单株产量分别为5.10、4.56、1.10kg;2005年分别为10.30、5.90、1.80kg。纺锤形产量最高,开心形其次,圆头形最少,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纺锤形具有延长枝生长突出、枝量大、长树快、净光合速率比较高、早期产量高的显著优点,而且整形容易。  相似文献   
27.
时晓芳  林玲  张瑛  周咏梅  韦荣福 《园艺学报》2015,42(12):2535-2536
‘桂葡5号’是从‘黑后’芽变中选育出的酿酒葡萄新品种。果穗较大且果粒紧凑,果皮紫黑色,平均单穗质量300.0 g,每穗果粒90粒,百粒果质量280.9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0%,香气浓郁,果实出汁率75%,酿酒品质优良。在广西等亚热带地区可进行一年两收,丰产性强,对葡萄黑痘病及炭疽病的抗性强。  相似文献   
28.
使用不同量硫酸钾肥对桂葡3号葡萄夏造果进行树盘沟施处理,测定各处理夏果果实单粒重、果粒纵横径、果实钾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调查统计各处理后着色指数。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钾肥处理能显著提高桂葡3号葡萄夏果单粒重、果粒纵横径,增加果实风味和品质,提高果实商品价值,其中桂葡3号葡萄夏果生产中,在果实膨大期树盘每株施用硫酸钾肥750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9.
不同架式对阳光玫瑰葡萄夏果树体生长及坐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与其它架式相比,水平棚架栽培模式下,高宽垂型架式能显著提高阳光玫瑰葡萄树体生长量和单株穗数,果粒均匀,枝条生长旺盛,是适宜南方的树形。该架式可改变光照和通风条件,能改善葡萄树体营养和减轻病虫害发生,同时便于管理,节省劳力和架材,可为生产上葡萄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不同处理对桂葡6号葡萄扦插育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桂葡6号葡萄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根据3种不同基质、2种不同生根药剂、是否添加助剂设置不同组合处理,调查测定不同处理后扦插苗成活率、平均株高、平均叶片数。试验结果表明:与其它处理相比,桂葡6号葡萄扦插时采用1:1:1:1草炭土+椰康+蛭石+珍珠岩混合基质,插条用生根粉2000倍+加倍强5000倍或果实美10000倍+加倍强5000倍速蘸药液3~5 s后扦插,对促进成苗和提高扦插苗质量效果最佳,适宜南方的扦插方法,可为生产上酿酒葡萄扦插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