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5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1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秋冬季日光温室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芹菜是较耐低温的蔬菜,是我国北方冬季日光温室主要蔬菜栽培品种之一。芹菜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除受品种因素影响外,主要受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综合环境因素所制约。芹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以茎、柄为主的植株营养体部位。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到芹菜品质的好坏、商品价值和菜农的收益,因此做好秋冬季温室芹菜的病虫害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应用NOAA/AVHRR遥感资料对阿拉善草地进行动态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NOAA/AVHRR遥感资料对阿拉善地区的6个荒漠类草地进行了生长季内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应用NOAA/AVHRR遥感资料对阿拉善荒漠进行动态监测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提出了以“面”取样,“面”与“面”样本区配的建模方式,克服了以往建模方法中样本间“点”对“点”不能很好匹配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A-3中抗条锈新基因YrTp1和YrTp2的分子标记定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小麦育种史基本是育种家与条锈病的赛跑史。因此,筛选、鉴定、储备和利用新抗源是我国育种和资源研究中的一个长远战略性课题。【方法】利用小麦条锈菌条中31、32号生理小种,对来自小麦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 (Host) Liu & Wang]的杂交后代材料A-3进行抗性遗传分析。用荧光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所携带抗条锈病基因是否为新基因,并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研究。【结果】遗传分析表明,A-3对条中31号和32号的抗性由一显一隐2对基因控制。经过对196对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发现2B染色体短臂上的WMC477-167bp与显性基因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0.4 cM,将该显性基因定位于2BS上;7B染色体短臂上的WMC364-208bp与隐性基因连锁,遗传距离为5.8 cM。图位比较、系谱分析和抗谱分析表明,A-3所含抗条锈基因不同于已知抗条锈基因,暂定名为YrTp1和YrTp2。【结论】可利用A-3中与条锈病抗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YrTp1和YrTp2将抗性基因转移到主栽品种中,在小麦育种和生产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小麦品种资源Glu-1位点组成概况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6,自引:10,他引:66  
 分析了 5 12 9份中国小麦初选核心种质样品HMW GS的组成情况 ,其中地方品种 345 9份、育成品种(系 ) 16 70份。这些材料作为初级核心种质基本代表了保存在国家长期库中的普通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覆盖了中国小麦栽培的 10大生态区。总体来看 ,在Glu A1、Glu B1和Glu D13个位点上的主要等位变异分别为null、7+8和 2 +12。育成品种中 1、7+9、14 +15、5 +10和 5 +12亚基 (对 )的频率比地方品种有很大的提高。在Glu 1位点上 ,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的遗传丰富度差异甚微 ,但育成品种的遗传离散度指数却显著高于地方品种。在 3个位点中 ,Glu B1位点的多样性最丰富 ,其次为Glu D1位点 ,Glu A1位点的多样性最差。从生态区来讲 ,地方品种变异类型最丰富的 3个大区是黄淮冬麦区、西北春麦区和西南冬麦区 ;选育品种最丰富的 4个大区是西南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由于广泛的引种、杂交、选择以及亲本选配中的偏爱 ,造成许多生态区遗传离散度指数高低与遗传丰富度出现相矛盾的现象 ,这点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材料中表现尤为突出。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分析表明 ,现代引种和杂交育种使我国小麦品种“群体”遗传组成和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由于猪采食不良饲料,如发霉变质、有毒饲料,误食混有农药、鼠药或毒药的饲料等,易使猪发生中毒性疾病,特别是在不规范饲养的养猪场及分散个体养殖户,防范措施不良,更容易发生中毒疾病,一旦发生使养猪效益降低,以下几种预防治疗猪中毒的处方有益于养殖户采用,处方中的用药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辽东半岛不同生境天然结缕草种群冬眠构件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生物的构件理论,将冬眠苗和冬眠芽视为结缕草种群的冬眠构件,并将全体冬眠苗和冬眠芽看作潜在种群,将全体分蘖株看作现实种群,分析了4个不同生境中冬眠苗和冬眠芽的结构以及潜在种群与现实种群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同一生境中结缕草种群的冬眠苗和冬眠芽具有相似的结构;不同生境中,结缕草种群的冬眠构件数量、分蘖株数量差异极显著,但根状茎冬眠构件占分蘖株数量的比率没有显著差异,从而揭示了不同生境结缕草种群保持大小相对稳定及其与生境长期适应的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17.
用NaCl和Na2SO42种盐以9∶1的摩尔比配制浓度分别为30、60、90、120、150、180 mmol/L和210 mmol/L的混合盐溶液,作为盐胁迫处理液对结缕草和高羊茅种子进行盐胁迫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结缕草和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呈"抛物线"型的曲线变化,结缕草的发芽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高羊茅的发芽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当盐浓度达到120 mmol/L和90 mmol/L时,结缕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极显著地低于对照(p<0.01),当盐浓度达到150 mmol/L和120 mmol/L时,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显著地低于对照(p<0.01);结缕草种子萌发的耐盐半致死浓度为166.4 mmol/L,耐盐极限浓度为220.0 mmol/L,高羊茅种子萌发的耐盐半致死浓度、耐盐极限浓度分别为168.4、200.0 mmol/L;高羊茅种子萌发的耐盐性要强于结缕草。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刚察县某牦牛产业基地牦牛发生咳嗽,鼻孔有分泌物流出,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疾病。为快速确诊发病牛的致病原因,及时防控和治疗,从发病和病死的牦牛中,采集鼻腔拭子和肺脏、胸腔积液,利用PCR方法进行分子鉴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此牛场中引发肺炎的病原是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殊异支原体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测序结果显示5个有效样品中鉴定的为完全相同的病原,P.multocida-GC1的Kmt基因与参考序列中国株CP031554/3/2/1同源性在99%以上,M.dispar-GC1与参考序列的16S rRNA基因同源性在97%以上。同时在遗传进化角度再次分析确认了鉴定的P.multocida与中国和俄罗斯的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聚成一大支;鉴定的M.dispar与殊异支原体聚为一支。结果表明,青海刚察地区牦牛存在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殊异支原体的潜在风险,该研究为牦牛呼吸道疾病与肺炎的病原学调查和病原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70份国外小麦品种(系)的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叶锈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持久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方法。本研究用19个不同毒力的叶锈菌小种苗期接种70份国外引进小麦品种(系)及36个已知抗叶锈病基因的载体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同时在2016—2017年度分别于河北保定和河南周口对70份国外引进品种进行田间抗叶锈性鉴定。为进一步检测材料中所携带的苗期和成株抗叶锈病基因,利用12个与已知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检测,综合基因推导、系谱分析和分子标记检测的结果,在33份材料中鉴定出15个抗叶锈病基因,包括Lr1、Lr2a、Lr26、Lr3ka、Lr11、Lr17、Lr30、Lr10、Lr14a、Lr2b、Lr13、Lr15、Lr21、Lr44和Lr45,田间鉴定筛选出39份品种表现慢锈性。苗期和田间表现表明,国外品种中含有丰富的对我国叶锈菌小种有效的苗期和成株期抗叶锈病基因,可作为小麦抗叶锈病抗源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正苹果是多年生植株,苗木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果园的建园成败和经济效益,对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但是,当前我国苹果苗木产业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苗木繁育密度过大、管理不精细、苗木质量不达标等诸多问题~([2-3]),导致一些具有先进的栽培模式不能充分发挥优势~([4])。欧美国家普遍采用分枝大苗进行建园,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