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草炭和红壤土为覆土材料,设置7个不同的草炭比例栽培暗褐网柄牛肝菌,观察每个处理菌丝生长情况,记录出菇率、成熟率及子实体平均单重。结果表明,覆土材料添加草炭在菌丝生长,子实体平均单重,出菇率、成熟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不添加的,当草炭比例添加到50%时,出菇率、成熟率分别达到96.3%和88.0%,子实体平均单重最重,达到113.2 g,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10个暗褐网柄牛肝菌发生地的土样为试材,调查发生地的生境及出菇情况,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研究土壤肥力对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发生地的海拔范围在613~1 370 m,东经100°05'~101°32',北纬21°40'~25°03';暗褐网柄牛肝菌出菇较好的是嘎栋的凤凰木树下,每3 m2≥1个,其次是临沧幸福镇的枇杷树下,每4 m2≥1,出菇较差的是打洛的桃树下,每40 m2≥1;凤凰木树根上较易感染牛肝菌菌丝并形成菌腔虫瘿,菌腔虫瘿量与牛肝菌的发生量成正比关系;土壤肥力综合排名得分为幸福镇东风星火山(低)试验基地振东果林农场嘎栋景洪勐养打洛资源圃星火山(高),幸福镇土壤肥力综合得分排第1位,出菇也较多,表明土壤的肥力对暗褐网柄牛肝菌的出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稻褐飞虱的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约1 900 bp的DNA片段.通过T-A克隆,将PCR产物插入pMD18-T载体中.再以此重组载体为模板,以羧酸酯酶成熟蛋白基因(cae-M)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将cae-M扩增产物和pET28a分别用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酶切产物纯化后在T4连接酶作用连接成重组表达载体pET28a-cae-M.将pET28a-cae-M转化BL21(DE3),经IPTG诱导和SDS-PAGE分析,可见约62 kD外源蛋白带.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该外源蛋白与6×His融合表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适无机盐为KH2PO 4和MgSO4·7H2O。最佳培养基配比为:葡萄糖20 g,酵母膏1 g,MgSO4·7H2O 15 g, KH2PO4 1 g,去皮马铃薯200 g,琼脂20 g,H2O 1 L。  相似文献   
15.
以暗褐网柄牛肝菌菌渣为基质肥料,设计不同菌渣土壤配方进行青菜栽培试验,对青菜的采收时间、株高、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发酵菌渣的基质栽种的青菜株高、产量极显著优于菜园土基质。  相似文献   
16.
瓶栽条件下覆土方法对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设计10种覆土方法研究了瓶栽条件下覆土对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在瓶栽条件下出菇必须通过覆土处理.通过自然条件下覆土、无菌覆土以及覆土中混入细菌、放线菌的对比试验,发现覆土中的微生物能抵抗外界微生物的污染,并对子实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另外,对比覆土后封口培养及敞口培养的处理,大多数封口培养的处理出菇受到抑制,说明CO 2的浓度对暗褐网柄牛肝菌在瓶栽条件下形成子实体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将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Berk&Broome) Boedijn]接种于柚子树的根系进行仿生栽培,研究不同接种方法及菌剂对柚子树根系牛肝菌菌丝感染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例根、覆膜法从接种至出菇的时间较短,接种次年每平方米暗褐网柄牛肝菌的产量显著高于接种主、侧根覆膜法和接种侧根、不覆膜法;接种暗褐网柄牛肝菌的固体原种和采菇后菌棒没有明显的差异.袖子园已初步实现暗褐网柄牛肝菌和柚子同时双丰收的种植模式,为农民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gp64基因相对应的多个dsRNA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殖的抑制效果。【方法】体外合成dsRNA,通过病毒滴度试验、实时定量RT-PCR法研究gp64基因的不同区域、不同长度与RNAi干扰效果的关系。【结果】供试的6个dsRNA的最大抑制效果相当(滴度TCID50的最大抑制差值为4.00左右);经RNAi的不同时间点的gp64 mRNA 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1),其中48 h的gp64 mRNA的表达量约为对照的1/300。【结论】6个dsRNA均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基因表达和增殖;gp64 ORF第1 390~1 499位点(G3-3)是RNAi的较佳靶位点。  相似文献   
19.
旨在杆状病毒系统中表达TIMMDC1/c3orf1(Translocase of 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domain containing l)基因,为其应用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将TIMMDC1基因克隆至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载体中,构建重组穿梭质粒,转染Bm-N细胞,Western blotting验证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克隆质粒pFastBac 1-GFP-TIMMDC1的两两酶切结果证实重组克隆质粒构建正确.PCR结果显示重组穿梭质粒Bacmid pFastBac1+ TIMMDC1+GFP可扩增出目的条带.Bm-N-rBacTIMMDC1的表达产物经Westem blotting分析,分别可见相对分子质量57kD的特异蛋白条带,表明融合蛋白TIMMDC1 +GFP在家蚕Bm细胞中成功的进行了表达.本研究成功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了TIMMDC1基因,为其临床应用和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进用于同源重组研究的制备杆状病毒DNA的方法。【方法】采用PCR方法从BmNPV中扩增出多角体基因,并在其两端引入Bsu36 I酶切位点。将此片段克隆入转移载体pBacPAK8中,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DNA共转染昆虫细胞,获得重组病毒。该病毒能形成多角体,便于纯化,同时可以被 Bsu36 I酶切。该重组病毒的多角体纯化后被裂解,并提取病毒DNA。病毒DNA经Bsu36 I酶切后,与含gfp基因的转移质粒共转染家蚕BmN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重组病毒的转染效率。【结果】BmNPV多角体基因克隆入转移载体pBacPAK8中后,与线性化的AcPak6及BmPak6 DNA共转染sf细胞及BmN细胞,均能产生大量的多角体。获得的重组病毒DNA经酶切后,进一步与含gfp基因的转移质粒共转染的实验表明,这种改造后的重组病毒仍具有较高的转染重组率。【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对用于同源重组的杆状病毒DNA进行了改进,简化了病毒DNA的纯化方法,并且重组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