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15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研究辣椒炭疽病抗性基因的遗传规律。在5号连锁群中,定位辣椒炭疽病抗性主效基因AnRGO5,并开发分子标记。【方法】以高抗炭疽病品种PBC932(Capsicum chinense )为父本,以高感炭疽病的中早熟材料77013(Capsicum annuum)为母本杂交产生BC4S1、BC4S2群体,用于辣椒绿熟期抗炭疽病基因定位。选用尖孢炭疽菌为试验用菌,采用显微注射法对绿熟果接病,根据病斑直径进行表型分析。根据抗、感亲本重测序结果,开发与绿熟期抗炭疽病连锁的Kaspar标记。【结果】辣椒果实表面病斑直径呈连续分布,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通过连锁分析,将炭疽病抗性基因AnRGO5定位在5号连锁群的标记P5L-866与标记P5L-259之间,遗传距离2.9 cM。开发的标记P5L-117 与基因紧密连锁,标记准确率93.5%。【结论】在辣椒的BC3S1群体中,将果实绿熟期抗性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的标记区间内。辣椒炭疽病抗性遗传为显性遗传,是由两对主效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112.
小青杨与胡杨杂交及其杂种后代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胡杨与杨属其他派树种远缘杂交的可行性,该研究以小青杨为母本、胡杨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杂交,发现胡杨花粉能够在小青杨雌蕊柱头上萌发,并最终获得了6株杂交后代。杂种幼苗的生长势强弱差异明显,其叶片均为披针形,与父本胡杨幼苗以及萌条的叶形相似; 在SSR标记初步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相应的统计分析,证明父本与母本对子代遗传物质的贡献是等同的,杂交后代是胡杨与小青杨杂交的真杂种。   相似文献   
113.
根据云南富源县光皮桦种群的调查材料,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空间代时间"方法编制了其静态生命表,并绘制了光皮桦种群的存活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对其进行了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富源光皮桦种群处于中、幼龄林阶段,种群存活曲线属Deevey-Ⅲ型,年龄结构呈增长型。死亡率出现两个高峰,分别是由环境胁迫和人为砍伐引起的。种群生存分析表明,富源光皮桦种群的累计死亡率单调增加,生存率单调下降,中树阶段以后种群的累计死亡率达到97.6%,生存率仅为2.4%。种群发育过程总体表现为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对金沙江流域不同植被类型的林分截流、渗透性能、持水能力及径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林分的层次不同,持水能力也有较大差异,其中乔木层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灌木层是灌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本层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阔叶林>针叶林;枯枝落叶层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针叶林.(2)渗透系数以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较强,针叶林和灌木林较差.(3)地表径流的径流深、径流系数及泥沙量均以余甘子灌木林最高,不同植被类型的地表径流总体上是针叶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阔叶林地表径流和泥沙量均很小,基本上没有侵蚀.  相似文献   
115.
通过分析绥阳子弹头干椒的风味和营养物质,综合评价其品质,为辣椒鲜食和加工提供参考。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别测定绥阳子弹头干椒的挥发性物质、脂肪酸和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结果发现,在绥阳子弹头干椒中共检测到80种挥发性物质,香橙烯、柠檬烯、4-甲基戊基3-甲基丁酸酯、乙酸乙酯为其优势挥发性物质;辣椒素类物质总量为632.5μg/g(SHU 9 753);亚油酸、棕榈酸和油酸为其主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高。研究结果表明,绥阳子弹头干椒主要呈香物质是香橙烯和柠檬烯,辣椒素类物质含量高,品质佳。  相似文献   
116.
117.
利用辣味辣椒Perennial(Capsicum annuum)和无辣味辣椒83-58种内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的辣椒种内遗传图谱,以温室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无辣味辣椒77013A与重组自交系群体各株系杂交F1果实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作为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和露地栽培条件下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含量和比值差异明显。对露地和温室栽培条件下辣椒果实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总和及其比值进行了QTL定位,共获得16个关于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的QTL位点,分布在辣椒第2、4、12号染色体上,2号染色体上同时控制辣椒素、二氢辣椒素、二者比值和辣椒素总量的主效QTL位点cap2.1、dhp2.1、C/D2.1和(C+D)2.1,均在露地和温室被检测到,其LOD值大于5.0,贡献率为20.2%~76.6%,侧翼标记均为BD76366和Pun1,12号染色体上调控辣椒素总量的微效QTL也在温室和露地同时被检测到,其他QTL位点未在两种环境下同时定位到。  相似文献   
118.
龙牙楤木(Aralia.mandshurica.Rupr.et.Maxi)是五加科五加属多年生落叶亚乔木,早春嫩芽俗称刺老芽,营养丰富、口味鲜美、清香爽口,还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以其独有的特色,深受众多消费群体喜爱.刺嫩芽是我国著名的高档山珍,被誉为“山菜之王”,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多.结合生态建设,发展龙牙楤木经济林具有很好的栽培前景.  相似文献   
119.
将有效成分为55%的丙莠滴丁酯悬乳剂玉米除草剂稀释成浓度为0.55%、0.27%和0.18%水溶液,分别喷施于玉竹、山兰、槭叶草、威灵仙、刺五加、金钱草、毛百合、北五味子、暴马丁香和穿龙薯蓣等10种药用植物,结果表明山兰和玉竹对3种不同浓度除草剂均无药害反应发生,可以与玉米进行粮药复合种植。  相似文献   
120.
番茄斑点萎蔫病毒病是我国辣椒生产的一种新兴和潜在重大威胁病害。利用引进的中国辣椒(Capsicum chinense Jack.)抗源材料PI152225,通过种间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回交选育,历时10年,将抗性基因Tsw转育到中椒系列骨干亲本一年生辣椒(Capsicum annuum L.)大果甜椒自交系0516中,创新材料0516(Tsw)的生长势和果实长度超过对照0516,商品性和配合力与骨干亲本0516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