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组织细胞培养的方法,测试了新兽药"芪蓝抗毒饮"及其主要成分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体外培养中的最大安全浓度。结果显示:芪蓝抗毒饮原药、总多糖和总萜类化合物在高浓度(分别大于1 000μg/mL、1 000μg/mL和5 000μg/mL)时,对CEF细胞表现出毒性,在中、低浓度(分别为250~7.81μg/mL、250~31.25μg/mL和125μg/mL)时对CEF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其中芪蓝抗毒饮原药和总多糖的毒性较低,其安全浓度都为1 000μg/mL;总萜类化合物毒性较高,其最大安全浓度为500μg/mL。采用细胞破坏率评价时,药物的最高无毒剂量一般比上述最大安全浓度低1个稀释度。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列当多糖抗新城疫病毒(NDV)活性,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列当总多糖及4种分级多糖,并通过苯酚硫酸法及红外光谱对列当多糖进行检测。通过MTT法测定各级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安全浓度。以3种加药方式(先加多糖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多糖、多糖和病毒感作后加)加药,检测列当多糖对新城疫病毒的阻断作用、抑制作用及直接杀灭作用。结果表明,列当总多糖及4种分级多糖均具有抗NDV活性,其中对NDV的抑制作用及阻断作用强于对NDV的直接杀灭作用。50%、80%梯度醇沉的列当多糖(OSP50、OSP80)及总多糖(OSPt),阻断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19.50%、33.10%和22.30%,抑制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19.00%、21.90%和22.60%,杀灭作用下对NDV的抑制率分别为,14.70%、17.50%和13.30%,其余各组多糖阻断作用、抑制作用及杀灭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均低于上述3组多糖。说明OSP50、OSP80及OSPt的抗NDV活性较好,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维药阿里红各活性成分抗鸡新城疫病毒(NDV)的活性,本试验分别提取了阿里红多糖、多酚、黄酮、生物碱、挥发油并测定其含量。通过MTT法测定阿里红各活性成分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以3种加药方式将药物与NDV加入已制备好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即先加药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药,病毒和药物混合作用后加入,以检测各组分对NDV的阻断作用、抑制作用以及直接杀灭作用。结果表明,多糖、多酚、黄酮、生物碱、挥发油均有抗病毒活性,其中多糖对NDV的直接杀灭作用及抑制作用强于对NDV的阻断作用。多糖、多酚、黄酮、生物碱、挥发油在抑制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49.12%,39.64%,42.45%,40.00%,18.59%;杀灭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45.35%,35.71%,38.57%,35.71%,41.07%;阻断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15.58%,8.57%,32.98%,43.11%,31.42%。综上可知,维药阿里红的活性成分多糖和生物碱的抗NDV活性较好,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葫芦多糖抗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 活性,本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葫芦总多糖及4种分级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法及红外光谱对葫芦多糖进行检测,MTT法测定各级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安全浓度,多糖的安全浓度统一定为78.125 μg/mL,以3种加药方式(先加多糖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多糖、多糖和病毒感作后加药),检测葫芦多糖对NDV的阻断、抑制及直接杀灭作用。结果表明,葫芦总多糖及4种分级多糖均具有抗NDV活性,其中对NDV的抑制作用及直接杀灭作用强于对NDV的阻断作用。70%、80%梯度醇沉的葫芦多糖(LSP70、LSP80)及总多糖(LSPt),抑制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40.41%、44.54%、61.85%,杀灭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44.74%、58.76%和59.38%,阻断作用下对NDV的抑制率,其中LSP80组最高达37.14%,其余各组均低于25%。综上可知,70%、80%梯度醇沉的葫芦多糖及葫芦总多糖的抗NDV活性较好,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红芪及其不同提取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系统溶剂提取红芪,得红芪不同提取部位提取物,另取红芪水煎煮,得红芪全药水提物。分别采用苯酚-浓硫酸、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以D(+)-无水葡萄糖、黄芪甲苷、芦丁为对照品,测定红芪及其不同提取部位中总多糖、总皂苷、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红芪、红芪系统提取水提部位、红芪全药水提物中总多糖含量分别为10.26%、79.76%、82.50%;红芪及其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水系统提取部位、红芪全药水提物中总皂苷含量分别为4.164%、0.161%、0.124%、0.177%、2.174%、0.454%、2.560%;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389%、0.030%、0.032%、0.031%、0.345%、0.035%、0.474%。结论: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芪及其不同提取部位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简单易行,结果可靠,可用于红芪及其不同提取部位中总多糖、总皂苷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一枝蒿的多糖、黄酮、多酚、生物碱、挥发油的抗鸡新城疫病毒的活性,多糖采用水煎醇沉法、黄酮采用浸提法、多酚采用超声法、生物碱采用超生辅助提取方法、挥发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测定含量。