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菌渣作为一种新型廉价、可再生的栽培基质原料,不仅可以解决当地大量农业废弃物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还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菌渣与稻壳、沙子等辅料进行科学配比,可以用于日光温室的番茄栽培,能够解决连年集约化种植引起的连作障碍问题,还能结合水肥一体化实现精准肥水管理,提高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番茄品种‘金棚荣耀’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内栽培,研究了加入转光剂或防尘剂后涂覆型消雾无滴EVA棚膜下的光环境及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的普通涂覆型消雾无滴EVA膜相比,添加转光剂或防尘剂后棚膜的透光性明显改善,能够显著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且转光膜对温室光环境及番茄植株的影响优于防尘膜,其中,46号转光膜在改善温室光环境、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和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农业废弃物还田对番茄品质、产量及土壤氮磷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农业废弃物还田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氮磷钾(NPK)等的影响,以"金棚8号"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日光温室小区试验法,设置菌渣、稻壳和麦秸配比(体积比):CK为0∶0∶0,T1为2∶0∶1,T2为0∶1∶2,T3为1∶2∶0,T4为1∶1∶1,T5为1∶0∶2,T6为2∶1∶0,T7为0∶2∶1共8个处理,研究了不同配比还田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NPK质量比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还田提高了番茄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VC)和番茄红素质量分数,降低了有机酸质量比,增大了糖酸比.其中处理T4的可溶性糖质量比最高,达3.30%,而有机酸质量比则最低,为0.30%;果实糖酸比以处理T1,T2和T5的为较佳,分别为7.21,8.49和8.60;果实VC质量比为(9.62~17.54)×10~(-2)mg/g,较CK的增加了33.16%~82.33%,各处理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处理T4的番茄红素质量比最高,其次为T2的,分别为82.88,80.80 mg/kg,较CK的分别增加了47.11%,43.41%.此外,还田处理显著增加了番茄产量,处理T2的产量最高,达100 927.02 kg/hm~2,较CK增产31.41%,各处理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土壤碱解氮质量比以处理T3的最高,达131.26 mg/kg;各处理的土壤有效磷质量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的;土壤速效钾质量比为127.02~155.03 mg/kg.处理T6的有机质质量比最高,为16.0 g/kg.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等指标,处理T2较佳.  相似文献   
14.
茄子穴盘育苗基质适宜理化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大龙’茄子为材料,采用混料试验设计,研究了草炭、蛭石、珍珠岩不同配比复合基质在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草炭:蛭石:珍珠岩=5:2:3(V:V:V)时,茄子幼苗株高、茎粗、植株干重和壮苗指数均最大;以壮苗指数为观测值绘制等值线图,在95%置信区间下得出茄子无土育苗基质的最适配比(体积比)为草炭36%~62%,蛭石20%~27%,珍珠岩24%~43%;建立了各性状指标与草炭、蛭石、珍珠岩配比的回归模型,通过软件模拟并计算得到茄子育苗基质的适宜理化性状指标为:容重0.25~0.41 g·cm-3,总孔隙度73%~89%,p H 5.8~6.8,EC 0.59~0.93 ms·cm-1[基质:蒸馏水=1:5(W/V)],速效氮612.9~830.1 mg·kg~(-1),速效磷61.6~103.4 mg·kg~(-1),速效钾184.6~299.3 mg·kg~(-1),有机质30.5%~52.6%。通过验证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试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菌渣基质栽培对日光温室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有效地实现菌渣的循环利用,本试验以金针菇菌渣为主要原料,研究菌渣基质对设施栽培番茄的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基质番茄栽培可以显著改善其果实的品质,早春茬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较对照的土壤栽培增加10.26%,秋冬茬增加16.54%,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菌渣基质栽培番茄的果实(鲜重)茄红素含量最高为165.48 mg/kg,较对照的土壤栽培提高11.04%。菌渣基质栽培早春茬番茄果实的糖酸比为8.59、秋冬茬为8.52,口感较土壤栽培更佳。此外,早春茬、秋冬茬菌渣基质栽培番茄产量分别为166 304.25 kg/hm~2、150 935.25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早春茬、秋冬茬菌渣基质栽培番茄效益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82 253.90元/hm~2、151 074.75元/hm~2。本研究表明,在番茄基质栽培中菌渣的利用具有可行性,为菌渣的高效利用和番茄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寿光独根红"韭菜品种为试材,设5个基质配方(体积比),分别为菌渣∶稻壳∶牛粪∶沙子=6∶0∶1∶1(T1),菌渣∶稻壳∶牛粪∶沙子=4∶2∶1∶1(T2),菌渣∶稻壳∶牛粪∶沙子=3∶3∶1∶1(T3),菌渣∶稻壳∶牛粪∶沙子=2∶4∶1∶1(T4),菌渣∶稻壳∶牛粪∶沙子=0∶6∶1∶1(T5),研究不同配方基质对韭菜根系活力、氮素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韭菜根系活力T4处理前三茬均为最高, T3处理次之,第四茬略低于T3但二者差异不显著。T4和T3处理的总产量、氮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二者无显著差异。T3处理VC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T4处理为最高。