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及其近似种的16S序列差异,设计了一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特异性引物Ps2r/Ps3r,该引物能从供试的7株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中特异性扩增出一条268 bp的预期条带,供试的32株近似种菌株都没有扩增产物;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其它5对特异性引物相比,除引物PSA/PSB外,引物DEP1/DEP2、ES16/ESIG2c、HRP1d/HRP3c和CPSL1/CPSR2c在不同程度上对部分近似种菌株出现了扩增。试验结果表明,引物Ps2r/Ps3r和PSA/PSB能特异性扩增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得到预期的扩增产物。对不同系列稀释度的DNA和玉米样品中病菌的检测结果表明,由引物Ps1/Ps4和Ps2r/Ps3r组合的巢式PCR方法的检测灵敏度高于引物ITSA/ITSB和PSA/PSB组合的巢式PCR方法,也高于Bio-PCR检测方法;前者可以检测到玉米种子中300 cfu/sample的目的细菌,该检测方法在进境玉米种子样品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检疫中具有比较理想的应有潜力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2.
从感病的豆天蛾幼虫中分离和纯化了一种新的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bNPV).为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提取了基因组DNA,采用Shotgun方法构建了病毒DNA的文库,对其中一些克隆分析发现一长度为465 bp的读码框,编码154个氨基酸,在GenBank中没有发现同源性极高的核苷酸序列.但该基因的编码产物与sod基因同源性较高,与NPVs及GVs的同源性分别为67%~82%和54%~59%,并且更接近于II类NPV.在CbNPVsod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中一些与SOD活性相关的位点及维持空间构型二硫键的位点均保守.CbNPV的全基因组序列有待进一步解析.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病毒基因感染昆虫宿主的分子机制。【方法】从自然界分离和鉴定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MNPV)的遗传突变株,筛选到少多角体基因突变株-SpltMNPV B型株,克隆该株的少多角体基因(fp25K)。对不同株系SpltMNPV的fp25K进行序列分析、病毒感染的细胞培养和虫体感染试验。【结果】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与中国株相比,A型和C型分别发生了4个和3个核苷酸改变,但编码的氨基酸不变;B型株3′端核苷酸发生了多处缺失和一处插入,导致FP25K蛋白C端21个氨基酸改变。病毒感染的细胞培养试验表明,fp25K基因突变导致多角体明显减少的表型。虫体试验表明,感染fp25K突变的SpltMNPV B型株的宿主液化减弱。【结论】SpltMNPV B型株是一株自然的少多角体遗传突变株,该突变株可用于更深入地解析少多角体表型成因、病毒感染后虫尸降解和液化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6种金属离子对灵芝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的离子浓度范围内,Mn2+抑制灵芝纤维素酶的CMC酶活、FP酶活和木聚糖酶活;Zn2+抑制灵芝FP酶活和木聚糖酶活,却促进CMC酶活;Mg2+对纤维素酶的CMC酶活和FP酶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浓度高时会抑制木聚糖酶活;Cu2+在低浓度时,激活灵芝产的木聚糖酶,其他浓度会抑制纤维素酶活性及木聚糖酶酶活;K+对纤维素酶的CMC酶活和FP酶活促进作用小,对木聚糖酶活的抑制作用也小;Fe2+抑制CMC酶活,低浓度抑制FP酶活,高浓度抑制FP酶活,对木聚糖酶活性的作用却相反。  相似文献   
35.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Ⅱ(Spodoptera litur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MNPVⅡ)是一种新发现的繁殖率和毒力极强的病毒株,其全基因组序列已经测定,共149个ORFs.对SpltMNPVⅡ BV和ODV的质谱分析表明,ORF59位于ODV中,是一个功能未知的ORF.本研究根据SpltMNPVⅡ ORF59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克隆了ORF59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片段上游具有4个TATA box,一个早期启动子CAGT和一个晚期启动子ATAAG.读码框含645 bp,编码21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推定分子量为25.4 ku.将ORF59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BL21中融合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在约29 ku处有特异性表达条带,经Western blot验证该蛋白即为融合表达的目的蛋白.融合表达产物经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ORF59多克隆抗体.上述结果为深入研究ORF59的结构与功能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6.
桑椹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桑椹色素是一种新型的食用天然色素,属花青素类的水溶性色素,饮料制品以万分之二着色,色感好,无异味。提取时可用纯水作溶剂,干桑果的料液配比以1:10、提取温度以75℃、提取时间以2小时为宜,用二次浸提工艺,色素得率可达73.36%。  相似文献   
37.
今年,在一片重视、加强农业的呼声中,化肥、农药、农膜三大重要农贸商品的产销,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化肥则又是焦点的焦点。 不能为人们所理解的是,早在去年10月份,国务院、省政府就已出台了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明确化肥经营渠道严格限定在“一主两辅”的范围  相似文献   
38.
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 ℃,最适pH值为4,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无机盐为KH2PO4+ MgSO4·7H2O.  相似文献   
39.
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是目前唯一能够采用腐生栽培的方法进行菇房人工栽培的牛肝菌类食用菌。在野外,暗褐网柄牛肝菌与蚧虫和植物根系能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菌腔虫瘿",并寄宿在植物根部。通过长期野外跟踪调查,对菌腔虫瘿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发现,菌腔虫瘿的季节变化规律可划分为两季:雨水季(4~11月)和干旱季(12月~翌年3月)。在雨水季,多数菌腔虫瘿表面光滑、有色泽;虫瘿内部的蚧虫比较活跃,繁殖速度快,腔室内的虫龄结构复杂多样,菌腔虫瘿繁殖、转移和扩散到新根部位的速度较快;在干旱季节,菌腔虫瘿颜色变暗,表面粗糙甚至长霉菌;菌腔虫瘿内部的蚧虫繁殖速度较慢,虫龄结构相对单一,菌腔虫瘿繁殖及转移、扩散速度较慢。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与菌腔虫瘿的变化规律一致,雨水季节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茬数多、产量高,而干旱季节几乎无子实体形成;在4个调查点中,菌腔虫瘿数量与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数量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74、0.861、0.904、0.815,在一定程度上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数量与菌腔虫瘿数量总体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lbi NPV)和雀纹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hja NPV)的光解酶是否具有修复由紫外线辐射引起的DNA损伤的功能,本试验分析了2种光解酶基因对大肠杆菌和家蚕(Bm)细胞抵御紫外线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来源于Thja NPV的野生型光解酶基因(Thjaphr)的表达显著提高了大肠杆菌的光修复能力,而来源于Clbi NPV的突变型光解酶基因(Clbiphr)没有光修复功能。在紫外线处理的Bm细胞中,野生型及突变型光解酶基因均没有表现出光修复活性。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Thjaphr及Clbi NPV光解酶基因大的开放阅读框(Clbiphr2)定位于家蚕细胞的细胞核,小的开放阅读框(Clbiphr1)仅在细胞质中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