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3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林业   130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101篇
  193篇
综合类   727篇
农作物   136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231篇
园艺   153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1.
GnRH、PGF2α诱导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同期发情处理是牛人工授精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不同的方法因不同的环境而产生不同的效果。本文就同期发情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以寻找适合本地环境的同期发情方案。153头健康经产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分为3个组,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1组:注射1次氯前列烯醇;第2组:注射2次氯前列烯醇;第3组:注射促排3号-氯前列烯醇-促排3号。结果表明:第1组、第2组和第3组经不同的处理后,发情率分别为32.65%(16/49),45.59%(31/68)和91.30%(42/46),第3组的发情率分别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组(P<0.05)。结果提示促排3号-氯前列烯醇-促排3号可能是较适合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同期发情方案。  相似文献   
112.
肺组织中的NOS在肉鸡腹水症发生发展中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利用β-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在正常肉鸡、亚临床腹水鸡和腹水鸡肺组织中的分布和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正常肉鸡肺组织中,气道上皮和肺大,中血管内皮出血NOS阳性染色,而外径小于100μm的小血管却很少见阳性染色;腹水鸡肺内大,中血管内皮着色较正常肉鸡深,血管平滑肌也有阳性反应,在正常肉鸡不出现阳性染色的肺小血管出现了强阳性染色的肺小血管出现了强阳性染色,肺小血管壁增厚,无肌性血管肌化,染色很深;亚临床腹水鸡有部分肺小血管内皮或平滑肌着色,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肉鸡肺血管内皮有NOS活性,说明由NOS催化生成的NO对正常肉鸡肺血管张力有一定调节作用;腹水鸡肺水血管平滑肌层和内皮NOS表达增强,这可能与肺血管中膜增厚有关。  相似文献   
113.
黄体退化的分子机制及早期黄体钝化的某些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体退化是生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它控制着生殖周期的长短 ,与妊娠的建立和维持密切相关 ,已证实前列腺素F2α、催产素、内皮素 1及一氧化氮合酶等多种因素参与黄体退化过程。在黄体发育早期 ,外源PGF2α不能诱导黄体溶解 ,可能原因有 :(1)早期黄体内缺乏内皮素 1,(2 )黄体早期生物学反应减弱导致受体脱敏 ,(3)早期黄体中存在PGF2α代谢酶 ,(4)PGF2α不能激活黄体细胞内蛋白激酶C效应体系  相似文献   
114.
我国土壤污染退化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38  
骆永明  滕应 《土壤》2006,38(5):505-508
土壤污染退化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性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土壤资源污染退化状况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土壤污染退化对食物安全和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原因,提出了防治我国土壤资源污染退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5.
多氯联苯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修复强化措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滕应  骆永明  李振高  邹德勋 《土壤》2006,38(5):645-65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以不同C源、C/N比、水分及通透性为调控因子,对多氯联苯(PCBs)长期复合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强化修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CBs长期复合污染土壤中,在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时,加入淀粉、葡萄糖和琥珀酸钠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细菌和真菌数量,从而促进土壤中PCBs的土著微生物降解。不同种类的C源对PCBs污染土壤的土著微生物降解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且其降解效果与C源的施用剂量密切相关。当淀粉加入量为C1.0g/kg土时,土壤中PCBs的降解效果较好,而葡萄糖和琥珀酸钠加入量为C0.2g/kg土时,PCBs的降解效果明显。土壤C/N比为10:1的处理效果优于C/N比为25:1和40:1。土壤人为翻动有利于PCBs污染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提高土著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从而促进土壤中PCBs的自然降解。这为进一步探讨加速土壤中PCBs降解的最适条件和研发POP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6.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刘五星  骆永明  滕应  李振高  吴龙华 《土壤》2006,38(5):634-639
对于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其生物修复具有环境友好、费用较低等特点,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土壤修复技术。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7.
为了研究不同不育胞质对杂交水稻茎秆性状的影响,选用生产上常用的5个杂交水稻不育胞质与5个高配合力恢复系,采用NCII模式研究株高及基部节间性状的亲本配合力、方差贡献率及遗传力。结果表明:杂交水稻胞质效应和恢复系效应在各性状中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茎秆性状受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共同影响,重穗型和穗数型恢复系对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相差较大,JW型胞质基部节长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野败型(WA型)低,而其直径和壁厚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则高于野败型胞质。结论:杂交水稻JW型胞质在保证茎秆充足的生物量积累的同时抗倒伏能力方面优于野败型胞质。  相似文献   
118.
滕康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80-11983,12062
[目的]主要研究播种量与追氮量互作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小麦高产优质生产的播种量与追氮量的最优组合。[方法]试验设播种量和追氮量2个因素,施入的氮肥为尿素(N 46%),播种量分3个水平(60、120、180kg/hm2),追氮量分4个水平(0、56、112、168 kg/hm2),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追氮量相同时,播量增大,茎蘖数越多,叶面积指数越大,干物质积累越大。播量相同时,追氮量对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较大,追氮量168 kg/hm2处理的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均高于对应播量的其他3个基追比例处理;不同播量条件下,追氮量对小麦各群体结构指标影响规律不一致,播量与追氮量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另外,播量、追氮量对小麦容重、蛋白质含量、出粉率均有显著影响,而对含水量影响不大;播量、追氮量对小麦面粉品质有一定影响。播量180 kg/hm2、追氮量168 kg/hm2时最有利于产量提高;播量120 kg/hm2、追氮量168 kg/hm2的籽粒品质协调且最优。[结论]播量、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显著,且播量与追氮量之间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19.
利用植物转录因子PTFD数据库1 116条陆地棉转录因子DNA序列设计的1 455对SSR引物,筛选陆地棉品种/品系渝棉1号、中棉所35、7235和T586,获得66对多态性引物。它们涉及到27个转录因子家族的64个转录因子,其中渝棉1号与中棉所35间23对多态性引物,渝棉1号与T586间30对多态性引物,渝棉1号与7235间33对多态性引物。以多态性引物检测对应重组近交系群体,共获得93个位点。其中,(渝棉1号×中棉所35)群体23个位点,(渝棉1号×T586)群体32个位点,(渝棉1号×7235)群体38个位点。利用转录因子SSR位点与实验室已定位的SSR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将84个位点定位于23条染色体上,其中32个位点分布于A染色体组,52个位点分布于D染色体组。  相似文献   
120.
通过室内和田间观察试验,对高粱炭疽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分生孢子盘产孢、孢子飞散传播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保湿时间、温度和光照条件与高粱炭疽病分生孢子盘产孢量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即保湿时间越长,产孢量越多,其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165×EXP{-3.326 764×EXP〔-0.302 4(x-3)〕}(r=0.99);温度与产孢量间的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226×Sin2(-0.619 048x+0.157 738 0x2-0.000 744 0x3)(r=0.91);在散射光条件下的产孢能力与在黑暗条件下没有显著性差异。昼夜孢子的释放量没有明显差异;植株上孢子的垂直分布情况有显著规律性,从顶叶至底叶孢子的分布呈递增趋势,病斑的田间分布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