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3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745篇
林业   1045篇
农学   1434篇
基础科学   667篇
  1308篇
综合类   2292篇
农作物   455篇
水产渔业   311篇
畜牧兽医   976篇
园艺   215篇
植物保护   41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22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4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诱导轮与叶轮匹配不合理,是影响微型离心泵运行稳定性的原因之一。为了研究诱导轮与叶轮之间的轴向距离(简称为轴向距离)的匹配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该文以一台前置诱导轮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轴向距离对离心泵能量特性、汽蚀特性和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选取5种轴向距离,分别为0.1S,0.5S,1.0S、1.5S和2.0S(S为诱导轮轴向长度与叶栅稠密度的比值),对离心泵进行三维流场数值预测。结果表明,轴向距离增加后,扬程和效率均有所增加,汽蚀余量降低,但叶轮内压力脉动幅值升高。其中,在额定工况下,当轴向距离增大至1.0S时,扬程提高了0.61m,效率提高了5.8%,临界汽蚀余量降低了0.4m;轴向距离继续增大后,各项性能变化不大。综合分析认为,轴向距离为1.0S时,诱导轮与叶轮的匹配性能最佳,有利于离心泵稳定运行。研究结果可为微型离心泵诱导轮与叶轮的匹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为促进海南省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对海南益智产业发展现状开展了调查。分析发现海南益智产业具有资源比较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基础良好等发展潜力和优势,是海南经济结构调整和精准扶贫的首选。指出了海南益智产业发展中存在种苗、种植、品质、市场风险等问题,提出了加强育种、规范化栽培、功能成分提取和产品开发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健全组织保障和资金保障体系,加强市场营销,打响品牌知名度等建议。此研究可为海南益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为阐明湘桂走廊白背飞虱早期虫源及大气背景在其北迁过程中的影响,利用HYSPLIT软件模拟白背飞虱灾变性迁入高峰期、始见期后向轨迹,分别从个性及共性角度,分析湘桂走廊白背飞虱主要虫源地及其灾变大气背景。结果表明:(1)1991—2014年湘桂走廊白背飞虱的迁入始见期、首次迁入高峰期分别为0.9 d/10 a、1.6 d/10 a;(2)西南路径是湘桂走廊白背飞虱初始虫源迁入的主要路径,永福站、兴安站和全州站虫源西南路径占比分别为54%、50%、72%;(3)中南半岛白背飞虱借助微弱上升气流完成起飞,850 hPa高度上的强劲的西南气流、丰富的水汽条件有利于其北迁,降水是白背飞虱降落的重要大气动力机制。研究结果为白背飞虱的异地监测及科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草地贪夜蛾是新近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害虫,为了弄清其入侵生物学特性,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光照培养箱内设置6个温度(17、22、27、32、37、42℃)饲养草地贪夜蛾,测定其不同阶段的存活率、发育历期、体重及繁殖力等,探究温度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42℃条件下仅能短暂存活,在17~32℃范围内可正常生长发育,其幼虫期、蛹期及世代历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7℃条件下世代历期和幼虫期分别为(58.73±1.46)d和(21.79±1.03)d,37℃条件下则分别仅为(22.57±0.84)d和(11.12±0.31)d。成虫寿命在17~27℃范围内差异不大,之后随温度升高而缩短,37℃下成虫寿命仅为27℃下的1/4左右,且在该温度下成虫无法正常羽化,雌成虫不产卵。17~32℃下雌成虫产卵前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产卵期则随温度升高而有所延长,平均单雌产卵量在27℃下最高,为(565.50±143.40)粒。说明温度升高会导致草地贪夜蛾发育历期缩短,年发生世代数增加,幼虫取食量增大,对作物的为害加重。  相似文献   
95.
以8个苦荞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苦荞品种花和籽粒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苦荞品种花和籽粒总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川荞2号总花数、总籽粒数最高,分别为3 046.6和1 367.8,而川荞1号最少,分别为1 017.6和487.2,品种间总花数和总籽粒数变异系数分别为34.8%、29.0%。不同苦荞品种花和籽粒空间分布呈现相同趋势,均主要分布于分枝上,分别占整株的76.3%和74.2%以上,且均显著高于主茎,分别高68.7%~87.0%和65.2%~84.5%。生产上可通过调控分枝的有效籽粒数来提高苦荞产量。  相似文献   
96.
为给茭白与鸭共作系统中适宜放养鸭密度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了茭白单作、茭白田放鸭300、375、450只/hm~2条件下茭白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茭鸭共作能显著提高茭白后期叶片数、干物重及产量,并延缓茭白后期叶片衰败。放鸭密度从375只/hm~2增加至450只/hm~2时,茭白后期叶片衰败加快,且茭白产量不再增加。茭鸭共作显著提高茭白蛋白质、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茭鸭共作系统灌溉养殖池塘富营养化水4500 m~3/hm~2时,输入的N、P、K相当于99.75 kg尿素、38.25 kg过磷酸钙和83.55 kg氯化钾的养分含量。本试验条件下,茭白常规种植密度27795株/hm~2,田间适宜放鸭密度为375只/hm~2,可显著提高茭白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97.
98.
为优化羊肚菌营养袋的原料组成与配比,以食药用菌栽培基质中常用的4种秸秆及谷壳、麦粒、麦麸,通过主成分分析归纳各原料的营养组成属性,设计出9个营养袋配方进行栽培试验,比较出菇产量,得出高产营养袋原料组合为谷壳和麦粒;再以谷壳与麦粒按11种不同的重量比混合制成营养袋进行栽培试验,综合考量制作成本、出菇产量、经济效益等因素后,最终得到高产高效的羊肚菌营养袋配方(重量比)为谷壳19%、麦粒79%、石灰1%、石膏1%。  相似文献   
99.
应用Excel软件中的曲线方程分析判断敌敌畏农药对两广二号家蚕的安全间隔期。结果表明:敌敌畏1000倍液的安全间隔期是6d多,其数学模型为幂函数曲线方:y=88.0653x-1834本方法克服以往家蚕的农药安全期无数学模型可循或使用的BASIC方法陈旧繁杂的缺点,也避免英文统计软件SPSS难以在农村普及的不足,是一种计...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平托花生草粉替代不同比例精料饲喂新西兰大白兔生长效果,用平托花生草粉分别替代10%、15%、20%精料与对照(CK)共4个处理组。经45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在日增重、屠体品质方面与全精料饲喂的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其中平托花生草粉替代10%精料的处理Ⅰ肉兔生长速度最快,日增重达22.56 g/d,料肉比为2.51∶1;在兔肉氨基酸含量方面,利用平托花生草粉分别替代10%、20%和30%的精料处理的兔肉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8.91%、70.97%、68.51%,与全部精料饲喂的对照相比,替代20%精料的处理在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经济效益方面,替代10%的精料,提高经济效益7.49%。说明可以利用平托花生草粉替代部分精料,达到同样的饲养效果,并节约饲粮,其中以平托花生草粉替代10%的处理饲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