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ON) 在小麦籽粒中的积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镰刀菌产生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污染小麦后对人畜具有较大的毒害作用。为明确DON毒素在小麦籽粒中的积累数量及其与镰刀菌菌株、接菌数量、小麦品种和病害严重度的关系,试验采用单花滴注方法在5个抗病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上分别接种9 个禾谷镰刀菌菌株,每个菌株接种1 × 106 、1 × 105 和1 × 104 个/ mL 3 个分生孢子浓度,并利用ELISA 法测定收获麦粒中DON 毒素含量。结果表明,麦粒中DON 毒素含量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禾谷镰刀菌菌株产生毒素能力不同所致。接种菌株8003、4020 的所有麦粒中DON 毒素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同条件下接种其他7 个菌株的小麦。当接种产毒素能力强的菌株时,小麦抗病品种表现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DON 毒素积累的能力。不同接菌浓度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程度和麦粒中DON 毒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在相同条件下,接菌浓度越高,病害严重度越高,DON 毒素含量也越高;反之,接菌浓度越低,病害严重度越低,DON 毒素含量也越低。  相似文献   
62.
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与其近缘种的rDNA-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及其近似种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caries)、小麦光腥黑穗病菌(T. foetida)的rDNA-ITS进行了测序,并结合GenBank中登录的这3个种的其他菌株及腥黑粉属其他6个近缘种41条ITS序列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可以被划分为3个分支:第1个分支为印度腥黑穗病菌(T. indica)与其近似种T. walkeri;第2个分支主要是小麦矮腥黑穗病菌与其近似种T. caires和T. foetida及寄生在杂草上的一些腥黑粉菌(T.bromi 和T.fusca);第3个分支主要是寄生在杂草和水稻上的腥黑粉菌(T. barclayana和T. horrida)。第1分支与第2分支之间 ITS差异较大,同一分支内不同种之间ITS差异很小。rDNA-ITS序列只能用于腥黑粉菌属中部分种的区分。  相似文献   
63.
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抗大麦黄矮病毒转基因小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串联结构复制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PPI29,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化了CA8686小麦,对T0代种子进行了分子检测,获得6株转基因小麦,转化率达到0.45%;对获得的T0代转基因小麦进行了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4株转基因小麦对GPV株系表现为高抗,可以推迟发病23 d。  相似文献   
64.
小麦抗源Sw92抗叶锈病基因遗传及其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麦优异抗源Sw92为父本,感病小麦品种铭贤169为母本,杂交获得F1、F2和BC1代群体。采用我国叶锈菌优势小种PHT对双亲及其杂交世代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小麦抗源Sw92对叶锈菌小种PHT的抗性系由一对隐性基因所控制。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SR)技术对Sw92携带的抗性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共筛选了371对SSR引物,获得2个引物(WMC494、WMC737)可在抗/感池和双亲中扩增出多态性DNA片段。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该抗病基因位于小麦6BS上,与WMC494、WMC737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4cM和15.0cM,不同于6BS上的已知抗叶锈基因Lr36和Lr53,暂命名为LrSw92。  相似文献   
65.
小麦光腥黑粉菌冬孢子总DNA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小麦光腥黑粉菌冬孢子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改良CTAB法、氯化苄法、SDS法对小麦光腥黑粉菌冬孢子总DNA提取的效果。结果表明,SDS法无论在DNA纯度(R=A260 nm/A280 nm)和产量上均优于氯化苄法和CTAB法。利用SDS法能获得186 ng/mg的DNA产率,而氯化苄法和CTAB法只能分别获得145 ng/mg和112 ng/mg。采用SDS法提取的DNA纯度较高,-RSDS=1.485,氯化苄法(BC)和CTAB法所得DNA纯度无明显差异,分别为-RCTAB=1.254和-RBC=1.264。  相似文献   
66.
中国75个国审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推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75个小麦品种对条锈病抗病基因状况,根据供试品种与21个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条锈菌菌系的互作反应,与已知基因载体品种侵染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已知抗条锈病基因中,Yr1Yr2Yr3Yr5Yr6Yr7Yr8Yr9Yr17Yr27YrAYr25YrSuYrSpYrSk等基因以单基因或基因组合形式分布在49个小麦品种(系)中,Yr3所占比例为26.7%,Yr2为20.0%,Yr2、Yr3以基因组合形式存在的占14.7%;其次,携带Yr9的品种有12个,占16.0%;携带Yr1YrSp的品种各10个,均占13.6%;其余推导出的抗条锈病基因比例均在10.0%以下。镇麦8号、宁麦15和生选6号感染所有菌系,推导其不含有已知抗条锈病基因。  相似文献   
67.
2000年春在肥城市新城办事处的井楼村建立了12个冬暖式早露蟠桃大棚,当年促长,同年12月中旬扣棚,第2年667m^2(亩)产486kg,第3年达到1546kg,平均单果重120g,平均株产60k,比露地栽培提前50d(天)上市。  相似文献   
68.
1 树根吸注法 选一容积为100mL的玻璃瓶,内盛待补微量元素营养液,在距果树根颈1m处挖坑,当露出根系后,选一个粗0.5~1.0cm的树根,将其切断,把连于树干的根段插入瓶内,再将瓶口和根间的缝隙封严,用土把瓶和树根埋好,使其吸收。  相似文献   
69.
1改接树的准备准备改接的树提前做好改接枝的培养,对弱枝、密枝进行疏除或回缩,培养新生枝条.早期施氮素肥料促进生长,待枝条长至25 cm左右时进行摘心,以增加粗度.  相似文献   
70.
为明确热激蛋白70在小麦条锈菌对高温适应性中的作用,采用RACE和PCR技术扩增得到小麦条锈菌hsp70的基因全长,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热胁迫下不同温度敏感类型小麦条锈菌中hsp70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克隆得到的小麦条锈菌hsp70基因组序列全长为2 817bp,包含7个内含子,cDNA序列全长为2 267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 917bp,编码63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6.7ku,等电点为5.15。编码蛋白含3个保守的HSP70氨基酸序列。qRT-PCR试验结果表明,28℃热激后,hsp70的转录水平随热激时间的延长而略有增加,2h达到最高值。不同温度敏感类型菌株在热激2h后hsp70的相对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低敏感类型菌株hsp70平均表达量为未经处理对照的7.12倍,而高敏感类型菌株hsp70平均表达量仅为对照的1.6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