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95篇
  免费   3720篇
  国内免费   5175篇
林业   4105篇
农学   3057篇
基础科学   2797篇
  5940篇
综合类   25991篇
农作物   4060篇
水产渔业   2944篇
畜牧兽医   8252篇
园艺   4131篇
植物保护   2413篇
  2024年   318篇
  2023年   1155篇
  2022年   2623篇
  2021年   2602篇
  2020年   2377篇
  2019年   2244篇
  2018年   1788篇
  2017年   2912篇
  2016年   1922篇
  2015年   2794篇
  2014年   2947篇
  2013年   3309篇
  2012年   4677篇
  2011年   4815篇
  2010年   4634篇
  2009年   3893篇
  2008年   3999篇
  2007年   3563篇
  2006年   2897篇
  2005年   2247篇
  2004年   1502篇
  2003年   967篇
  2002年   977篇
  2001年   922篇
  2000年   827篇
  1999年   297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2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为评价新兽药"芪蓝饮"及其不同提取成分的体外抗病毒活性,本试验通过细胞病变抑制法和MTT比色法检测了各提取成分对新城疫病毒(N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种加药方式中"芪蓝饮"原药(QLY)直接杀灭NDV的作用最强,其抑制率最高为128.85%;原药总多糖(TPS)干扰NDV的增殖作用最强,其抑制率最高为130.23%;原药总萜类(TT)直接杀灭NDV的作用最强,其抑制率最高为146.15%;板蓝根总生物碱(RIA)及其水溶性部位(RIAw)和酸性部位(RIAa)对抗NDV的方式是多环节的。综上所述,"芪蓝饮"及其提取成分表现出较强的干扰NDV增殖和直接杀灭NDV的作用,而阻断作用稍弱。  相似文献   
952.
根据PCV-1、PCV-2a和PCV-2b差异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以用于PCV检测及PCV-1、PCV-2a和PCV-2b分型的PCR方法。结果表明,三重PCR检测的最低敏感度可达4.87×107 copies/μL(PCV-1)、2.83×107 copies/μL(PCV-2a)和2.96×106 copies/μL(PCV-2b)。引物特异性良好,各引物之间没有交叉反应,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瘟病毒(CSFV)检测均为阴性。应用该方法对采自陕西省的56份样品进行检测,PCV-1检出率57.14%(32/56),PCV-2a检出率1.78%(1/56),PCV-2b检出率42.86%(24/56),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单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99%以上,可用于猪圆环病毒的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监测等。  相似文献   
953.
建筑坡顶建模,是建筑建模的重要内容.探讨了使用CAD建模技术来制作各种建筑坡顶的过程.重点展示了CAD实体建模、实体编辑和对象造型等技术特点.文章中用到的都是CAD原指令,未用到任何其它辅助建模手段即达到了专业建筑CAD软件的部分建模效果.  相似文献   
954.
对五味子实生苗地下横走茎的形态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a生五味子子叶腋芽可发育为地下横走茎,但其发育较缓慢,在8月下旬至9月初才发育成地下横走茎,第1片真叶腋芽和第2片真叶腋芽当年均可以发育成地下横走茎;2 a生和多年生五味子植株基部的越冬芽都会发育成地下横走茎;无论是子叶腋芽还是越冬芽在转变初期与一般芽形态相似,但经过伸长生长后,其茎尖开始弯曲以适应地下生长。地下横走茎的发生部位较集中,常呈轮生状。较高节位芽的超显微结构与子叶叶芽存在较大差异,说明五味子的芽能否形成地下横走茎在其形成的早期可能就已经决定。  相似文献   
955.
4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贵州南部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应贵州地区的紫花苜蓿品种,研究了4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贵州地区种植的成活率、产量、株高及分株数,并通过聚类对其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所用品种的成活率均逐年降低,其中成活率较高的品种有SIMA1105、牧歌、Defi、Mvariax、Archer、Amerigraze701、Victoria、CW680;13 RSuperme、Victoria、CW403、CW502、CW650、CW900、WL414、WL525、捷卡1号的产草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各品种间的株高差异较小;不同品种的分枝数差异显著,其中分枝较多的品种有SIMA1099、Barbara SPI、Mvariax、13RSuperme、Victoria、捷卡1号、陇东苜蓿.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6个在贵州南部适应性较好的品种,分别为Barbara SPI、13RSuperme、Victoria、Millenium、WL414、捷卡1号.  相似文献   
956.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芭蕉根药材,对不同海拔芭蕉根药材的UPLC-ELSD指纹图谱进行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RRHD Eclipse Plus C18(2.1 mm×100mm,1.8μm)色谱柱,0.1%乙酸水-乙腈洗脱系统,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雾化温度为45℃,载气氮气流速1.5 L/min测定15批不同海拔的芭蕉根药材,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298.52~1 357.82m)采集的芭蕉根药材的UPLC-ELSD指纹图谱有较好的相似度,芭蕉根中弱紫外吸收和缺少发色基团的化学成分的种类较统一;系统聚类分析可将芭蕉根药材归为4类,提示不同海拔的芭蕉根药材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为芭蕉根药材的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7.
向日葵品种资源对菌核病抗性室内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核盘菌,用离体叶片接种方法对40个不同向日葵品种进行室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Minimal medium培养基上生长的核盘菌和PDA培养基相比,菌丝的生长速度大大降低。菌株经PDA培养基培养接种向日葵叶片后,不同向日葵品种之间抗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而用Minimal medium培养基培养的菌株接种供试的向日葵不同品种叶片后,品种间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水平差异。依据接种后不同品种抗性水平的差异将供试向日葵品种划分为三组,即:抗病品种如食葵765、油葵KS7等,共3份;耐病品种如3146、新葵杂5号等,共9份;感病品种如LD1093、新葵杂6号等,共28份。  相似文献   
958.
我国农业机械能耗现状分析及节能减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必须依靠机械化才能实现大面积作业和规模化生产。农业机械的高油耗、效率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的机械化进程。为此,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机高耗能现状的分析,并与国外农机耗能进行比较,找出农机高耗能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以解决农机节能减排问题。  相似文献   
959.
徐展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39-2242
全面总结了上海市8个低碳发展实践区试点概况,并对试点城区的建设发展目标和低碳发展特色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8个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规划有益经验,以期对其他类似城区低碳规划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60.
对不同年龄草类-兴安落叶松渐伐林木质物残体贮量进行研究,并采用两类标准比较粗木质残体贮量及特征。结果表明:木质物残体贮量在6.2761.38 t/hm2。Harmon标准计算的CWD密度、体积和生物量为49961.38 t/hm2。Harmon标准计算的CWD密度、体积和生物量为499900株/hm2,4.73900株/hm2,4.73130.59m3/hm2和2.22130.59m3/hm2和2.2260.39t/hm2,分别比LTER标准高出31.15%60.39t/hm2,分别比LTER标准高出31.15%66.74%,2.66%66.74%,2.66%34.75%和2.96%34.75%和2.96%11.15%。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Harmon标准计算的CWD体积呈增加的趋势,密度和生物量规律不明显;LTER标准计算的CWD密度逐渐降低(587,325和300株/hm2),体积和生物量均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随着腐烂等级的增加,Harmon标准计算的幼龄林和成熟林CWD密度及幼龄林和近、成熟林CWD的体积和生物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LTER标准计算的CWD密度、体积和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与Harmon标准一致,只是Ⅰ级腐烂等级比例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