通过MTT法测定一枝蒿各成分对鸡成纤维细胞的安全浓度。在安全浓度以下5个浓度梯度范围内新城疫病毒(NDV)与药物以3种方式加到单层鸡成纤维细胞(CEF)上,即先加药后攻毒(阻断作用)、先攻毒后加药(抑制作用)、病毒和药物同时作用一段时间之后同时加入(直接杀灭作用),观察细胞的病变程度。细胞培养72h后用MTT法测定细胞D值的变化,用于评价药物对NDV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多糖、多酚、黄酮、生物碱、挥发油均有一定程度的抗病毒活性,其中多糖对新城疫病毒的阻断作用及直接杀灭作用强于抑制作用。它们在抑制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44.30%,11.00%,31.00%,12.94%和42.35%;直接杀灭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分别为27.27%,10.64%,22.85%,24.93%和10.38%;阻断作用下的病毒抑制率为33.33%,18.90%,35.19%,25.56%和40.74%。综上可知,多糖的抗鸡新城疫活性较好,其次是挥发油,可以作为进一步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牛皮消多糖(CAP)对体外抗新城疫病毒(NDV)能力的影响,本试验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牛皮消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法和红外光谱对牛皮消多糖进行检测,采用MTT法测定牛皮消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安全浓度,多糖的安全浓度统一为625μg/mL,选择安全浓度范围内的(39.06~625μg/mL)5种浓度的各级多糖,用3种加药方式(先加多糖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多糖、多糖和病毒感作后加药)检测牛皮消多糖对NDV的阻断、抑制及直接杀灭作用。结果显示,先接病毒后加多糖组和多糖与病毒感作后加药组CAP_(50)、CAP_(30)、CAP_t、CAP_(80)和CAP_(70)均能显著抑制NDV感染CEF的能力,两组各级多糖抑制率分别为131.23%、110.12%、108.15%、100.24%、93.07%和61.76%、43.73%、44.51%、29.02%、37.45%;先加多糖后接病毒组CAP_(50)、CAP_(30)能显著抑制NDV感染CEF的作用(P0.05),阻断作用下对NDV的抑制率可达到15.82%、8.33%,其余各组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对NDV无抑制作用。各组中药牛皮消多糖均有较好的抗NDV活性,其中对NDV的抑制作用和直接杀灭作用强于对其阻断作用。CAP_(50)及CAP_(30)的抗NDV活性较强,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材料并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朱砂七提取物体外抑菌和抗病毒活性部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朱砂七提取物体外抑制9株临床分离致病菌和抑制新城疫病毒(NDV)的活性部位,采用琼脂扩散和试管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MTT法和鸡胚法测定了朱砂七提取物对ND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鸡胚内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朱砂七乙酸乙酯部位(PCE)对9株临床分离菌的MBC均小于100 g/L;朱砂七氯仿部位(PCC)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大黄素对沙门菌(鸡)、链球菌(猪)、无乳链球菌(奶牛)、表皮葡萄球菌(奶牛)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奶牛)的MBC分别为5,2.5,2.5,2.5,1.25 g/L;PCE进一步分离部位PCEA对沙门菌(鸡)、链球菌(猪)、无乳链球菌(奶牛)、表皮葡萄球菌(奶牛)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分别为24,24,12,6,6 g/L.PCC和大黄素对NDV在CEF上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PCE对NDV在CEF上的抑制率为39.12%(P<0.01),PCEA对NDV在CEF上的抑制率为72.33%(P<0.01);PCEA对NDV在鸡胚中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预防组和药毒混合组与病毒对照组的血凝效价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组与病毒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由此可知,朱砂七提取物具有抑制细菌作用,PCE和PCEA对NDV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芪蓝囊病饮中靛玉红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PDA)检查方法。采用C18(250 mm×4.6 mm×5 μm),柱温35 ℃,以乙腈-0.2%磷酸水进行梯度洗脱,波长采集范围为200~64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10 L,提取检测波长为289 nm。靛玉红在0.5~2.0 μg(R2 =0.999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0.0%(RSD=1.36%,n=6)。所建方法色谱分离较好,前处理简单,可用于芪蓝囊病饮中的靛玉红的含量测定,为完善芪蓝囊病饮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IBV不同疫苗毒株H120、H52、4/91、28/86、Ma5及W93株对NDV增殖的干扰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IBV疫苗毒株与NDV La Sot a毒株分别按不同顺序接种,同胚增殖。利用血凝试验(HA)测定NDV效价,以判断IBV对NDV的干扰作用,为同胚增殖两种病毒提供参考数据。试验结果表明,IBV不同疫苗毒株能干扰NDV La Sot a增殖,干扰作用与其接种顺序、接种浓度及收毒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CpG寡核苷酸(CpG oligonucleotide,CpG ODN)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将CpG2007与鸡淋巴细胞共孵育,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发现CpG2007对鸡淋巴细胞具有显著的刺激活性。将CpG2007与不同浓度的新城疫抗原混合,制备灭活疫苗,免疫健康雏鸡。