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75篇
  免费   1825篇
  国内免费   2479篇
林业   1996篇
农学   1800篇
基础科学   1390篇
  2877篇
综合类   11596篇
农作物   1563篇
水产渔业   1492篇
畜牧兽医   4177篇
园艺   1575篇
植物保护   1513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546篇
  2022年   1207篇
  2021年   1353篇
  2020年   1267篇
  2019年   1132篇
  2018年   865篇
  2017年   1299篇
  2016年   974篇
  2015年   1360篇
  2014年   1383篇
  2013年   1658篇
  2012年   2076篇
  2011年   2105篇
  2010年   1896篇
  2009年   1712篇
  2008年   1829篇
  2007年   1653篇
  2006年   1410篇
  2005年   1065篇
  2004年   655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395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利用土壤筛选紫花苜蓿高效共生根瘤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西北地区土壤试管栽培法对12株不同地区来源的根瘤茵和2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品系)进行接种效果的研究,旨在使筛选结果尽量接近实际生产环境,筛选出符合实际效果的高效共生菌株。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根瘤菌之间表现出共生效果的多样性。绝大多数接种根瘤菌的紫花苜蓿在总瘤数、有效瘤数、地上部干质量方面与不接种的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7%~240%,10%~367%,7%~150%。根瘤菌与紫花苜蓿品种之间存在着互作关系,且受土壤因子尤其是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初步筛选出的与2个紫花苜蓿品种(品系)最佳共生匹配的根瘤菌菌株分别是:中苜一号的73317,01006,01055;金皇后的83092,01006,01055。  相似文献   
122.
密花香薷挥发油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对密花香薷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分离出93个峰,确认了其中的84种化合物,其含量占全油的88.34%.主要化学成分为大根香叶烯(18.83%);D-柠檬烯(11.17%);2,5,5-三四基-1,3,6-庚三烯(6.30%);6-亚甲基-双环[3,1,0]己烷(5.90%);氧化石竹烯(3.94%);石竹烯(3.36%);4-碳-3,5-二甲基环己-1-烯(2.88%);α-3-环己烯-1-醇(2.06%).  相似文献   
123.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第 19期(孵化 72h)性腺中的PGCs,对其应用不同的冷冻保护液和不同的平衡方法进行冷冻保存,并于复苏后进行体外培养。复苏后的PGCS用台盼蓝染色检测其存活率,结果发现:从第 19期性腺中获取的PGCs在同一种冷冻保护液下,采用不同的平衡方法进行冷冻,对PGCs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P<0.05)或极显著影响(P<0.01);平衡方法相同,在不同冷冻保护液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 (P<0.01)差异。PGCs经体外培养 24h后再进行冷冻保存,复苏后其存活率、体外培养存活时间均极显著(P<0.01)短于分离后直接冷冻的PGCs。  相似文献   
124.
大豆多肽的性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亚萍  冯杰 《饲料研究》2005,(11):26-29
大豆多肽(Soy peptide)是大豆蛋白质经酶解作用后的多肽分子混合物。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肽具有更好的理化性质,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在机体内具有更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5.
黄羽肉鸡育肥期维生素A、E适宜添加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体重和脚胫颜色度接近的56日龄黄羽肉鸡共960只,随机分为16个处理组,每处理60只鸡。采用双因子4×4水平的随机试验设计,4个维生素A添加水平(0、5000、10000、20000IU/kg)和4个维生素E添加水平(0、30、60、120IU/kg)。结果表明:在维生素A0~10000IU/kg、维生素E0~60IU/kg范围内,黄羽肉鸡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逐渐提高;日粮维生素A添加量超过10000IU/kg,血浆中维生素E含量有下降趋势。高水平维生素A(20000IU/kg),升高血浆TBARS值,大剂量维生素E(120IU/kg),提高机体脂质稳定性。日粮添加20000IU/kg维生素A对色素的沉积有抑制作用,随维生素E水平的上升,皮肤的颜色指数呈现上升趋势。维生素A和E含量及其互作对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黄羽肉鸡育肥期维生素A、E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5000~10000IU/kg,30~60IU/kg。  相似文献   
126.
