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2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VA菌根营养生理研究概况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菌根能促进植物生长,改良植物品质.增强植物抗性等,都与其对多种营养的吸收有关。本文从营养生理角度对VA菌根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VA菌根营养吸收特点、营养效应、吸收养分的机理、对养分的运输和传递,最后分析了VA菌根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应用前景,指出VA菌根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稻瘟病菌的交配型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在云南省43个县采集到的1311个稻瘟病菌菌株的有性世代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云南省MAT1-2的菌株数量较多,占能形成有性世代菌株数的62.8%;普文县等11个县市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的菌株都有分布:而大理等3个县市只分离到MAT1-1交配型,昆明市等13个县市只分离到MAT1-2交配型。(2)云南陆稻上分离的稻瘟病菌中,能形成有性世代的菌株比例较高;有性世代能形成较高的两性菌株也较多。(3)在部分陆稻地块,两种交配型的菌株同时存在,甚至从同一病斑上都可分离到能互相交配的两种交配型的菌株。这些结果预示出云南陆稻植株上产生有性世代的极大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串叶松香草水分代谢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优质饲料串叶松香草水分代谢昼夜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串叶松香草含水量较高 ,随环境因子温度、光照和大气湿度的昼夜变化而变化 ,其生理指标蒸腾强度、含水量、伤流量和水势亦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掌握其规律 ,可进一步提高该植物产量。  相似文献   
14.
稻瘟菌基因组规模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 v3.0,亚细胞器蛋白定位软件TargetP v1.01,GPI-锚定位点软件big—PI Predictor和跨膜螺旋结构软件THMM-2.0这4个软件分析预测稻瘟菌12595个蛋白序列中有1134个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的可读框(ORF)最小值为78bp,最大值为7849bp,平均1231bp。引导它们的信号肽长度介于15—45个氨基酸之间,平均为21个氨基酸。435个分泌蛋白具有功能描述,主要是与代谢有关的酶类。分析了其中降解细胞壁组分和与致病相关的酶类,提示在稻瘟菌侵染水稻不同阶段产生的关键酶及基因的功能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方便稳定地获得适合于ISSR-PCR扩增的高质量百合基因组DNA,以卷丹百合为试材,在传统的CTAB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和优化,筛选出较理想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用改良CTAB法提取的百合基因组DNA电泳条带清晰,无降解现象,OD260/OD280值在1.7~2.0之间,用于ISSR-PCR扩增时其稳定性和可重复性都很好,说明DNA纯度和产率完全满足百合ISSR-PCR扩增分析的要求,为百合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分子鉴别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比较研究日粮中添加单宁与饲用纤维素酶对湖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屠宰性能及器官发育的影响。选取3月龄生长发育良好、平均体重(18.36±1.65)kg的肉用公湖羊7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K)和3个处理组,每组18只湖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0.1%单宁(T)、0.1%饲用纤维素酶(FC)和0.1%单宁+0.1%饲用纤维素酶(M),试验共94 d,其中过渡期7 d,预饲期7 d,正饲期80 d。结果表明:①FC组和M组湖羊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CK组(P0.05),FC组湖羊料重比(F/G)显著低于CK组(P0.05),各组间湖羊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3个处理组湖羊的白球比显著低于CK组(P0.05),球蛋白、总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组(P0.05);各组之间湖羊的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FC组湖羊宰前活重显著高于CK组(P0.05),FC组和M组湖羊胴体重显著高于CK组(P0.05),M组湖羊屠宰率显著高于CK组(P0.05),T组湖羊背膘厚显著低于CK组(P0.05),FC组和M组湖羊GR值显著高于CK组(P0.05),各组间湖羊的净肉率、骨肉比和眼肌面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④除各处理组湖羊蹄重均显著高于CK组(P0.05)外,各组湖羊头重和毛皮重、肝脏重、肺脏重、肾脏重、心脏重及蹄器官指数、内脏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试验结果,在日粮中同时添加饲用纤维素酶和单宁可以提高湖羊的平均日增重和屠宰率,降低料肉比,提高湖羊的免疫力,对器官发育无不良影响。本试验结果可为单宁和饲用纤维素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 v3.0,亚细胞器蛋白定位软件TargetP v1.01,GPI-锚定位点软件big-PI Predictor和跨膜螺旋结构软件THMM-2.0这4个软件分析预测稻瘟菌12595个蛋白序列中有1134个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的可读框(ORF)最小值为78bp,最大值为7849bp,平均1231bp。引导它们的信号肽长度介于15~45个氨基酸之间,平均为21个氨基酸。435个分泌蛋白具有功能描述,主要是与代谢有关的酶类。分析了其中降解细胞壁组分和与致病相关的酶类,提示在稻瘟菌侵染水稻不同阶段产生的关键酶及基因的功能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给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发展概况,并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分析方法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评价、亲缘关系及分类、遗传图谱构建、地道性分析、辅助选择育种、种子种苗鉴别和优良品种培育等研究中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选择吉生和野生羊草种子为试材,分别测定0、0.1、1、5、10 mg·L-1浓度的2,4-二氯苯氧乙酸(2,4-diehiohenoxyacetic acid,2,4-D)和不同浸种时间(24、48、72 h)对两种羊草种子发芽特征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吉生和野生羊草种子发芽的2,4-D浓度均维持在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