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为了探明有机渗透调节剂在耐盐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芸芥耐盐生态型和不耐盐生态型为试材,测定了盐胁迫下芸芥叶片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等。结果表明,渗透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两种生态型间均无明显差异;叶片渗透势和有机渗透调节剂之间没有呈现一致性的变化趋势;不同盐胁迫下,耐盐生态型较不耐盐生态型含有较多的脯氨酸,而在高盐胁迫下,在耐盐生态型中还检测到了高浓度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耐盐生态型中可溶性蛋白的总量缓慢增加,但当盐浓度大于200 mmol L-1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下降。这些结果初步证明,脯氨酸、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在盐胁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可作为选择耐盐芸芥的标准。  相似文献   
22.
甘肃河西灌溉农业区,由于其独特的光、热、水、气制种条件,玉米杂交制种产业发展迅速,生产的玉米杂交种子享誉国内市场,从而成为全国重要的玉米制种基地.为使玉米杂交制种更趋规范、程序化,现将近年普遍采用的玉米制种技术总结如下,可供甘肃河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的类似制种区域参考.  相似文献   
23.
白粒亚麻新品种张亚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粒亚麻新品种张亚2号是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白粒油用型亚麻品系8158-1为母本、红粒兼用型亚麻766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1997-1998年张掖地区亚麻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935.35 kg/hm^2,较对照品种7511、陇亚7号分别增产28.28%、17.94%。在2005-2006年甘肃省亚麻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1 956.1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8号减产3.71%。该品种籽粒白色,含油率42.32%,亚麻酸含量57.93%~60.48%,适宜河西走廊2 100 m以下的山川地,甘肃中东部水旱地,以及新疆、青海、宁夏等省(区)的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4.
<正> 一、概况世界禽肉生产发展很快,近十年来增长了50%以上,使禽肉产量在肉食品中占20—25%,而欧美一些主要国家达30%以上,在肉食品消费比重中上升为第三位。在禽肉生产中70—90%是来自于肉用仔鸡生产。增长较快的国家有巴西、苏联、拉丁美洲和中近东国家,目前,肉鸡生产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见  相似文献   
25.
北方旱寒区北移冬油菜生长发育特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采用多点试验,对冬油菜在原种植区(天水)与北移种植区(张掖等)的主要气候因子、越冬率、生育时期及经济性状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冬油菜北移后越冬率由原种植区的93.0%~100.0%降为40.0%~95.0%;生育期由280~284 d延至287~289 d,其冬前与冬后生长期缩短,而越冬期延长1倍左右,即140 d左右,整个生长期呈"短-长-短"的特点,即营养生长有效期缩短及营养生长至生殖生长的过渡期均缩短;株高与分枝部位降低,分枝数减少,单株角果数减少,但千粒重、角粒数等相对增加。冬油菜北移后产量发生了较大变化,抗寒性弱的早熟品种天油8号由原种植区的2 518.8 kg hm-2降为1 666.5 kg hm-2,减产34.0%,而抗寒性强的晚熟品种陇油6号等由原种植区的741 kg hm-2增加到3 333 kg hm-2,增幅349.5%。由于生长在相对恶劣的气候生态条件下,越冬期漫长而极端低温低,北移冬油菜栽培品种必须具备优异的抗寒性,同时采用合理播期和密度,保证冬前营养生长期和营养生长量,以确保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26.
27.
为全面了解张掖市内不同作物中的营养物质,打造高营养特色农作物种植示范、注册张掖市有机特色农副产品商标。本研究对张掖市富硒带29个作物品种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维及维生素、矿物质、脂肪酸、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筛选出品质优良的作物。结果表明:各作物中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胡麻2’中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5.30 g/100 g、40.10 g/100 g,种皮小米中四种总维生素含量最高,为721.08 g/100 g。黄参中三种总矿物质含量最高,为3.7×10~3g/100 g。几种脂肪酸总含量最高的作物为甜糯玉米,含量为98.00 g/100 g。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最高的作物分别为几种胡麻与黑小麦,总含量分别为5.34 g/100 g、10.22 g/100 g。29种作物中营养成分存在较大差别,黄参、‘胡麻1’、‘胡麻2’、‘胡麻3’、‘琉璃苣1’等这5个作物的品质得分最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较优良的食用作物。  相似文献   
28.
26份芸芥种质的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26份芸芥种质的耐盐性差异,本试验采用6个不同浓度盐溶液,包括0, 0.2%, 0.4%, 0.6%, 0.8% 和 1.0% NaCl处理芽期芸芥,测定了发芽率、胚根长等指标;筛选出0.6%、0.8% NaCl溶液处理苗期芸芥,测定了幼苗生长及耐盐生理相关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评价不同芸芥材料的耐盐性。 结果表明:(1) 0.6%盐胁迫所造成的芸芥萌发抑制率接近50%,0.8%盐胁迫基本造成了生长的停滞(发芽率8%),因此认为这两个浓度是盐胁迫抑制芸芥生长的阈值。(2) 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正常种苗率变小,其均值变化为57.62%~34.45%;苗高、根长、根鲜重、苗鲜重均下降,其中各指标的变幅分别为0.99~0.77 cm,0.69~0.44 cm,0.0034~0.0023 g,0.0244~0.0176 g。(3) 根据隶属函数总平均值大小将参试材料进行耐盐性分类:耐盐性较强的材料(0.6133≤隶属值总平均值≤0.7261),包括08武芸3-1等;耐盐性中等的材料(0.4274≤隶属值总平均值≤0.5911),包括临洮芸芥等;耐盐性较弱的材料(0.3894≤隶属值总平均值≤0.0280),包括13芸芥68-3等。(4) 耐盐材料中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耐盐性较差的材料。总之,26份芸芥种质材料对NaCl溶液胁迫的耐受性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苗期各指标筛选出的耐盐材料,可进一步用于耐盐育种与耐盐基因挖掘。  相似文献   
29.
为探讨大兴安岭林区蒙古栎地上生物量分配模式,并构建可加性生物量模型,采用破坏性取样法共采集了78株蒙古栎的干材、树皮、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其中31株通过全挖法收集根系生物量,计算地上各组分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分析其随胸径的变化趋势。以胸径、树高、冠幅为自变量,探讨各组分的最优生物模型;采用似乎不相关模型构建地上各组分生物量的可加性模型,采用留一交叉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干材占地上生物量的51%;随胸径的增加,干材生物量占比较为稳定,树枝生物量占比呈上升趋势,树皮和树叶则相反,根茎比表现为先急、后缓的下降趋势,均值为0. 36;所有生物量模型均表现出良好的拟合效果(调整决定系数R2Adj为0. 907~0. 984),采用胸径为自变量的根系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基于胸径和树高组合变量的干材和树皮生物量模型可取得较好结果,而以胸径和冠幅为自变量的树枝和树叶生物量模型效果最佳。本研究得出的生物量模型对大兴安岭蒙古栎生物量的核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水果轮廓特征提取的Zernike矩分水岭分割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果实轮廓特征的测量提取是了解水果等农作物发育过程中内部生理生态变化的重要手段。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ernike矩边缘检测的分水岭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葡萄果粒的轮廓特征提取。与传统的标记驱动分水岭算法相比,该算法利用Zernike矩边缘检测避免了标记对于轮廓的破坏,较好的保护了目标轮廓,从而减少了后续处理,提高了检测效率。最后,将用该算法所得到的轮廓和用传统的标记驱动分水岭算法所得到的轮廓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相较传统算法提高约6.9%左右,能够满足连续提取葡萄果粒的轮廓特征的要求。该方法可用于实时检测葡萄果粒的几何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