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76篇
  免费   1713篇
  国内免费   2909篇
林业   2821篇
农学   3184篇
基础科学   1865篇
  3524篇
综合类   12215篇
农作物   1927篇
水产渔业   1157篇
畜牧兽医   4742篇
园艺   1794篇
植物保护   1469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464篇
  2022年   1106篇
  2021年   1307篇
  2020年   1212篇
  2019年   1173篇
  2018年   862篇
  2017年   1247篇
  2016年   1055篇
  2015年   1483篇
  2014年   1551篇
  2013年   1810篇
  2012年   2452篇
  2011年   2530篇
  2010年   2485篇
  2009年   2228篇
  2008年   2015篇
  2007年   1827篇
  2006年   1560篇
  2005年   1194篇
  2004年   668篇
  2003年   589篇
  2002年   635篇
  2001年   546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405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54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6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毛白杨幼林地桑天牛主要死亡因子为:卵寄生蜂寄生、啄木鸟啄食和林木折断或枯死后影响其生长发育等。经过一代自然种群生命表初步研究,结果其种群趋势指效为3.84.  相似文献   
992.
银杏半同胞家系种苗性状变异及苗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银杏家系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苗期选择提供依据,对40个银杏半同胞家系的种苗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半同胞家系种苗性状遗传力较高,不同家系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家系内变异较小,种苗性状作为苗期选择的指标是可行的。随苗龄的增长,家系间在生长性状上的变异和分化有加大的趋势,银杏分枝类型的数量比例也会发生变化,由幼龄时长枝占优势会逐渐转变为成龄短枝占优势。银杏家系种子大小能反映该家系在苗期的生长表现,种子愈大,苗期生长量愈大。  相似文献   
993.
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的两步提取法是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综合提取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施。迷迭香抗氧化剂和精油两步综合提取的合理条件为:粉碎的迷迭香叶子,极性溶剂95%乙醇,90℃提取3~4 h,提取物再经非极性溶剂60~90℃石油醚提取。迷迭香精油的提取得率为1.50%,其成分分析显示为西班牙型;迷迭香抗氧化剂的提取得率为16.08%,活性炭脱色精制得率为85.00%,迷迭香抗氧化剂主要含有鼠尾草酸、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它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78%、6.23%和3.37%。  相似文献   
994.
余甘子二龄结果母枝强修剪对一龄结果母枝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整体分析和单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余甘子二龄结果母枝强修剪处理对一龄结果母枝特性的影响。整体分析表明,强修剪处理对选取的五因子在整体上有极显著影响(Λ<Λ_(0.01))。单因子方差分析由Λ统计量转换而成,转换结果表明,二龄结果母枝强修剪处理对一龄结果母枝长、一龄结果母枝粗、一龄结果母枝结果枝数有极显著影响,对结果枝长有显著影响,对结果枝叶数无显著影响。强修剪处理使穗条(一龄结果母枝)在数量上增加,质量提高。这项研究为余甘子优树繁殖,结果、采穗两用果园的建立及树体生长、生殖平衡控制,提供了依据;提出了区间重叠度概念,并探讨了重叠度与处理有效性的关系;同时探讨了单因子显著性与因子组合显著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5.
刘燕  杨谦 《林业研究》2007,18(2):139-143
由EST获得全长cDNA对于结构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都是至关重要的,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是该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利用BD SMART RACE技术扩增编码分泌天冬氨酸蛋白酶SA76基因的3'末端,将其与哈茨木霉cDNA文库中的SA76基因的EST序列进行序列拼接,获得2019bp的全长cDNA序列,其开放读码框长1593bp,5'非编码区266bp,3'非编码区201bp,编码530个氨基酸,有信号肽.哈茨木霉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与玉蜀黍赤霉、粗糙脉孢菌、球毛壳菌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53%, 37%, 36%.利用BD SMART RACE技术首次从哈茨木霉中克隆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为验证SA76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为进一步研究蛋白酶的作用机制及生物防治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一种含有竹叶黄酮的复配型肉类食品添加剂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竹叶黄酮和异Vc钠的系列复配应用试验,得到了一种性能优越的肉类食品添加剂.实验选用中式香肠体系,通过测定过氧化值(POV)、酸价(AV)和亚硝酸盐含量,辅以感官评定等手段,评价此复合抗氧化剂的抗氧性能以及对产品风味和质量的整体影响.结果表明,在原配方的基础上,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减半使用,同时添加0.01%的竹叶黄酮和0.05%的异Vc钠,能显著抑制香肠的脂质过氧化,延长产品保质期,降低产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同时维持并改善中式香肠应有的感官品质.竹叶黄酮在有效发挥抗氧化作用的同时,部分替代了具有潜在致癌作用的发色剂,提高了制品的安全性,是一种十分有前途的肉类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997.
游离甲醛和人造板释放甲醛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马心  颜镇 《木材工业》1997,11(2):27-29
甲醛是室内空气污染源,它常与甲醛系统粘接连在一起,本文根据国内外资料评述人造板甲醛释放量,分析了脲醛树脂的水解和人造板释放甲醛的机理,还介绍了甲醛的毒害,各国政府的有关法规以各种降低甲醛释放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根据南方经济林生产现状,分析了南方经济林生产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市场对经济林产品需求,提出了保障南方经济林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99.
周明  刘秀英 《木材工业》1991,5(3):21-24
通过对十八种药剂配方(其中水溶性配方15种、油溶性配方3种)对木腐菌的毒性试验及对初筛后的配方进行流失后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溶性配方中的铜铬砷即CCA_3、CCA_4、CCA_5,铜铬硼即CCB_5配方,以及油溶性配方中的P—B剂的毒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00.
Cerasus humilis is a species of small, perennial, drought-resistant and multipurpose deciduous shrub grown in arid and semi-arid conditions in northern China. In this study, an efficient protocol for the rapid micropropagation of C. humilis has been standardized using stem and/or leaf explants. Direct multiple shoot induction was observed when the stem explants were cultured on Murashige and Skoog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different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The highest shoot induction was obtained when stem explants from adult trees were cultured o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2.0 mg L?1 6-benzyladenine (6-BA) and 0.9 mg L?1 α-naphthaleneacetic acid (NAA). The leaf and stem explants cultured on MS medium with 1.0 mg L?1 6-BA and 0.6 mg L?1 NAA, and 0.5 mg L?1 6-BA and 0.8 mg L?1 NAA, respectively, produced the highest induction frequency of callus. Maximum proliferation of callus was observed on MS medium containing a combination of 0.5 mg L?1 6-BA with 0.6 mg L?1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 Optimal shoots differentiated from callus were obtained o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5.0mg L?1 6-BA and 0.9 mg L?1 NAA. In vitro rooting was achieved on half-strength (1/2) MS medium containing 0.5 mg L?1 NAA. Rooted plantlets were hardened under control conditions and successfully acclimatized under fiel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