分别于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抗体效价和细胞因子表达量,并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发现,添加CpG ODN佐剂的试验组均比对应相同抗原剂量的免疫对照组的抗体水平高,产生抗体速度快;抗原剂量降低10倍的佐剂试验组与高抗原剂量免疫对照组抗体水平和攻毒保护率均相当,表明CpG ODN能显著增强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力,能促进机体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应答,是有效的疫苗佐剂候选物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型复合消毒剂——癸甲丙二醇氯铵复合碘抗病毒效果的定量试验和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癸甲丙二醇氯铵复合碘(含碘50g/L)按1:500稀释,对猪瘟兔化弱毒和鸡新城疫病毒的灭活率均为100%,对新城疫病毒10min即达到完全灭活作用;按1:1000稀释对猪瘟兔化弱毒、鸡新城疫病毒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灭活率分别为99%、100%和100%,而1:1000稀释的聚维酮碘(含碘50g/L)对照灭活率为90%,癸甲丙二醇氯铵复合碘的抗病毒效果好于聚维酮碘。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华蟾毒精(CBG)对小鼠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小鼠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显示,CB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单独或者协同非特异性丝裂原(Con A或LPS)作用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CBG单独作用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够显著提高小鼠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表明CBG能够提高小鼠免疫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孙晓艳  刁有祥  裴苹苹  王蛟  刘鑫 《兽医大学学报》2013,(11):1636-1641,1646
利用分离的1株B亚型禽偏肺病毒,采用静脉注射和点眼滴鼻两种途径接种SPF鸡,并在接种同时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在攻毒后3、6、9、12、15d,每组随机抽取3只翅下采血,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利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新城疫HI抗体效价;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CD40/CD8比值,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2、IFN7的含量;同时观察静脉注射组和点眼滴鼻组鸡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攻毒后9~15d,静脉注射组和点眼滴鼻组外周血CD4+/CD8+比值和血清II-2、IFN-γ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静脉注射组与点眼滴鼻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静脉注射组和点眼滴鼻组的免疫器官指数低于对照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新城疫HI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仪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在攻毒后显著升高(P〈0.05),其他指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静脉注射组和点眼滴鼻组在感染后3~10d出现轻微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显示,静脉注射组和点眼滴鼻组的呼吸道和肝脏病变最明显。综上所述,B亚型禽偏肺病毒感染SPF鸡后,在一段时间内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导致免疫机能下降,并引起轻微的组织病变;B亚型禽偏肺病毒通过两种不同的攻毒途径对SPF鸡的致病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10日龄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21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Ⅳ组)外均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virus,NDV)强毒株攻毒,各治疗组(Ⅰ~Ⅲ组)在22~25日龄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2.0%的复方中药“禽康散”,第Ⅳ、Ⅴ组(阳性对照组)不用药。在攻毒前1d和攻毒后1、3(用药后2d)、7(停药后2d)、15(停药后10d)d观察血清免疫球蛋白及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变化。结果显示:Ⅴ、Ⅱ组血清IgG在攻毒15d(停药10d)时与Ⅲ、Ⅳ、V组差异极显著(P〈O.01);Ⅰ~Ⅲ组血清IgA浓度在攻毒后3、7d均明显高于第V组(P〈0.05或0.01),以1%治疗组效果最佳;各组之间血清中IgM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Ⅴ~Ⅲ组新城疫抗体效价在攻毒7d后各阶段均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或0.01),以第Ⅲ组最佳。结果表明,日粮添加1.0%~2.0%质量分数的“禽康散”能明显增加血清中IgG、IgA含量和新城疫抗体效价,从而提高机体体液免疫功能,达到提高机体抗NDV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江西省宜春地区鸡新城疫(ND)流行情况,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对宜春地区樟树、丰城、高安、宜春、万载5个重点养鸡县(市)的31个鸡场的疑似患有ND的鸡群进行现场问询、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鸡新城疫在宜春地区一年四季均有流行,其中冬季发生该病的频率相对高些,其次为春季,夏、秋季发生该病的频率相对低些;发病鸡只的日龄无差异性,各阶段的鸡只均可发生;整体发病率为20.1%-30.8%,死亡率为9.0%-25.4%,产蛋下降率为15.3%-38.8%。同时,利用SPF鸡胚对来自宜春地区5个县(市)的31个鸡场的214份病料进行新城疫病毒(NDV)分离,共分离到27株具有血凝性的病毒,经过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及血清中和试验,最终确定23株为NDV。其中,除了2株毒力不能确定之外,其余21株均为NDV强毒株。将21株病毒用30日龄非免疫鸡进行攻毒试验,发病率为80%~100%,死亡率为60%~100%,发病鸡只均出现鸡新城疫感染的典型症状及病变。  相似文献   

17.
