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自制纳米氢氧化铝佐剂,通过吸附H5N1灭活抗原,制备了纳米铝佐剂疫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规范标准,免疫肉鸡。经检测发现纳米铝佐剂疫苗组肉鸡产生有效保护抗体时间较油佐剂疫苗和常规铝佐剂疫苗提前3d和7d,抗体峰值达到时间较油佐剂疫苗和常规铝佐剂疫苗提前14d。结果表明,纳米氢氧化铝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的免疫佐剂,可以更早的刺激动物产生有效保护抗体,纳米铝佐剂禽流感疫苗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活载体疫苗、DNA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这些疫苗免疫原性弱,诱导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不够强,需要配合佐剂以提高其免疫原性。然而常规佐剂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于是新型佐剂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一些新型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的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烯虫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测定烯虫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中的烯虫酯用丙酮提取,用氟罗里硅土柱净化,以95%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Phenomenex(5μm,150 mm×4.6 mm i.d)柱分离,用紫外检测器(λem=260 nm)测定。研究表明烯虫酯在0.05~100.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待测物的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2,相对标准偏差为0.58%~4.78%,回收率为80.0%~95.8%。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4.
国内外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高度重视。各国都严格管理和限制农药的使用,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允许量作了明确规定。随着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备受重视,相应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5.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田间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蔬菜上的斜纹夜蛾(Sm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幼虫,与化学农药乐斯本相比,用药后14 d,防治效果提高了29.46%.乐斯本施用区蔬菜上农药的残留量为0.40099 mg/kg,分别是空白对照和病毒杀虫剂施用区的40.22和43.68倍.  相似文献   
26.
种公猪的射精量及精子有效存活时间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采精间隔时间是最为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再次对5头种公猪进行了测定。1 测定方法 选用平均年龄3.5岁的5头大约克种公猪,于测定前二个月进行防疫注射、驱虫。测定前后及测定期间种公猪日粮每千克饲料含有消  相似文献   
27.
同步辐射技术的进步对推动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重金属迁移累积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同步辐射技术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同步辐射技术在解决农产品及其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方面的优势,并总结了该技术在多种微量元素的同步定量分析、农产品或土壤样品中不同元素形态分布测定、特定元素在农产品亚细胞水平的分布模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步辐射技术为研究农产品对其产地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转运等规律提供了更加灵敏和精准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8.
我国红壤地区镉污染严重,耕地土壤的安全利用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水稻的安全种植意义重大。秸秆还田可以改变土壤中的Cd活性,从而对水稻各生长期不同部位的Cd富集产生影响。基于此,在红壤水稻种植区,采用秸秆根茬、茎秆+根茬等还田方式研究水稻不同生长期各部位的Cd含量,分析稻米与土壤性状及各矿质元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所有处理的水稻Cd含量均表现为根系>地上部>穗部和稻米,在成熟期,水稻根部Cd向地上部、稻米中转移,根部Cd含量较抽穗期降低,地上部Cd含量达到最高值。(2)稻米Cd含量与土壤总Cd含量、有效态Cd含量无显著相关性,与不同时期水稻中Fe、Mn、Cu等矿质元素含量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3)在秸秆全部还田处理下,稻米Cd含量较根茬还田处理低17.5%,同时秸秆全部还田处理下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最高,表明在此处理下,秸秆分解产生的有机碳的吸附作用大于其分解释放Cd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调控Cd由抽穗期至成熟期的转移,是控制稻米中Cd含量的关键;相较于土壤中的总Cd、有效态Cd含量,稻米中Cd的富集受矿质元素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