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0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590篇
林业   938篇
农学   872篇
基础科学   711篇
  653篇
综合类   4942篇
农作物   712篇
水产渔业   460篇
畜牧兽医   2624篇
园艺   881篇
植物保护   294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482篇
  2018年   508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52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728篇
  2013年   619篇
  2012年   662篇
  2011年   721篇
  2010年   728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592篇
  2006年   518篇
  2005年   402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349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文解析玉米生产环节对饲料原料真菌毒素产生的影响途径,提出了预防玉米及其饲料原料真菌毒素污染可采取的综合技术对策,主要有选育推广抗病虫新品种、采取措施及时预防病虫害,精细化区域品种布局、推广应用玉米籽粒高效脱水技术,适时收获,规范玉米籽粒晾晒、运输及贮存过程,加强玉米籽粒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手段和质量分级标准完善,以期从玉米制品特别是饲料产品源头上高效控制真菌毒素污染,为提高我国玉米及其饲料制品质量,确保人畜健康和玉米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2.
为了分析无乳链球菌牛源株ATCC13813与人源株A909差异蛋白质组,提取ATCC13813与A909全菌蛋白,iTRAQ技术标记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鉴定和定量,质谱数据通过Mascot 2.2和Proteome discoverer 1.4软件分析,并对差异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 pathway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差异表达蛋白350个(P0.05),与ATCC13813相比,在A909中上调表达蛋白174个(比值1.5),下调表达蛋白176个(比值0.667)。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这些蛋白主要涵盖28个生物学功能,14个通路。本研究为阐明不同宿主来源株无乳链球菌致病性差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3.
作为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品类型,子粒用玉米收获时含水率是决定玉米子粒机械化直收质量、储藏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收获期子粒含水率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机械化粒收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影响玉米及其制品质量与安全生产、限制玉米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的重要经济与技术问题。对国内外促进玉米子粒脱水的农艺措施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未来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在选用适宜子粒机械化直收优良品种的前提下,应结合各区域不同熟期品种的精细化布局,通过不断改进种植模式、优化养分和水分精准运筹方式,创新适时冠层结构调控措施,研发高效促脱水化学调控产品等关键栽培技术途径,建立生育后期子粒灌浆和脱水动力学协同关系,营造通透群体微区环境,加速子粒水分散失;收获时间调节方面,除了依据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前后的子粒脱水动力学进程、种植规模、市场供需格局和农机调度管理等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田间倒伏、落穗、穗腐、虫害及野生动物破坏导致的产量损失;此外,应加强与关键技术措施相配套的轻简化农机装备的有效研制,将农艺农机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玉米子粒机械化直收技术应用,促进我国玉米及其制品质量与安全,提升玉米生产竞争力,实现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4.
以普通白菜品种苏州青为试验材料,采用穴盘基质栽培方法,研究温室覆盖不同光伏组件密度对普通白菜生长、光合作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0%光伏板覆盖处理的普通白菜株高、叶片数和叶面积比对照显著降低了27.34%、12.50%和22.64%,而33%光伏板覆盖处理对普通白菜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除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外,光伏板覆盖(33%和50%)处理对普通白菜有机酸、硝酸盐、VC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植株气体交换参数及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亦不显著;50%光伏板覆盖处理显著降低了普通白菜单株质量和单个穴盘产量,而33%光伏板覆盖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综上,33%光伏板覆盖温室可用于普通白菜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135.
(一)分娩舍仔猪腹泻的原因1.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力。新生仔猪通常只有从初乳中获取免疫球蛋白才能初步建立免疫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虽很高,但下降也快,仔猪肠道免疫应答能力也低下,易受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致病。  相似文献   
136.
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的对象,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其心理的健康状况对于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构建和谐校园语境下,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构建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平台是实现大学生心理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7.
【目的】全面评价陕西液态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AFM_1)污染状况及其产生的健康风险。【方法】于2018年上半年在陕西全省范围内城市、县城及乡镇采集液态奶样本111份进行检测,结合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库中液态奶消费数据,对不同人群通过液态奶对AFM_1的摄入水平进行分析。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确立的AFM_1暴露引发肝癌风险公式和安全限值两种方法,分析描述相关健康风险。【结果】111份液态奶样本中95份检出AFM_1,但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平均含量为23.95 ng/kg。不同性别年龄组中,一般人群对AFM_1的平均摄入量为0.004~0.082 ng/(kg·d),肝癌风险为0.010~0.225例/(亿人·年),消费人群对AFM_1平均摄入量为0.041~0.272 ng/(kg·d),肝癌风险为0.113~0.745例/(亿人·年)。【结论】陕西液态牛奶中AFM_1污染引发的健康风险总体较低,但需对部分低年龄段(2~11岁)液态奶消费人群AFM_1膳食暴露引发的健康风险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38.
为探明北方地区常见蔬菜中Cd的健康风险,以北京地区Cd污染的大棚菜地土壤为对象,利用盆栽实验测定了韭菜和小油菜对Cd的吸收、转运特征及2种修复剂(沸石+蚯蚓粪,凹凸棒+蚯蚓粪)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基于体外模拟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污染土壤修复前、后的2种蔬菜中Cd的有效性及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上的2种蔬菜中Cd含量均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但2种蔬菜对Cd的吸收具有显著差异,小油菜中Cd的含量为韭菜的2.04倍;体外模拟法测定结果表明,韭菜和小油菜中Cd在模拟人体胃液中的有效浓度分别为0.027、0.039 mg·kg-1,韭菜中的Cd对人体具有更高的生物有效性;基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2种蔬菜中Cd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上种植的2种蔬菜中Cd对人体具有较高的致癌风险,其中,对0~6岁儿童的致癌风险大于成人(>18岁)的风险;添加修复剂可使韭菜和小油菜中Cd含量最大分别降低65.2%和72.3%;2种修复剂处理的韭菜与小油菜中Cd的生物有效性和致癌风险值显著下降,其中凹凸棒+蚯蚓粪处理土壤的2种蔬菜中Cd的致癌风险值接近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39.
140.
东北地区春玉米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和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量施氮是目前玉米栽培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基于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计算得出的氮营养指数是诊断氮营养丰缺的重要手段。基于东北地区4个生态点的试验数据,构建了东北地区春玉米临界氮稀释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氮营养指数模型和需氮量模型,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玉米地上部临界氮浓度与生物量符合幂函数关系。利用独立试验资料对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进行检验,发现基于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计算的氮营养指数可以准确诊断玉米植株的氮营养状况,并计算出实时的氮素需求量。该研究建立的东北地区春玉米临界氮稀释模型可以为该地区春玉米的氮营养诊断和动态调控提供较好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