以神木县为例,介绍了陕北地区鸡新城疫的防疫情况,揭示新城疫防疫的薄弱环节。本研究从神木县多家种鸡场、商品蛋鸡场及活禽交易市场采集血清样本346份,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新城疫抗体滴度,结果显示商品蛋鸡场免疫效果较差,合格率只有69.6%;同时发现种鸡场也存在免疫问题。在今后新城疫防控过程应与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牛皮消多糖(CAP)对体外抗新城疫病毒(NDV)能力的影响,本试验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牛皮消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法和红外光谱对牛皮消多糖进行检测,采用MTT法测定牛皮消多糖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安全浓度,多糖的安全浓度统一为625 μg/mL,选择安全浓度范围内的(39.06~625 μg/mL)5种浓度的各级多糖,用3种加药方式(先加多糖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多糖、多糖和病毒感作后加药)检测牛皮消多糖对NDV的阻断、抑制及直接杀灭作用。结果显示,先接病毒后加多糖组和多糖与病毒感作后加药组CAP50、CAP30、CAPt、CAP80和CAP70均能显著抑制NDV感染CEF的能力,两组各级多糖抑制率分别为131.23%、110.12%、108.15%、100.24%、93.07%和61.76%、43.73%、44.51%、29.02%、37.45%;先加多糖后接病毒组CAP50、CAP30能显著抑制NDV感染CEF的作用(P<0.05),阻断作用下对NDV的抑制率可达到15.82%、8.33%,其余各组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对NDV无抑制作用。各组中药牛皮消多糖均有较好的抗NDV活性,其中对NDV的抑制作用和直接杀灭作用强于对其阻断作用。CAP50及CAP30的抗NDV活性较强,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材料并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药制剂鸡瘟毒清(由金银花、黄芩、黄芪、黄连、丹皮等10余味中草药组成)对鸡新城疫病毒进行体内和体外抑制实验。体内抑毒实验选用21日龄艾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2只,直接攻毒,攻毒前7 d开始给药,直至35 d,测定治愈率;体外抑毒实验选用11日龄SPF鸡胚,随机分为3组,每组12枚,攻毒给药后感作30 min,继续孵化,测定保护率。结果显示,中药制剂鸡瘟毒清对鸡新城疫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体内抑毒实验高剂量组治愈率高达91%,体外抑毒实验保护率达66.7%。  相似文献   

20.
NDV 江苏分离株F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NDV江苏分离株的遗传变异特征,应用RT-PCR扩增出新城疫病毒(NDV)江苏徐州株(JSXZ)、江苏宿州株(JSSZ)、江苏连云港株(JSLYG)和江苏淮安株(JSHA)的融合蛋白F基因的全长核苷酸,将其分别克隆至pMD18-T载体中。将获得的阳性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后,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所获得的4个分离株F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662bp,共编码F蛋白的553个氨基酸;4个毒株与常用疫苗株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只有69.3%~80.8%。JSXZ株和JSSZ株F基因的裂解位点为112-RRQK/RRF-117,符合强毒株裂解区氨基酸组成的特征。以lbp~374bp的核苷酸序列绘制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JSXZ和JSSZ株NDV为基因Ⅷ型,JSLYG和JSHA株NDV为基因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