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5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检测鸡蛋中5种青霉素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鸡蛋经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旋转蒸发浓缩和衍生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结果显示,氨苄西林(ampicillin,AMP)、氯唑西林(cloxacillin,CLO)、苯唑西林(oxacillin,OXA)、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O)及普鲁卡因青霉素(penicillins G procaine,PRO)在10~1 000 μg/kg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检测限为1.5 μg/kg(S/N=3),定量限为5.0 μg/kg(S/N=10),添加平均回收率为62.04%~93.13%,相对标准偏差为3.91%~13.69%,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3.98%~14.71%,批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26%~12.71%。表明本试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重复性和灵敏度较高,适用于鸡蛋中的5种青霉素类药物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02.
为筛选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与沼液配比培养食用菌的适宜培养基组合,选用PDA与沼液按一定体积比例(10∶0、9∶1、7∶3、5∶5、3∶7)配比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进行杏鲍菇、白灵菇、茶树菇、香菇和平菇5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PDA与沼液配比为10∶0、9∶1、5∶5、3∶7、7∶3时分别适宜香菇、平菇、杏鲍菇、杨树姑和白灵菇菌丝的生长,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8.59mm/d、17.28mm/d、12.10mm/d、11.04mm/d和14.71mm/d。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苦荞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贵州威宁种植的苦荞为材料,通过蛋白质含量测定、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测定对碱溶酸沉法提取苦荞粗蛋白和Osborne法分级提取苦荞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通过碱溶酸沉法提取能获得大量的可溶性蛋白,Osborne法提取的蛋白虽然含量较低但获得的种类较多;各种蛋白均具有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其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清蛋白、碱溶酸沉法提取的粗蛋白、谷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结论]碱溶酸沉法和Osborne法提取的苦荞蛋白均具有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4.
为探明纽荷尔脐橙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对产量的影响,对赣南30个不同产量脐橙园纽荷尔脐橙叶片矿质营养元素进行分析,为赣南脐橙园营养诊断施肥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低产、中产和高产脐橙园的纽荷尔脐橙叶片N和K含量均高于适宜范围,P、Fe和B含量均处于适宜范围或以上,Mo含量均处于适宜范围,仅个别脐橙园的纽荷尔脐橙叶片S、Mn含量低于适宜范围;部分脐橙园的纽荷尔脐橙叶片Ca和Cu含量低于适宜范围;不同产量脐橙园的纽荷尔脐橙叶片Mg和Zn含量均存在缺乏问题,且低产脐橙园的纽荷尔脐橙叶片Mg和Zn含量与中、高产脐橙园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因而,所有被调查的脐橙园的纽荷尔脐橙叶片均不存在N、P、K、Fe、Mo和B缺乏问题,脐橙园低产并非S、Mn、Ca和Cu不足所致,而与Mg和Zn的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105.
