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18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从特克萨尔羊产地及分布、外貌特征、繁殖性能、产毛性能、泌乳中期奶的品质、生长发育、产肉性能、改良本地羊的效果等方面研究了其种质特性,提出了特克萨尔羊进一步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2.
选取黄土高原酿酒葡萄产区13个气象站点1981-2020年春霜冻期(4月1日-5月31日)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年代黄土高原酿酒葡萄春霜冻灾害发生站次比、频率、日数、强度及风险,评估黄土高原酿酒葡萄春霜冻气候风险。结果表明:1981-2020年,黄土高原酿酒葡萄春霜冻期平均日最低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气候倾向率为0.42℃·10a-1;日最低气温极小值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气候倾向率为-0.75℃·10a-1;日最低气温极小值的气候倾向率负值主要分布在产区北部或南部零星地区,左权地区降温(0.76℃·10a-1)达显著水平(P<0.05)。黄土高原轻度春霜冻发生站次比下降,中度、重度及综合春霜冻上升;轻度、中度春霜冻频率和日数降低,重度春霜冻频率、日数增加,且重度春霜冻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春霜冻综合频率、日数降低,强度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各级春霜冻频率、日数、强度自西南向东北增加。黄土高原酿酒葡萄气候...  相似文献   
83.
襄阳市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对襄阳市高香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针对性地解决对策。制约该市高香茶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包括无性系良种化程度偏低,茶园管理水平和加工技术有待提高,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建议找准突破口,优化结构布局,加强人才建设和资金支持,做好区域品牌建设,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4.
85.
在湖北省襄阳市采用不同浓度茶核·苏悬浮剂、0.6%苦参碱、30%茶皂素开展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幼虫试验。结果表明,0.6%苦参碱、30%茶皂素、茶核·苏悬浮剂对茶尺蠖均有一定防治效果,3 000 mL/hm~2茶核·苏悬浮剂对茶尺蠖防治效果最好,综合防效达到83.0%;各处理药剂对茶树鲜叶和害虫天敌均没有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86.
砷既是抗癌药物,也是致癌物质。砷不但会对植物造成毒害,并且能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对其造成伤害。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发生的砷中毒事件,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促使各国科学家致力于砷从环境进入植物体的过程和机理研究。本文从土壤砷、根际砷、植物对砷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植物耐砷机理和微生物在植物抗砷过程中的作用这五个方面,概括了砷从土壤到植物根际并进入植物体的过程,植物抗砷的生理分子机制以及微生物与植物抗砷的研究进展。并对将植物耐砷机理运用到作物上,以及利用砷超积累植物清除环境中的砷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7.
根据景天三七的生物学特性及药用价值,通过其在甘南高原的分布及生长环境的调查研究,详细论述了景天三七的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香稻抗氧化酶的作用机制及播期调控。[方法]以香稻桂香占和农香1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期对香稻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播期对香稻SOD活性的影响存在品种差异。早、晚季香稻的POD活性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早、晚季香稻的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香稻在孕穗期主要是SOD在发挥抗氧化作用,在齐穗期和成熟期由SOD和POD协同起作用。[结论]在生产实践中可通过调整播期使香稻抗氧化酶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以延缓叶片生理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89.
以毛泡桐(Paulowniatomentosa)无菌苗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在附加NAA0.3mg·L-1或2,4 D0.3mg·L-1与6 BA5~20mg·L-1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的MS培养基上进行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毛泡桐叶片和茎段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的12种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100%,但在2,4 D与6 BA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组合的MS培养基上,叶片和茎段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0,而在MS+NAA0.3mg·L-1+6 BA17mg·L-1培养基上,叶片和茎段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达到88.3%和46.7%.胚性愈伤组织在该培养基上可发育为成熟的体细胞胚胎,进而成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90.
苹果是陕西农业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在种植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气象灾害风险,农业保险在分散和转移其风险方面未能充分发挥效能。根据陕西省30个苹果基地县1981−2019年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数据,采用数理统计、产量损失分布模型和最优分布模型筛选等方法,评估各基地县苹果种植风险并厘定苹果种植保险费率。结果表明:1981−2019年,陕西省30个苹果基地县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洛川、礼泉和淳化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前列,多年平均种植面积分别为2.12万hm2、2.01万hm2和1.94万hm2,平均产量分别为33.19万t、51.26万t和34.28万t;礼泉和扶风县单产较高,多年平均单产分别为19.71t•hm−2和16.89t•hm−2。30个基地县苹果发生灾害的平均概率为29.72%,轻、中、重和巨灾发生的平均概率分别为17.41%、7.21%、2.99%和2.11%;延川和千阳县巨灾发生概率最高,分别为24.18%和20.79%。研究区域重灾和巨灾发生概率与种植面积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均为−0.50。30个基地县苹果种植的平均费率为5.23%,费率最高的是延川县的18.37%,其次是千阳县的16.61%;礼泉、洛川和淳化县三大苹果种植基地县的费率则相对较低,分别为7.12%、7.35%和8.63%。因此,延川和千阳等高风险种植区“北进西扩”需谨慎,洛川、礼泉和淳化的种植优势可继续保持,凤翔等低风险地区应考虑扩种。在自然灾害风险较低的地区增加苹果种植面积能在空间上有效分散风险,在推进苹果农业保险时,建议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费率,保证费率的科学性,提高农业保险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