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近30年牙克石春季桃花水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找出桃花水的发生规律、预报着眼点,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为牙克石防灾减灾的决策服务提供依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牙克石1981-2010年桃花水发生情况、降水量和气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桃花水发生条件与冬季降水量和开春期的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牙克石3-4月气温变化过程和冬季降水量是影响桃花水的主要因素,桃花水灾情持续时间与冬季降水量呈正比,桃花水的发生几率呈上升趋势。就牙克石而言,当上1年的冬季降水量≥58.4 mm,次年3月日平均气温≥-4.4℃,日最低气温≥-15.4℃时,应注意防范桃花水。  相似文献   
2.
利用盆栽试验接种44株可降解秸秆的丝状真菌,研究真菌对玉米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8株真菌(F6、F7、F9、F11、F16、F17、F18和F36)可显著降低玉米发芽率(P<0.05),其中极显著两株为F6和F36,分别降低45.0%和32.5%;真菌F36同时也显著降低单株生物量,降低率为48.0%;两株真菌F5和F45可显著提高玉米苗期单株生物量(P<0.05),分别提高35.0%和48.0%。真菌F5和F45经初步鉴定分别为Fusarium sp.和Trichoderma sp.,两种真菌显著促进玉米苗期生长。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期对春小麦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试验研究春小麦分期播种不同发育阶段气候因子对其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哈尔滨地区春小麦适宜播期为 4月中旬后期 (4月 14~ 2 1日 ) ,此时播种有利于春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升高对小麦冠层微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农田开放式CO2 浓度升高 (Free-air CO2 Enrichment,简称FACE)系统平台,于小麦拔节-成熟期进行作物冠层微气候要素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FACE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低于对照,倒一、倒二、倒三叶的气孔导度比对照平均分别减少了28%、32%和26%,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由于叶片气孔导度降低使得蒸腾降温作用减弱,导致白天FACE条件下小麦的冠层温度升高,开花-蜡熟期平均升高0.77℃,抽穗后最高达1.58℃;FACE系统中,白天小麦冠层内部空气温度比对照高0.12~0.98℃(最大差值),冠层顶部空气温度高0.03~0.7℃(最大差值),但冠层空气湿度均低于对照,冠层中部空气湿度最低差值在-0.3~-7个百分点;FACE处理对小麦冠层上方净辐射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国开放式CO2浓度增高(Free-air CO2 Enrichment,简称FACE)系统平台,于2007年3月19日至5月24日小麦拔节至成熟期进行小麦冠层微气候及相关项目的连续观测,并结合能量平衡分析,研究中国FACE系统对小麦冠层能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能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冠层白天总显热通量FACE均高于对照,而总潜热通量FACE均低于对照,潜热通量FACE与对照的差异日最大值变化在-12~-63 W˙m-2之间,显热通量FACE与对照的差异最大值变化在12~78 W-m-2之间.能量平衡是小气候变化的根本,利用p-M方程反演出的冠层群体气孔导度与实测的气孔导度相关关系较好,证明能量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小气候观测数据基本正确.观测期间内模拟计算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使小麦的水分利用减小约25.5 mm,结合生物量的增加,FACE条件下小麦水分利用率增加约19%.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0%,产量的输出在全省也占重要位置,因此旱作物产量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全省粮食的总产,从而影响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品种布局和农业生产决策安排等。目前我省在农业气象预报方面的研究水平较低,因此对我省主要旱作物的产量预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田块尺度下探地雷达对不同深度及相邻反射层间土壤含水量的反演精度、有效反演深度、最佳反演深度及最优反演模型,本研究采用1000 MHz中心频率探地雷达设备,分别在无降雨偏干旱土壤和降雨后湿润土壤两种条件下,在选定农田区域基于共中心点法采集雷达波数据,提取有效地表波与反射波数据,通过双曲线拟合法分别获取不同深度反射层...  相似文献   
8.
测定分析了麦田土壤水分及其动态变化;确定了春小麦需水关键期和适宜水分指标;分析了小麦不同阶段耗水量。  相似文献   
9.
何锋  孙彦坤 《北京农业》2014,(30):155-156
低温冷害是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和严重性,其中以夏季低温冷害发生最为频繁、影响最重。低温冷害对水稻的生产危害较大,主要表现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延迟型冷害多出现在水稻营养生长期,低温致使稻株出叶速度下降,降低株高、有效分蘖数,延迟有效分蘖终止期和最高分蘖期;障碍型冷害发生在水稻生殖生长期,主要影响水稻正常抽穗、开花和成熟。今后应充分认识气候变化规律,合理利用当地农业气候资源,科学安排作物布局和品种,选育耐寒高产品种,完善耕作制度,加强农田土壤改良,增施肥力,以有效防御水稻生长期低温冷害影响,提高水稻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积温时空变化及积温带的重新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黑龙江省1981-2012年7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5日滑动平均法计算≥10℃积温,并对其进行Kiring空间插值分析,研究气候变暖后黑龙江省≥10℃积温的时空变化,选取80%保证率计算黑龙江省各地区积温并对全省积温带进行重新划分.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1981-2012年年平均气温为3.18℃,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气候倾向率为0.21℃/10a;(2)时间分布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10℃积温呈增加趋势,线性拟合增长率为83.95℃·d/10a(P <0.05),1981-2012年积温均值为2645.39℃·d;(3)空间上,黑龙江省≥10℃积温年代际变化呈显著增加趋势,各积温带北移东扩现象显著;1981-2012年全省大部地区80%保证率下≥10℃积温高于2300℃·d,各积温带大致向北移、东扩了一个积温带.研究结果对黑龙江省农作物的种植区划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