三峡库区部分柑桔园土壤营养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研究了三峡库区忠县、丰都县和北碚区3个县(区)27个柑桔园10~35 cm土层4种土壤类型的营养状况并对其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柑桔园土壤pH值多数适宜柑桔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处于低水平;多数果园土壤大量元素的有效含量处于缺乏范围;中量元素有效Ca和Mg含量较为丰富,S含量较低;微量元素的有效含量多数处于适宜范围,但碱性紫色土有效Fe和Zn含量较少;土壤pH值与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其他有效营养元素含量影响显著.综合评价三峡库区柑桔园4种土壤类型的肥力水平依次为:水稻土>酸性紫色土>黄壤土>碱性紫色土.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成土母质及土壤受侵蚀程度不同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索一种由叶片直接诱导不定根的方法,并试图回答光质是否能促进蓝花丹不定根中白花丹素积累。【方法】首先以无菌叶片为组培外植体,采用NAA和KT激素组合直接诱导出不定根,在此基础上,用不同的光质(红光、蓝光、不同比例的红蓝复合光)处理不定根,测定其干物质及白花丹素积累量。【结果】结果表明:(1)所有添加NAA处理均能直接诱导叶片产生不定根,未添加NAA处理生根率为零。NAA中添加KT会延迟不定根发生的时点,但能产生更多的不定根;(2)单蓝光抑制蓝花丹叶片不定根干物质的积累,单红光则没有显著影响,复合作用后,红蓝光3∶1与1∶1时呈现出促进作用,随着蓝光比例的增加又显现为抑制作用;(3)单蓝光、红蓝光1∶3、1∶1的促进不定根中白花丹素的积累作用最强,红光比例超过蓝光时则不利白花丹素的积累,单红光也有同样的不利作用。所有处理的白花丹素含量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第30天时的含量最高。【结论】在蓝花丹叶片诱导不定根发生过程中NAA是主导激素,KT与NAA交互作用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不定根产量,故以NAA 0.5 mg/L+KT 0.1 mg/L诱导蓝花丹叶片不定根发生的效果最佳。光质对蓝花丹不定根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以及生长发育有着显著影响,且红、蓝光对它们的作用呈现相反的作用。红、蓝光1∶1的光质对不定根连续处理30 d可得到单位时间含量较高的白花丹素。  相似文献   
107.
雷霆  胡月明  王兵  王腾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55-10957,10963
针对近年以广东省作为试点开展实施的"三旧"改造规划,通过对广东省高州市"三旧"改造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构建"三旧"改造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改造实施后对土地集约利用提升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改造实施后对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的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为"三旧"改造的实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更深入了解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分布规律和特征,该研究以200—2005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白河堡、汉石桥、怀沙河怀九河、金牛湖、拒马河、野鸭湖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湿地植物划分为水生、湿生、中生和旱生4个类群,最后分析了典型湿地植物的分布特征和湿地入侵种的现状. 研究区域内共记录湿地维管束植物74科,193属,314种;温带成分、热带成分和世界分布成分在其属的分布类型中占绝对优势,根据区系特征可将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3类;保护区内酸模叶蓼、薄荷、野大豆、旋覆花、水棘针和芦苇等植物分布较广,菖蒲、黑三棱、鳢肠等分布范围窄;共记录入侵植物11种,未见有害检疫种. 北京湿地水资源缺乏导致植物类群变化及中生和旱生植物扩散;湿地水陆过渡带面积大小是造成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区类型的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入侵种尚未造成明显危害,但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9.
桑椹品质评价因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38个果桑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其可溶性固形物、多酚、蛋白质等10个指标进行水平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研究影响桑椹品质的主要因子。水平分析表明,直接反应桑椹外观颜色的花色苷及与风味口感密切相关的糖酸比、固酸比、总酸和还原糖的变异系数较大,达50.00%左右;因子分析表明,综合风味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高,达到44.83%;其次是功能因子,最后是营养因子。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最终以其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酸、糖酸比、花色苷、多酚、黄酮和蛋白质8个指标作为影响桑椹品质的主要因子。以综合风味因子、功能因子和总酸为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将38个果桑品种分为5类,其中:一、二、三类主要特点分别为酸甜适中、较甜、干物质含量高且口感偏甜,均适合鲜食;第四类风味不佳且功能物质含量较少,适合作为加工原料;第五类糖酸比最低,但是功能物质含量突出,适合作为功能产品的研发原料。  相似文献   
110.
本试验以菁松皓月、两广二号、华康2号、华康3号、872×871 5个蚕品种为材料,进行全龄人工饲料适应性筛选养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广二号、菁松皓月的4龄健蛹率、4龄结茧率、F1代两日孵化率等指标皆高于华康2号、华康3号和872×871品种,整个饲养周期中两广二号生长发育整齐度高,极少见病死蚕,健康性明显优于其他品种。经过一个家蚕饲养世代的调查研究,结合5个蚕品种试验综合表现得出,两广二号对饲料适应性最强,健康指标、产丝量指标、产卵质量、F1代孵化情况等都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