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9篇
  42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本试验以主栽甘薯品种心香为材料,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不同光照度和光周期对薯芽菜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生产薯芽菜的最优光照度和光周期,为商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光照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度的增强,薯芽菜可溶性蛋白、类胡萝素含量升高,硝酸盐含量降低,叶色变绿,硬度变大、咀嚼性变差。在750 lx光照度下薯芽菜可溶性蛋白和类胡萝素含量比2 250 lx光照度下略低,但叶色比较鲜绿,其咀嚼性较好。光周期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处理间薯芽菜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12 h/d光周期条件下的可溶性蛋白、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硝态氮含量最低,但硬度、内聚性最大,咀嚼性最差。4 h/d光周期条件下,薯芽菜的硬度、咀嚼性最好。本试验条件下,750 lx光照度、4 h/d光周期培养的薯芽菜叶色鲜绿,具有鲜嫩的口感和较好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2.
本试验以大肠杆菌型脂多糖(LPS)建立氧化应激模型,探讨了谷氨酰胺(GLN)对断奶仔猪氧化应激的影响。选用24头28日龄的健康三元(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和应激组饲喂基础饲粮,GLN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GLN,试验期为30 d。在试验第22、25、28和30天,应激组和GLN组仔猪分别按每千克体重腹腔注射100μg LPS,对照组仔猪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第30天进行前腔静脉采血并屠宰采取所需肠道样品,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LPS攻毒前各组血清抗氧化能力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LPS攻毒后,应激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LN组血清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应激组和对照组(P0.05)。2)LPS攻毒后,在十二指肠黏膜中,GLN组过氧化氢酶(CAT)和锌铜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u SOD)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应激组(P0.05)。在空肠黏膜中,GLN组CAT、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应激组(P0.05),对照组GPX4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应激组(P0.05)。在回肠黏膜中,GLN组和应激组CAT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PX4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LN组Mn SOD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应激组(P0.05),Cu Zn SOD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GL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断奶仔猪因LPS引起的氧化应激,以期为实际生产中减少氧化应激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甘薯无土培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Ipomoea batatas)是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 具地下块根, 原产于热带中美洲, 是中国重要的旱粮作物, 并有鲜食、 菜用、 观赏等多种类型。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在甘薯栽培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综述了甘薯无土培育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包括甘薯水培模式以及国内外有关甘薯水培的研究内容, 阐述了无土培育体系在甘薯育苗、 繁种、 生产、 绿化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甘薯无土培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为研究阿克苏骏枣果实和叶片cAMP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生物肥处理的骏枣为试材,采集白熟、脆熟和完熟期的叶片、果实的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分析cAMP的含量.流动相为V(甲醇)∶V(0.05 mol/L磷酸二氢钾)=10∶90,进样量20 uL,环磷酸腺苷标样线性回归方程为Y=0.890 4X-0.216 2,相关系数R2=0.999 9,重现性测定RSD =0.529 5;,加样回收率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63;,变异系数RSD=1.304 8;.[结果](1)叶片中cAMP含量7月含量高于10月,不同处理间7月差异显著.(2)不同发育时期的枣果cAMP含量均以脆熟最高,幼果期最低.(3)不同生物肥处理枣果中cAMP含量均高于不施肥处理.(4)阿克苏骏枣中,同一组织不同时期的cAMP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同一处理不同组织cAMP的相对含量因物候期而异.[结论]环磷酸腺苷的色谱峰分离度高;随着骏枣果实不断发育成熟cAMP含量呈上升趋势,果实成熟阶段cAMP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文化正快速传播着,向全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英语专业学生应当担负起责任,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然而,自身存在欠缺,人文素养能力也远不足。基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对英语专业学生教育十分重要,但现有关于人文素质的研究大都立足于教育者,为此本文旨在探究英语专业学生对待自身人文素养状况的态度并寻求提升人文素养水平的方法,此研究成果对全日制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专业发展与课堂教学等多方面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张舒怡  张钟  张春梅  李欢  李新岗 《园艺学报》2017,44(7):1287-1298
为探究枣树感染枣疯病植原体后的发病规律和内在机制,以‘木枣’健康与感病植株为材料,连续测定现蕾后10~60 d叶片中玉米素、生长素、脱落酸、赤霉素、水杨酸等内源激素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感病诱发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qRT-PCR技术对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感病植株中玉米素含量在现蕾后30 d时开始显著升高,水杨酸含量在现蕾后50 d时开始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呈降低趋势但在现蕾后60 d时显著升高。以现蕾后20~30 d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共筛选到1 66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114个基因在感病植株中上调表达,555个下调表达。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主要包括生物进程、代谢进程及催化活性,KEGG代谢通路主要为次级生物代谢。在差异表达基因中发现了15个与激素和保护酶代谢相关的基因,经qRT-PCR验证,ZjNCED、ZjGA20、ZjPAL、ZjPOD2和ZjPOD5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与对应的激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表明这些基因的表达调控对感病后植株的内源激素含量和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枣疯病植原体感染枣树引起基因表达改变、激素和保护酶的代谢紊乱可能是导致枣树发育畸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7.
