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5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50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黄兵 《饲料广角》2006,(14):10-12,16
1 行情回顾 2006年第二季度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完美风暴,以黄金、铜、原油为首的商品市场出现了疯狂的上涨,市场资金蜂拥而上,持仓、成交持续放大。大宗商品价格在天价区间运行。存在即合理,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但农产品大豆、豆粕与其他火热商品相比,就显得冷清,整个二季度,豆类市场价格几乎无像样的涨跌之势,而市场各种各样的良好预期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又一次地让市场否定。  相似文献   
42.
43.
用ELISA对1998年1月至1999年5月山东省11个地区养鸡场(户)的鸡群进行了禽流感血清学检测,同时用HI试验分析了鸡群血清样品的禽流感HA血清亚型,对类似鸡新城疫的发病蛋鸡群亦作了血清学测定。结果发现,大部分地区的所检鸡群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禽流感病毒感染,感染类型为禽流感H9血清亚型。  相似文献   
44.
作者通过10997只鸡的田间试验证明,在饲料里含有125ppm的尼卡巴嗪与可爱丹、球虫宁、痢特灵、盐霉素进行比较。存活率尼卡巴嗪比对照组增加1.19%,相对增重,尼比对照组每只鸡增加达100克左右,饲料利用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饲料里尼卡巴嗪,以含量分别为125ppm,250ppm,625ppm,1250ppm,任鸡自由采食60天,临床上未发现各组鸡有中毒症状。各组鸡只进行组织切片观察,未发现肌胃、肝、肠、肾有任何明显的中毒性病变。1250ppm组有肠绒毛断裂,管腔内有浆液性渗出物,集合管上皮也见脱落。  相似文献   
45.
柔嫩艾美耳球虫纯种的初步确定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上海郊县鸡场采集粪便,分离球虫。经实验室繁殖和采用单卵囊感染技术,获得了一个纯种球虫。该种球虫寄生于盲肠,轻度感染,在肠的浆膜面可见针尖状出血点;严重感染,则盲肠极度肿大,肠壁布满出血点和白色小结节,随后肠管内形成较硬的干酪样肠芯,镜检可见大量卵囊。卵囊呈宽卵圆形和卵圆形,经测200个卵囊,其大小范围为17.5~30.0×12.5~25.0微米,平均为21.81±2.18×17.79±1.93微米,形状指数1.23。卵囊内有1个折光性极粒,无外残体,孢子囊有斯氏体,无内残体。测120个孢子囊,其大小范围为10.0~13.0×5.0~7.5微米,平均11.49±0.91×6.35±0.76微米。未观察到卵膜孔和极帽。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小时,潜伏期141小时,最大裂殖体56.25微米。感染后4天半,粪便开始带血,5天到5天半,出血达高峰,并出现死亡。对照国内外文献,初步确定为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Railliet和Lucet,1891)Fantham,1909]。用此卵囊对鸡作致病性试验,挑选60羽体况相近的13日龄伊莎公鸡,分为5组,1个不感染组,4个感染组每羽感染剂量分别为1万、5万、10万和20万个孢子化卵囊。感染后一周结束试验,以平均增重、死亡率和盲肠病变记分作试验指标。结果为所有感染组与不感染组的平均增重差异达到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水平,各感染组间1~10万组与20万组和1万组与10万组的增重差异达极显著;各感染组的死亡率分别为8.33%、33.33%、50%和75%;盲肠病变记分1万组为2.25,5~20万组为3.08~3.92。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性很强,鸡一旦感染,其增重会受到影响,严重感染则造成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46.
为构建柔嫩艾美耳球虫棒状体颈部蛋白2(Eimeria tenella rhoptry neck protein 2,EtRON2)基因的重组质粒pCAGGS-EtRON2,并转染293T细胞进行表达,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其核心编码区的一部分,将其克隆至pGEM-Teasy载体,构建pGEM-Teasy-EtRON2质粒,双酶切出目的片段后与相应酶切的真核表达载体pCAGGS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AGGS-EtRON2。该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293T细胞进行表达,分别用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EtRON2基因的表达情况。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AGGS-EtRON2经过双酶切鉴定,可见一条大小约为1172 bp的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所登录序列完全一致;免疫印迹实验可见大小约为43 kDa的目的蛋白条带,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可以检测到特异性红色荧光。研究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EtRON2的真核表达质粒pCAGGS-EtRON2,并在真核细胞中获得表达,为深入研究EtRON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扩增、克隆和表达了水肿病大肠杆菌的致病因子F18ab 菌毛的主要亚单位FedA全基因(包括信号肽序列),并与现有的另一致病因子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A亚单位基因(stx 2eA)连接,然后进行联合表达。同时用已制备的抗Stx 2eA 单克隆抗体和抗F18ab菌毛单克隆抗体对联合表达的融合蛋白质进行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48.
为构建柔嫩艾美耳球虫钙依赖蛋白激酶3(Eimeda tenella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3,EtCDPK3)基因的重组质粒pCAGGS-EtCDPK3,并转染293T细胞进行表达,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其含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序列,将其克隆至pGEM.Teasy载体,构建pGEM—Teasy-EtCDPK3重组质粒,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后与相应酶切的真核表达载体pCAGGS连接,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AGGS-EtCDPK3。该重组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293T细胞进行表达,分别用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EtCDPK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所构建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AGGS—EtCDPK3经过双酶切鉴定,可见1条大小约为1302by的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实验室已获得的EtCDPK3序列完全一致;Western blot结果可见大小约为49kDa的目的蛋白条带,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可以检测到红色荧光。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EtCDPK3的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AGGS-EtCDPK3,并在真核细胞中获得表达,为深入研究EtCDPK3的功能和制备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9.
研究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蔬菜中11种极性、亲水性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使用酸化乙腈和EN 15662萃取包提取, PSA净化, HILIC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离子化, MRM (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使用基质标外标法定性定量。11种农药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 R2均>0.992;方法定量限为0.04~8.00μg/kg。各农药在其添加水平内,平均回收率为66.9%~114.5%,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为0.8%~9.6%。该方法快速、简便,有较好的检测灵敏度与准确度,满足多种极性、亲水性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和N基因遗传变异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1992—2005年分离的IBV毒株的纤突蛋白(S1)和核衣壳蛋白(N)基因分别进行克隆测序,结合在GenBank中发表的IBV S1和N基因的序列,对其不同毒株的S1或N基因片段和全长、S1和N基因全长分别进行遗传变异的研究,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1.5进行同源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IBV毒株N或S1基因片段与其全长之间遗传变异高度相关,核苷酸r≥0.892,氨基酸0.854≤r≤0.968;但S1与N基因全长之间核苷酸的遗传变异相关性相对较低一些,而且有些毒株间S1基因同源性很低(r=0.645),但N基因同源性仍很高,显示每个基因变异的独立性。国内IBV疫苗株之间S1和N基因核苷酸高度同源(S1≥97.3%;N≥90.7%),而野毒株与疫苗株相比S1和N基因同源性均较低(S1≤84.3%;N≤87.1%),这也可能与常规疫苗对IBV野毒株不能有效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