丝兰皂甙对绵羊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2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雄性东北细毛羊,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饲喂0、100、200、300mg/kg水平丝兰皂甙,研究其对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对试羊采食后的0、2、4、6、8h瘤胃内环境指标进行测定,各组在同一时间点pH无显著差异(P〉0.05),但总体上随着丝兰皂甙添加水平的上升,pH随时间变化有变缓趋势;300mg/kg组较对照组4h和6h乙酸浓度下降15.1%和19.8%,丙酸浓度则提高22.7%和22.9%,差异显著(P〈0.05),各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100、200、300mg/kg组对氨的抑制率分别为17.17%、29.84%和27.12%,200mg/kg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8d后,测定试羊血液生化指标,各组均处正常生理范围内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7.
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LC/MSn) 同时快速、准确测定蜂蜜中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和呋喃妥英4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代谢物。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在酸性条件下经过邻硝基苯甲醛衍生化, 液相萃取后经色谱分离, 利用二级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加标样品平均回收率达到64% ~79%, 定量下限(LOQ) 为0 1~1μg·kg-1, 检测限(LOD) 达到0 05~0 5μg·kg-1。该方法测定结果满足欧盟(EU)对进口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的残留要求。  相似文献   
128.
2004初从正常鸭群中分离到一株鸭源禽流感病毒,命名为A/Duck/HN/4/2004(H6N2)。经对血凝素基因(HA)序列分析发现HA基因全长为1744bp,共编码566个氨基酸,在裂解位点仅含一个碱性氨基酸-精氨酸(R),符合LPAIV的标准。将所得基因序列与已发表的同一亚型参考序列分析表明,与H6亚型流感HA基因同源性为89.2%-97.1%,经分子遗传演化分析表明本次分离株与香港分离株A/Duck/Hong Kong/3600/99(H6N2)、A/Duck/Hong Kong/3600/99(H6N2)最近。  相似文献   
129.
北京油鸡胚胎成纤维细胞系建立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取组织块直接培养法,对北京油鸡胚胎组织进行原代和继代培养,成功地建立了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培养细胞进行了形态学、细胞生长动力学观察,以及核型和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的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该细胞系的群体倍增时间(PDT)为24h;细胞染色体中二倍体占主体,为76%~88%;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图谱与本室其它细胞系有明显差别;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检测呈阴性。该细胞系的建立,使北京油鸡这一国家重要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保存下来,也为基因组文库和体细胞克隆等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30.
选取144头18日龄断奶,体重5.6kg的杜大长三元杂仔猪,按体重和性别分成6个处理,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8头仔猪,研究纳豆菌(Natto)和甘露寡糖(MOS)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pH、微生物区系和小肠黏膜形态的影响。结果为:(1)Natto、MOS均有降低仔猪肠道pH的趋势(P>0.05),Natto与MOS联用时显著降低仔猪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的pH(P<0.05);(2)Natto提高了仔猪结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提高结肠黏膜中乳酸杆菌数量(P<0.05),MOS提高了仔猪结肠内容物和黏膜中乳酸杆菌数量(P<0.05),2g/kg的MOS组使结肠内容物和黏膜中大肠杆菌数下降(P<0.05)。Natto与MOS联用时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量下降(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金霉素组(P<0.05),黏膜中乳酸杆菌数量上升,大肠杆菌数下降,与空白组、金霉素组有显著差异(P<0.05);(3)Natto及联用组都显著提高了小肠黏膜的绒毛高度(P<0.05),但处理组间隐窝深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Natto组、1g/kg的MOS组及联用组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显著上升(P<0.05)。试验说明,纳豆菌和甘露寡糖通过调节肠道内容物及黏膜中微生物区系,降低肠道pH,以维持仔猪肠黏膜正常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