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因素,本试验条件下T3、T4为韭菜优质高产的栽培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及降低农业生态污染,研究了不同体积比腐熟菌渣、稻壳、牛粪复配河沙制成的5种配方基质(T1=6∶0∶1∶1,T2=4∶2∶1∶1,T3=3∶3∶1∶1,T4=2∶4∶1∶1,T5=0∶6∶1∶1)对‘STP-F318’番茄光合速率、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3、T2处理番茄平均产量分别为157 825.65、150 733.26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配方处理对早春茬番茄维生素C含量影响不显著,而对秋冬茬维生素C含量影响显著。番茄红素含量变化趋势与维生素C含量趋势类似。两茬T5处理番茄可溶性糖含量均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早春茬T2和T3处理番茄糖酸比为8.43、8.30,秋冬茬T3和T4处理糖酸比为8.16、8.45,口感较佳。综上所述,T3、T2处理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高,果实品质佳,产量高,适宜在设施土壤退化严重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番茄品质产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比较试验,以番茄品种STP-F318为试材,开展了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对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明显提高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改善果实品质,其中TCJ处理净光合速率最大,达到17.53μmol/(m~2·s),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以TCJ处理最高,为31.92 mg/100 g,DCJ处理次之,为31.45 mg/100 g,TCJ处理与除DCJ处理外的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番茄红素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变化趋势类似,基质栽培较同茬土壤栽培均增加。DQJ处理、TQJ处理、TCJ处理和DCJ处理的糖酸比分别为8.23、8.31、8.42、8.54,口感较佳。除DQJ基质处理外,各处理同茬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增产,其中DCJ处理产量最高,为192 501.75 kg/hm~2。从年经济效益看,泰山、岱岳2个基地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分别提高了116 083.10、57 003.97元/hm~2。  相似文献   
19.
施氮量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品质、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设施基质栽培番茄的品质、产量及肥料利用率,以番茄品种‘STP-F318’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氮肥用量(N0~N5分别为:602.55kg/hm~2、572.42kg/hm~2、542.30kg/hm~2、512.17kg/hm~2、482.04kg/hm~2、451.91kg/hm~2),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品质、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施有利于提高番茄叶片的SPAD值与净光合速率,SPAD值在N2处理下最大,为54.98,而净光合速率在N3处理下最大,为18.39μmol/m~2·s,较对照N0处理分别提高13.20%、10.88%。与N0处理相比,各氮肥处理改善了番茄品质,其中N4处理Vc含量最高,为3.32mg/kgFW,番茄红素含量提高了4.72%~9.84%,糖酸比以N2和N3处理表现较佳,分别为8.39、8.72。产量随施氮量减少呈先升后降趋势,N3处理产量最高,为180601.98kg/hm~2,较N0处理增产16.65%,其次N2处理增产14.97%。植株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17~0.57)∶(1.28~2.09)。由此可见,当氮肥用量为512.17kg/hm~2时,既能够保持较高的番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又具有较优的品质,为基质栽培番茄氮肥优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大拱棚早春西瓜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式,设置常量施肥处理(T1)、减量施肥下配施不同种类及用量有机肥(T2~T4)、优化施肥下配施不同种类及用量有机肥(T5~T8)等处理,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大拱棚早春西瓜生长、叶片及根系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在应用不同种类及用量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与常量施肥T1(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15 kg,P_2O_5为15 kg,K_2O为15 kg)相比,化肥减施(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10 kg,P_2O_5为10 kg,K_2O为10 kg)配施有机肥(稻壳粪、鸡粪、稻壳粪+鸡粪)T2~T4处理促进了西瓜主蔓的伸长,增加了叶绿素a含量。与T1、T5纯化肥处理相比,配施有机肥的各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与T1相比,T2、T3处理的西瓜产量有所提高,但未达显著水平,而优化施肥(每667 m~2施入化肥N为7.64 kg,P_2O_5为5.11 kg,K_2O为8.48 kg)T5及配施有机肥(稻壳粪、鸡粪、稻壳粪+鸡粪)的T6~T8处理产量呈降低趋势。与纯化肥处理T1、T5相比,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同时增加了中心、边际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增施有机肥促进了有机酸的形成。优化施肥各处理的糖酸比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与纯化肥处理T1、T5相比,增施有机肥提高了西瓜果实中的可溶性蛋白质、番茄红素、瓜氨酸含量,降低了西瓜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综上,当化肥氮磷钾减量33.3%同时配施一定量的稻壳粪及鸡粪,产量虽未显著增加,但西瓜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加,西瓜风味品质改善;当化肥氮减量49.1%、磷减量65.9%、钾减量43.5%及配施一定量的稻壳粪及鸡粪时,产量降低显著,但西瓜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