植物生物刺激剂对茶树重要酶系统和生化成份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植物生物刺激剂(Plant biostimulants)茉莉酸酯、水杨酸、氨基丁酸、超敏蛋白、油菜素内酯、甲壳素对茶树新梢重要酶系统和主要生化成分的生成有一定调控作用.每一种植物生物刺激剂可以上调1-3种酶的活性,茉莉酸酯处理上调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杨酸处理上调多酚氧化酶(PP...  相似文献   
78.
国土调查是全面查清当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健全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综合分析了我国西部某县三调耕地现状及与其他耕地数据对比分析,探讨了三调耕地利用趋势及土地利用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使用维生素C(Vitamin C,Vc)作为氧化还原剂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作为分散剂,成功制备了纳米硒(EGCG-SeNPs)。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电动电势仪(Zetasizer)测定的EGCG-SeNPs是平均直径为(35±0.12)nm、Zeta电位为-0.05 mV的球形颗粒。EGCG-SeNPs在pH1.0的强酸或70℃高温环境下发生聚集,其颗粒大小增加大约10倍。而且,EGCG-SeNPs中的EGCG作为分散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分别灌胃25、50、100μg·kg~(-1)(以含Se量计算)的亚硒酸钠和EGCG-SeNPs发现,肝脏和肾脏中的硒含量在50、100μg·kg~(-1)的硒处理后均显著增加;在血清、肝脏和肾脏中,所有处理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均显著增加,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然而,在相同剂量的亚硒酸钠和EGCG-SeNPs处理组中,硒含量和GPx活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以得出,Vc作为氧化还原剂制备的EGCG-SeNPs可能具有和亚硒酸钠相似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80.
焦宏哲  李欢  陈惠  鲍勇  孙颖  杨玉盛  司友涛 《土壤学报》2020,57(5):1249-1258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约提高0.85℃;同时,1980—2010年间我国大气氮沉降以0.41 kg·hm~(–2)的速率逐年增加。全球变暖和大气氮沉降将通过影响环境因子变化进而影响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Dissolved organicmatter)。为探究增温和施氮对DOM数量及其结构的影响,选取我国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进行增温以及施氮试验,试验设对照(CT,0 kg·hm~(–2)·a~(–1))、增温(W,+5℃,0 kg·hm~(–2)·a~(–1))、高氮(HN,80 kg·hm~(–2)·a~(–1))、低氮(LN,40 kg·hm~(–2)·a~(–1))、增温×高氮(WHN,+5℃,80 kg·hm~(–2)·a~(–1))、增温×低氮(WLN,+5℃,40 kg·hm~(–2)·a~(–1))6种处理。结果表明,与CT相比,W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增加,但其芳香性指数和腐殖化程度低,这很可能是由于增温促进了土壤有机质(SOM,Soil organic matter)向DOM的转化。季节通过影响土壤环境,对施氮后的土壤DOM结构有不同影响:干季(2015年1月)时,施氮使DOM含量增加,其芳香性指数显著升高;雨季(2015年4月)时,施氮处理的土壤DOM含量升高,但其芳香性指数和腐殖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在增温和施氮的交互作用下DOM含量达到最高,其结构相对简单。除了温度和氮含量的直接影响外,RDA(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和pH也是决定土壤DOM变化的重要因子。增温和施氮均可以降低土壤pH,使得SOM更容易向DOM转化。增温会加速植物残体和SOM向DOM的溶解过程;施氮会通过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土壤DOM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