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有机肥又叫农家肥,是一种安全肥料.一般都含有农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和丰富的有机质,既含有氮、磷、钾,又含有硼、钼、锌、锰、铜等微量元素及生长刺激素.有机肥可减少土壤养分固定,提高化肥肥效;增加土壤微生物数减轻土壤污染量和提供所需要的能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增强土壤保肥性和缓冲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以及有机肥料的利用效率等问题,2011年,黑龙江省绥棱县65316部队副食品基地在试验田做了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肥试验.  相似文献   
12.
海底管道主动伴热维温技术作为被动保温方式的补充,拟在中国海上高黏、易凝原油,深水油气开发中进行应用,中国在自主应用海底管道主动伴热维温技术方面尚处空白,需要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应用案例的先进做法。通过调研分析认为:海底管道主动伴热维温技术可以适应各种水深海域,但目前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属于浅水区的北海海域。电加热/伴热技术由于适应性强、热效率高,特别是间接电伴热技术,将成为取代热流体伴热的重要选择。间接电伴热技术较直接电加热技术效率高、安全稳定,可实现长期运行,更适合海上油气物流的输送。集肤效应电伴热技术作为间接电伴热技术的一种,由于其安全性强、热效率高、沿线温度分布均匀且可监控,适合用于长距离海底管道的伴热维温,是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中国海底管道主动伴热维温技术需要在当前国家对重要装备国产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开展横向和纵向对比,加大应用研究力度,突破接线盒处连接点的可靠性等关键问题,早日实现海底管道集肤伴热技术国产化,为中国海上油气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素,减少氮素对植物生长的限制,增强土壤-菌根真菌-植物三者之间的氮素交流,在氮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从菌根真菌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菌根真菌影响植物氮代谢、菌根真菌对土壤氮循环的生态学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基于当前菌根真菌对植物氮素利用影响的研究现状,建议结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及环境基因组学技术,重点研究菌根真菌—植物共生体的氮转运机制,解析菌根真菌—植物—土壤间氮素交流的主要路径及基因互作网络,以期促进植物氮素利用率,减少氮肥的施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醇水提取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在510 nm下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浓度在0.02~0.10 mg/m L时,其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精密度试验中,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吸光度为0.420 5,RSD=0.740 7%;在重现性试验中,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质量比为9.091 mg/g,RSD=2.007%;在加样回收率试验中,其平均回收率为97.92%,RSD=1.568%。[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其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良好,可用来测定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Stoll)]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和分布。结果表明:轮纹异痂蝗触角为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雄性个体鞭节包括24个亚节,雌性个体鞭节包括23个亚节。雌雄个体均具有12种感受器,即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Ⅰ型和Ⅱ型)、锥形感受器(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腔锥形感受器、腔形感受器及Bhm氏鬃毛。根据各类感器的形态、分布和显微结构探讨了其可能承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试验于2009-2010年分别在江苏省棉花科技示范基地东台市(120°19' E, 32°52' N)和大丰市(120°28' E,33°12' N)进行。设置6个水平(0、150、300、375、450和600 kg hm–2)施氮量,研究土壤碱解氮浓度变化特征及对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初花后土壤碱解氮浓度的动态变化可用三次函数方程模拟,棉花生物量、氮素累积动态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土壤碱解氮浓度快速下降期的平均速率、持续时间分别与棉株生物量、氮素快速累积期的最大相对累积速率、持续时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在375 kg hm–2施氮量下,土壤碱解氮浓度快速下降期具最佳平均速率和持续时间,棉株生物量和氮素快速累积期有最优的累积特征值,棉花具有最优的生物量、氮素累积特征值,棉花产量最高、综合品质最优。高施氮量和低施氮量皆不利于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的累积。因此,适宜的施氮量及施氮运筹可调节棉花初花后土壤碱解氮浓度的动态变化,优化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的累积以及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的繁殖工作中,发情鉴定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通过发情鉴定不但可以判断奶牛发情是否正常,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可以判断奶牛的发情阶段,以便确定配种时间,从而提高受胎率。奶牛的发情鉴定通常以外部观察法、试情法和直肠检查法为主,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1阴道检查法应用阴道开张器插入奶牛阴道,检查其阴道粘膜的颜色、润滑度、子  相似文献   
18.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一种生殖系统疾病,多发于母牛产后,虽发病率高但是死亡率不高,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子宫内膜炎为常见奶牛疾病,尤其在产科疾病中占有相当大的位置,给奶牛带来了不少的危害。据国外一些相关数据表明.不孕奶牛中约有95%为子宫内膜炎所致,国内也有相关报道.不孕奶牛中约有68.3%为子宫内膜炎所致,由此可见,子宫内膜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严重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宝鸡市地膜小麦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试验和大面积调查,提出了选用高产优质的大穗大粒冬性品种,按区域合理确定适宜播期、播量、优化配肥一次深施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视“也在不断开拓,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进入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之中,人们享受着现代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与新鲜的刺激。在建筑领域,设计水平和建造技术也是不断攀升,以便满足人们提出的越来越多的要求。本文将重点探讨现代建筑设计的技巧与创新发展,以供相关人士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